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弘揚長徵精神徵文1000字
2025-01-01 01:37:09
80年前,紅軍書寫長徵史詩、鑄就長徵精神,中華民族從弱小走向強大、從苦難走向輝煌。下面小編就來分享2016最新弘揚長徵精神徵文1000字,歡迎閱讀。
弘揚長徵精神(一)
又是一年開學季。從2008年至今,由教育部和中央電視臺聯合推出的品牌節目《開學第一課》已經陪伴全國中小學生走過了8個年頭,今年9月1日仍將在央視一套晚八點黃金時段亮相。今年是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今年的《開學第一課》邀請多位親歷長徵、平均年齡逾百歲的老紅軍參與節目,講述長徵故事、弘揚長徵精神,力爭給全國中小學生獻上一堂生動而有意義的第一課。
據介紹,在第一堂課「信念不移」中,99歲老紅軍胡正先講述了長徵途中「紅軍的千裡眼和順風耳」——通信兵的故事。在長徵過程中,胡正先經歷背靠背的小夥伴被敵軍擊中犧牲、突圍時吞吃密碼本保護部隊機密、雪山上忍飢挨餓激戰48天等驚心動魄的瞬間,展現了紅軍戰士「為國家奉獻一切」的信念。他還告訴大家,當年在沒有汽油、柴油維持電臺發電的極端條件下,曾經用提煉的豬油和牛油維持發電機運轉。
第二堂課講述的是「勇往直前」的長徵精神。嘉賓賀陵生講述了父親賀炳炎將軍的故事。賀炳炎被毛澤東稱為「唯一一個不用敬軍禮的將軍」,他在被敵人子彈打碎右臂之後,以常人難以想像的毅力,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鋸去傷臂,賀龍元帥舉著他鋸下的骨片對戰士們說:「這是賀炳炎的骨頭,這是紅軍的硬骨頭!」賀龍元帥的女兒賀捷生講述了自己和父親在長徵途中的故事。她被稱為「長徵中最小的紅軍」,出生18天後就在馬背上的搖籃中踏上徵途。在她眼中,戰鬥時所向披靡的賀龍元帥是一個為了革命理想而勇敢的將領,也是一個為了保護孩子而勇敢的父親。
在第三堂課「百折不撓」中,104歲的老紅軍秦華禮講述了自己和夥伴們在長徵中「移動的通信學校」中克服各種困難、堅持學習無線電技術的故事。一年只有一支鉛筆,沒有紙張、沒具,在土地上用樹枝畫電路圖,在戰士們背後背上寫著單詞的小木板,邊走邊學英語,最後秦華禮和通信班的夥伴們在草地上畢業,從此一生奉獻給通信事業。隨後,紅軍將領耿飈的女兒耿瑩,講述了父親在長徵中「披著毯子上戰場」的故事。在現場,她還給孩子們展示了紅軍長徵時穿的草鞋,踏著這樣簡陋的鞋,紅軍創造了一天最遠行軍達240裡的奇蹟,相當於繞體育場300圈。
第四堂課「堅持不懈」講述的是對長徵精神堅持不懈地繼承和發揚。這堂課請來了航天員王亞平,她講述了長徵火箭、神舟飛船背後蘊含的航天精神,告訴孩子們「長徵」火箭的名稱,寓意著火箭長長的蹤跡,也代表著中國航天事業艱苦而又光榮的歷程。隨後,節目現場舉行了一次特別的升旗儀式,由國旗班戰士護旗、104歲的老紅軍秦華禮作為先輩的代表升旗,在莊嚴肅穆的國歌聲中,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現場激蕩著濃濃的愛國熱情。
弘揚長徵精神(二)
長徵是歷史上紀錄的第一次,長徵是宣言書,長徵是宣傳隊,長徵是播種機。長徵精神指引我們向著光明跋涉,指引我們不畏艱險,勇敢與困難作鬥爭。
70年來,許許多多的人們都在歌頌長徵精神,但是有人卻說:"長徵已經成為一個老外婆的故事"。但是現實卻表明,隨著歲月流逝,它以自己越來越深刻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們到長徵路上去追尋,去思考。一位重走長徵路的年輕青年寫出了這樣的詩句"地址都成了遺址,笑容都成了遺容;長徵是他們的苦難,苦難是他們的光榮。"
"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永遠離不開毛主席,永遠離不開長徵,永遠離不開長徵路上那千千萬萬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壯士。在那段風雨如晦的歲月裡,30萬紅軍經過長徵,只剩下了3萬,而他們活到今天的已不足300人。但這用無數生命寫下的英雄史詩,已成為中國革命和人類歷史上一座高聳入雲的豐碑,一段永不磨滅的鐵骨精魂的回憶。
有一次過草地時,一位在戰鬥中剛剛入黨的警衛員,為了搶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獻出了年僅18歲的生命。當他漸漸沉下去的時候,手裡緊緊攥著一塊白洋,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黨費。他的年齡和我們相差並不遠,可他那視死如歸,熱愛祖國,寧願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與我們今天有些人是完全格格不入的。有些人不愛自己的祖國,發出"月亮都是外國的圓"的怪論;有些人為了個人利益,寧願對外國人卑躬屈膝,毫不在乎祖國和民族的尊嚴,他們真不配做中國人,不配做長徵精神的傳人!
