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習俗貼春聯作文
2025-01-20 10:49:09
在中國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還有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相傳至今。小編收集了春節習俗貼春聯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春節習俗貼春聯
早晨很早我就被媽媽吵醒了,原來今天是大年三十,媽媽早早得起來是為了貼春聯,我一骨碌就起來了,「媽媽,我能幫您嗎?」「當然可以了。」
吃完早飯,我們搬來凳子,媽媽先把舊春聯撕下來,然後將透明膠剪出多個小段。「天添我要貼了,你在下面看正不正」,我左瞅瞅右看看,然後說:「位置正好」,於是媽媽開始固定春聯,我一個一個地給媽媽遞膠帶,弄得我手忙腳亂的。心想:「把剪好的膠帶都粘在我的手上,這樣我就不用來回跑了,哈哈,聰明吧!」當我帶著滿是膠帶的手來到媽媽跟前時,她險些從凳子上掉下來,「看到我的手有何感想?」「簡直就是九陰白骨爪呀!」我們倆都哈哈大笑起來。
貼好春聯,我們又要在門上貼「福」字了,「媽媽,報紙上寫了大門口的福字是不能倒貼的,」看見媽媽比著倒立的「福」字,我連忙提醒她,媽媽說:「是真的嗎?」「不信咱們問爸爸」,爸爸從屋裡走出來說:「孩子說的一點也沒錯」,「好!就聽你們的」,很快媽媽就把福字貼好了。
看著那鮮紅的春聯,大大的福字,我的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過年嘍!
第二篇:春節習俗貼春聯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中國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還有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相傳至今。比如,掃塵、貼春聯、貼窗花、倒貼「福」字、畫年畫和守歲等等。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在古書《呂氏春秋》中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習慣了,此外,掃塵還有「除陳布新」的含義。
春聯也叫對聯、桃符,它以對偶、精巧的文字抒發美好的願望,是我們中國獨特的文學形式。春節貼春聯這一習俗起源於宋代,春聯分為上聯、下聯和橫批。
「福」字,指的是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是為了表達對親朋好友的一種祝福。可是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祝福,人們乾脆把「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倒』了」。
現在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已很是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家家戶戶帶去了興旺和歡樂的喜慶場面。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
在此我再送大家一副對聯:「焰火耀長空,色彩斑斕歡度除夕度,金龍騰大地,人聲鼎沸喜迎吉祥年」!
第三篇:春節習俗貼春聯
「二十八,貼花花」,臘月二十八一大早,我和爺爺打好了糨糊、備齊了用具,開始貼春聯。
爺爺說:「春聯內容講究上下聯對仗,橫批與上下聯的內容要密切相關。兩聯張貼的左右位置不能錯位,上下位置也要對齊,否則不但影響外觀,還會鬧出許多笑話。」看來,寫春聯、貼春聯可不簡單呢。
我們先選擇了單元門上的春聯,上聯是「財源滾滾隨春到」,下聯是「喜氣洋洋伴福來」,橫批是「財源廣進」。爺爺說這副春聯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快速發展,人民過上了小康生活後的美好心情。大門中間,我選擇了色彩鮮豔的門神,左側是手握寶劍的「尉遲恭」,右側是揮舞大刀的「秦叔寶」,這兩個門神橫眉怒目,看起來十分威武。爺爺說,這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兩位除暴安良、驅鬼祛邪的武將。新春到來時貼在門上,反映了人民群眾祈求平安吉祥的美好願望。貼完了單元門上的春聯,我們又把上下聯為「出門大吉行鴻運,進宅平安照福星」和橫批「迎春接福」的春聯貼在了住室門上。住室門中間我貼了一個倒著的「福」字,爺爺問我福字為什麼倒著貼?我說:「『倒』是『到』的諧音,『福』倒了寓意是『福』到了。」爺爺點頭笑了,還誇我愛動腦筋。
貼春聯讓我學到了許多知識,春聯不僅營造了春節的喜慶氣氛,它還包括很深的含義,春聯是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經過千百年的演變,現在變成了反映時代潮流,體現民情、民意的現代文化。我為春聯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而感嘆!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裡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餵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裡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鬱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裡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