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期末考試總結作文
2025-01-11 21:28:09
【範例1】
自背上書包,成為一名學生後,我經歷了無數次的考試,他們猶如過眼雲煙在腦海裡給抹掉了。但是,上學期的期末考試卻令我久久不能忘懷。
從這次的期末考試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雖然這次語文試卷我得了95.5分,但是我並不滿足。有好多題都是因為馬虎而做錯的。其中有一道題,是因為我不複習錯的。還有就是因為我不經常看新聞聯播答錯的。所以,我以後要多看新聞聯播,多關心國家大事!
這次的數學卷子我真不應該得98分,我應該得滿分。有一道判斷題老師已經講過無數次了,但我還是做錯了,一個判斷題,就這樣被減了一分!另一分是因為我檢查時的疏忽,被扣掉的。所以,以後老師講課時,我要更加留心做好筆記,絕不三心二意。
這次英語我得了96分。有的是因為我不好好背課文,填空錯了。有的是因為我不按老師的要求做,翻譯詞組錯了。以後,我要聽老師話,多背課文。
科學,品社試卷體現出我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那就是——我沒有意識到這個科目的重要性,答完試卷後而不檢查試卷!導致科學只得了93分,品社只得了84分。我以後爭取取得一個更好的成績!
通過這次考試,我發現自己的優點是能及時的發現自己的不足,總結經驗,為以後的考試提供借鑑。缺點是做完試卷後,檢查的不到位。還有一個總也「陪伴」我的「小馬虎」!我決定,從此以後,我再也不和「小馬虎」做朋友了。我要總結經驗,爭取在以後的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範例2】
首先,要嚴重反省自己在考試過程中做的不對的地方:英語寫作時看資料,教育學和語言學簡史考試時看小抄。分析一下這3門考試作弊的心理:英語寫作,因為是隨堂考,沒怎麼重視,並且考試之前就猜到老師會出那本資料上的題,雖說考試之前看了,但由於篇幅太多,沒記住,或者說,我當時是打定作弊的想法的;教育學,考試之前沒打算帶小抄,老師讓我們把書本資料交上去時,我鬼使神差地把寫著重點的那個本子放在座位下面,出於一種太想考高分的心理而對自己不自信;語言學簡史,因為課程難度和準備不充分,再加上受到身邊同學的影響,動了歪心思。
考試時作弊的心理真的不好受,一方面,你得防著老師看到你,因而時時抬頭看老師,另一方面,在高分的驅使下,控制不住自己想看小抄。我還清楚地記得教育學考試時看小抄的心理,一會兒忐忑不安地尋找我需要的答案,一會兒抬頭看看老師,假裝自己沒做小動作,當時心跳加速,內心好似波浪翻滾,還在想著如果教育學老師知道我作弊會怎麼看我,同學們看到我作弊又會怎麼看我,因為,在老師眼裡,我是做第一排的好學生,在同學眼裡,我是學委,連我都作弊了,那她們更有理由作弊了。總之,不管是外在的動作表現,還是內心的心理活動,都相當地不好受,實在是一種很殘忍的折磨。在這種極端矛盾衝突的心理狀態下,怎麼還能認真做題呢?
其次,考試安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計劃性不強。面對這場持續兩周的考試,儘管我從12月初就擬定了初步的備考安排,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我的計劃也沒有及時地跟著改變,我幾乎是腳踩西瓜皮——滑到哪兒算哪:要考現代文學史了,於是那兩天就只看這一門,完了再看寫作學。就這樣,考完一門看下一門,而兩門考試之間的間隔最多是一天,最少是20分鐘(邏輯學和文概),試問:一天的時間能複習到哪些東西?就算是突擊記憶,那你能保證到考試時全都記得嗎?至少我不能,(這個問題下面說)儘管我在每一個時間段都有專門的複習科目,我心裡清楚先看什麼再看什麼,但是這種安排也只是一種大概的了解,全憑我腦子裡的感覺,我沒有把具體的計劃寫下來。
再次,就是自身的能力問題了。這一點也跟第二點息息相關,因為備考沒有計劃,背書的時間太緊,而導致考試時部分知識點遺忘。寫作學、馬原、教育學、語言學簡史就是最好的例子,比如說,馬原一道簡答題,應該是3個要點,我只寫了兩個,那一個死活記不起來了。可能自己在考試之前背書背的比較熟,但是沒有及時(有限的時間也不允許)地鞏固,加深記憶,而導致考試時出現記憶空白。由於一個知識點想不出來而緊張,想到因此而丟分,因此愈發緊張,愈想不出來,如此惡性循環,丟了很多分。這一點充分暴露出自己的應考心理能力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