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為什麼吃麵條 年初七吃麵條長壽
2025-07-24 03:22:10
大年初七的時候為什麼要吃麵條呢,大家都知道逢年過節的時候人們會吃上很多的美食以此來慶祝節日的到來,而春節作為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有著很多天的時間,可以說每一天都會有著相對應得美食,但是很多傳統得食物是流傳了很久的,那麼大年初七的時候為什麼要吃麵條呢有什麼說法麼。
大年初七的時候為什麼吃麵條
民間在正月初七吃麵,寓意著用麵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另外還有些地方按初七、十七、二十七分為「小人七」、「大人七」、「老人七」,這幾天吃麵條可以健康長壽,麵條擀得要又細又長,象徵著健康長壽,吃麵條的人在新的一年裡可以順順利利、萬事如意。正月初七,是主「小人兒(小孩子)」的日子。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吃麵條,謂之「栓小人兒」。在這天裡,對於小孩子來說,吃麵條就有了重要的意義:既是長長遠遠的象徵,又有健康長壽的祈福。
大年初七還會吃什麼
民間此日要吃春餅卷「盒子菜」,並在庭院攤煎餅,「燻天」。人日這天,臨清、濟南等地忌諱婦女做針線。單縣早晨吃餃子,現包現吃,叫做「捏老鼠嘴」,晚上不能點燈,據說是讓老鼠娶媳婦,不要危害百姓。淄川在這天吃小豆腐,象徵吃老鼠腦。
在中國傳統習俗中,大年初七「人日」,人人過生日,要以七種蔬菜,煮成七菜羹,也就是將七種蔬菜,煮成雜菜湯,在農業社會,大家都祈望吃了七菜羹,來年大豐收。人日吃了「七菜羹」,也代表新年已告一段落,明天初八應該重新打起精神,開始努力工作了。古時逢人日,除了吃「七菜羹」,還有吃「及第粥」與「吃麵線」等象徵吉祥如意,步步高升的食物。「及第粥」的主要材料是豬潤(豬肝)和豬腸,潤者富潤之意,而「腸」音與「長」同,也就是長生富貴之意。大家都希望人日,富潤長壽。在中國有些地區還有人日「補天穿」的習俗,說是人日多陰,好像天穿了洞,要幫它補一補,以免大雨成災。於是以年糕祭神,叫做補天。
大年初七有什麼風俗
大年初七習俗一:戴人勝人日節時,漢族女子用彩紙、絲帛、軟金銀等材料製成小人的形狀,戴於頭上。也貼於屏風等處。
大年初七習俗二:贈花勝
人們製作各種花勝(類人勝,樣式為花朵)相互饋贈。
大年初七習俗三:出遊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