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習俗 重陽登高闢邪氣
2025-07-05 00:18:12
每逢佳節倍思親,尤其對於老人來說重陽節是特別重要的一個節日,因此重陽節又有老人節的說法。每當重陽節的到來,老了人都會有許多的過節習俗,每個習俗的產生都是有利於老人的身體往健康的方向發展的。
重陽節習俗
首先是賞菊,菊是長壽之花,因而經常在重陽節舉行大型的菊花展覽會,另外就是登高,做為重陽節的第二大習俗,登上高三高塔高塔可以闢邪,重陽節時人們還喜歡佩戴菊花、茱萸,茱萸雅號「闢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其次是放紙鷂,惠州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鷂為主要特徵的;最後還有吃重陽糕、飲菊酒等傳統習俗。
重陽節的起源流傳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流傳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重陽一詞,據說是與《易經》中的「以陽爻為九」有關。以九為陽,兩九相重即為重陽,故農曆九月九日被稱為重陽重陽節還有另一個名字叫重九節,在重陽節,大家有去登高,插須臾,喝菊花酒等習俗,這些稱呼,均由九月九日舉行的節日活動而得名。
重陽節登高有什麼寓意
重陽節登高有闢邪氣之說,古人認為重九之時,天氣下降而地氣上升,天地二氣相交,不正之氣瀰漫。為避免接觸不正之氣,須登高山以避重九之邪氣。在重陽節的時候,正值仲秋時節,天氣十分涼爽,非常適合登高望遠,能夠緩解身心的疲勞,把生活調解到一個最好的狀態。古代對山神有崇拜之情,以為山神能使人免除災害,所以人們在「陽極必變」的重陽日子裡,要登山拜神以求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