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處暑不出頭,割谷餵老牛 處暑民間活動
2025-07-05 06:37:20
中國有24個節氣,每個節氣都有相應的氣候特點,在民間人們為了過好24個節氣,在每個節氣都會有許多相應的節氣俗語,每個俗語的存在都是為了讓別人更方便的記住一些習俗。已經在處暑就有「處暑不出頭,割谷餵老牛」的說法,為什麼這麼說呢?
處暑不出頭,割谷餵老牛
處暑不出頭,割谷餵老牛的意思是處暑的時候,地裡的莊稼像高梁、玉米、糜谷等大莊稼,還出不了穗頭,就沒收成的希望了,沒有希望只能當無用的荒草處理,割給牛吃。這就是"處暑不出頭,割谷餵老牛"的說法。另外, 處暑有三候,這第三候是「禾乃登」:這其中的的「禾」指的是高梁、黍子、稻穀等傳統農作物的總稱,而「登」就是成熟的意思,意味著在處暑過後的一段時間內,田裡的農作物就會成熟。
處暑民間活動
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中元節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在民間有開鬼門的說法,就是把7月初一與處暑連在一起,代表著鬼門從開到關的時間,在此期間人們都會舉行普渡布施活動;對於沿海漁民來說,處暑以後漁業收穫的時節,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省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決定在東海休漁結束的那一天,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
處暑有關諺語
處暑栽白菜,有利沒有害。
處暑移白菜,猛鋤礴苗曬。
處暑見紅棗,秋分打淨了。
處暑雨,粒粒皆是米(稻)。
處暑早的雨,穀倉裡的米。
處著就把白菜移,十年準有九不離。
七月棗,八月梨,九月柿子紅了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