在長徵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紅軍將領的母親,在當地要飯,聽說兒子在部隊享福,便氣衝衝找上山去。隊伍正好開飯,老人看到的是清水煮的樹皮、草根,外加一段生皮帶她流淚了,提起籃子將自己要來的生芋頭全部倒進了鍋裡。就這,竟成為將士們難得的一頓美餐。為了歡迎老人的到來,戰士們演唱了自編的〈〈牛皮腰帶歌〉〉:"牛皮腰帶三尺長,草原荒地好乾糧,熬湯煮菜別有味,端給媽媽來品嘗。"老媽媽掛滿淚花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這些可親可敬的戰士面前,她怎能不為之動情,為之自豪?
長徵中,這樣奇特感人的事情幾乎天天都有,這樣的奇蹟幾乎天天都在發生。然而隊伍每天都在頑強地向前,向前……美國著名作家索爾茲伯裡驚呼這是前所未有的神話。而遠涉中國的西方記者斯諾則把這稱之為"東方魔力"。千百年來我們所固有的,具有強大凝聚力、鼓舞力、戰鬥力和創造力的民族精魂支撐著紅軍,創造了這一驚心動魄的奇蹟。從孟子"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譚嗣同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從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吉鴻昌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歷史雄辯地證明:民族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
當同學們你們美好絢爛的嚮往化為烏有時,當你們因一點小小的困難而準備放棄學業時,當你們嫌棄食堂飯菜的無味而將其倒掉時,當你們厭惡衣服的檔次低而羞於穿它時,當你們因零花錢少而感到抬不起時……想一想長徵吧,我們的紅軍在槍林彈雨,雪山草地之間打不爛,拖不垮,他們的骨頭無疑是最硬的;面對敵人的屠刀與誘惑,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他們的性格無疑是最寶貴在奔向21世紀的長徵路上,我們同樣需要這種錚錚鐵骨的精神,同樣需要這種用黃河、用泰山塑造起來的民族精魂!
傳承長徵精神,就是要樹立忠於人民、忠於事業的理想主義精神;傳承長徵精神,就是要艱苦奮鬥、百折不撓的英雄主義精神;傳承長徵精神,就是要發揚萬眾一心、團結拼搏的集體主義精神。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走進21世紀的中國青年,請相信我,也請相信你們自己,你們一定能夠接過前輩長徵的火炬,譜寫出更加壯美的青春之歌!
弘揚長徵精神(三)
一位小女孩天真地問父親:「紅軍爺爺長徵時為什麼不喝健力寶,為什麼不吃巧克力呢?」對於他們,長徵已成為一個老外婆的傳奇故事。然而隨著歲月流逝,長徵精神以越來越深刻的魅力,吸引著眾多的人們到長徵路上去追尋,去思考。
1934年10月16日傍晚,八萬中央紅軍由於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而被迫突圍西行,開始了「萬水千山只等閒」的長徵。
在長徵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紅軍將領的母親,當她看到戰士們吃的是清水煮的樹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帶時,她落淚了。她把自己要飯討來的生芋頭全部倒進了鍋裡。就這,竟成為將士們難得的一頓美餐。「牛皮腰帶三尺長,草原荒地好乾糧,熬湯煮菜別有味,端給媽媽來品嘗。」老媽媽聽著戰士們自編自唱的《牛皮腰帶歌》,掛滿淚花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還有一次過草地,一位在戰鬥中剛剛入黨的警衛員,為了搶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獻出了年僅18歲的生命。當他漸漸沉下去的時候,手裡緊緊攥著一塊銀圓,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交黨費。長徵中,這樣的事情幾乎天天都有,然而隊伍每天都在頑強地向前,向前……
這就是長徵精神,這就是在槍林彈雨,雪山草地之間打不爛,拖不垮的硬骨頭精神,這就是面對敵人的屠刀與誘惑,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的大無畏精神!
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的民族又開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長徵。雖然再沒有雪山和草地,但我們同樣面臨著歷史和時代的挑戰。這種挑戰,是一種更為長期、更為嚴峻的考驗。它表面上看起來並非那麼艱難,那麼壯烈,但要取得勝利,卻是相當不易的。
同學們,當你沉溺於網路遊戲,失去自我的時候;當你留連於武打小說,不思進取的時候;當你吃著肯德基,喝著沃爾瑪,為超女瘋狂的時候……想一想長徵吧,想一想6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如果說當年所面臨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權的話,而我們今天所面臨的,則是用我們的勤勞和智慧使我們的祖國闊步邁入世界經濟強國的行列。這關係到當代中國的國際地位,關係到每一位華夏子孫的命運!作為當代的熱血青年,我們應該有自己的遠大理想,那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也是一次充滿艱辛的長徵,這是時代賦予我們青少年的新的長徵!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接過長徵精神的光輝旗幟,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同學們,讓我們重踏長徵路,弘揚長徵精神,努力拼搏,去追尋金色的理想,追尋明媚的春光,追尋火紅的太陽!
更多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