最新少年強則國強演講稿800字
2024-12-31 13:11:08
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總之,少年強則國強。下面是小編收集的2016最新少年強則國強演講稿800字,歡迎參考。
2016最新少年強則國強演講稿800字(一)
各位老師:
大家好!
六十七年前的今天,我們的祖國在經歷過水深火熱之後,在一次次戰爭與和平的交替之後,在四億五千萬人民的奮鬥中,它走出了深淵般的黑暗,走向久違的光明。太陽耀眼的光芒在向它招手,它如同重獲新生的嬰兒,高興地無以言表。全國人民都在慶祝它的重生,似乎在為它洗去之前所遭受一切一切的恥辱,普天同慶。由此,這一天也獲得了一個文雅而又響亮的稱號——國慶!
毫不客氣地說,這個節日經歷了無數的戰爭與失敗,經歷了無數次改革與創新,才誕生在中國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之上,是先人拋頭顱灑熱血留下的輝煌戰績。
可曾記得數百年前,中國派出的運動員都無法躋身進入奧運會的半決賽,外國人戲謔的稱我們「東亞病夫」,中國人怎肯忍受這史無前例的屈辱。21世紀的今天,奧運會的賽場上照樣叱吒著中國運動員的身影。姚明、劉翔,他們的名字同樣被奧運會載入中國勝利的史冊,同樣讓許多外國運動員聞風喪膽。
畢淑敏曾說過:「中國是一隻沉睡的東方雄獅,它並不是長眠不醒。」當它雄起的那一刻,所有外國人都擦亮雙眼看著吧!看這隻沉睡的東方雄獅是如何把那些曾趁它休憩之際爬上他頭頂作祟的蚊蟲撕成碎片的。那時,請你們不要哭,不要鬧,更不要做任何無謂的反抗,因為中國是強大的,是不可抵擋的。請記住,它不是在報復,而是在雪恥,洗清數百年來中國的血淚史。
作為21世紀的新生兒,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為祖國的振興獻出一份力量。或許有人會說:十幾歲的孩子,什麼都不懂,能為祖國的發展和建設做什麼?!是的,我們僅有十幾歲而已,但我們人小志氣大!
重溫初中的「中國近代史」: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甲午中日戰爭···那一幕幕歷史仿佛重現在我們眼前,心中掀起萬丈狂瀾,久久不能平復。從此我們立下誓言「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毛澤東、鄧小平這些拯救中國走出地獄的偉人們,哪一個不是在年少之時便有一腔報國熱血,哪一個不是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維護祖國的尊嚴。他們做到了!他們見證中國由摔倒到站起來的過程,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
少年強則國強!
我們也要懷揣一顆報國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給全世界的人看。21世紀的中國少年,不是溫室裡的花朵。他們離開大樹的庇佑,離開雨露的滋潤,照樣可以生長的精彩。因為他們心中有個最真的呼喚:光明!我們渴望光明!
2016最新少年強則國強演講稿800字(二)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回眸之中,看到了祖國的繁榮,轉念之中想到了少年的榮功。少年,一群生機勃勃的孩子,代表著祖國未來的日子。
國,強!從祖國成立,經世代滄桑,到現在的國富民強,一次又一次得驚世之舉,讓世人刮目相看,另眼相待。
國,強!祖國有著精衛填海的志氣,有著夸父逐日的莊毅,有著後弈射日的豪情,這一切的一切,背後都有我們,少年。
「故少年者,人生指望,人生之春,比喻生機勃勃人生之華,比喻壯麗多彩。」人們常說,我們是祖國的棟梁,是祖國的希望,是祖國旗幟不落的飄揚。少年,強!少年有「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的志向,有風雨無阻的追求,還有「滄海可填山可移」的志氣,更有「不經一般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超常之努力。
難道少年強不代表國強嗎?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彷佛耳朵又縈繞著毛主席的話,是的,希望,祖國的希望和弱強都寄托在我們身上,我們肩負著祖國未來建設的重任,承擔著祖國未來的建設的重任,承擔著祖國繁榮昌盛的延續。
面對困難,少年的我們會堅貞不渝,還會大放異彩。「5•12」記得嗎?一個「自古多情傷離別」的日子,所有的神情和憐憫的目光,都投向了他們身上,地震.肆虐.殘忍;抗震少年們堅持,為祖國獻身.為國,為友誼,他們用雙手堅持下去,並且挖磚扔瓦,那一雙雙手,救了被壓在廢墟之下的人。那裡,斷牆殘垣,一片荒無,一片廢墟,他們和祖國攜手,共同度過了一個歷史性的日子,走過了那個多情善感的日子,祖國,挺過來了。
難道,少年強不代表國強嗎?
少年,可使沙粒變成珍珠,石頭變成黃金……少年帶來的魅力,應當叫枯枝長出鮮果,沙漠布滿森林,這才是少年強。
再少年強後的日子,祖國會擁有叱吒風雲的能力,有著銳不可擋的氣勢,也有著氣貫長虹的不朽國氣,國強之氣。
讓我們扣緊少年之弦,奏出人生最美妙的樂章,讓它成為祖國的動力,化為祖國的生氣。
少年強,亦國強!
2016最新少年強則國強演講稿800字(三)
親愛的老師們:
大家好!
梁啓超曾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我們是祖國的未來,但是現在我們周圍還有好多學生不文明不講禮儀。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並不應該是我們21世紀中學生的作為。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設出優良的學習氣氛。
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在這裡,我倡議大家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好學生。記得一位名人曾說: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構成的,而不是由文字。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以什麼樣的精神風貌,什麼樣的思想品質和什麼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
作為一個小學生,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的儀表起碼必須符合學校的氣氛和學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體的儀表,這才是我們最亮的一面!
我相信,經過我們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我們的校園處處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