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梅雨時節的特點
2025-07-23 17:41:10
很多人他都聽過梅雨季節,我國古今文學詩詞作品中,也屢次提到梅雨季節。那麼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呢?具體的很多人都不知道!那麼小編查閱了相關資料,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梅雨季節的介紹:
梅雨季節,是在每年6、7月份中國長江中下遊地區、臺灣地區、日本中南部以及韓國南部等地出現的持續天陰有雨的氣候現象,由於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稱其為"梅雨",此時段便被稱作梅雨季節。
梅雨季裡空氣溼度大、氣溫高、衣物等容易發黴,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稱為同音的"黴雨"。 連綿多雨的梅雨季過後,天氣開始由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主導,正式進入炎熱的夏季。
那麼,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呢?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 上旬前後,是梅雨季節。天空連日陰沉,降水連綿不斷,時大時小。所以我國南方流行著這樣的諺語:"雨打黃梅頭,四十五日無日頭"。持續連綿的陰雨、溫高溼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徵。
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
正常的梅雨季節時候:
梅雨開始的日子為"入梅"(或"立梅"),結束那天為"出梅"(或"斷梅")。梅雨開始的時間,大致上緯度越高則時間越晚。臺灣地區大約在5月中旬入梅,6月中旬出梅。中國長江中下遊地區,平均農曆每年4月中旬入梅,5月上旬出梅。但具體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各地有所差異,浙江地區是農曆五月初入梅,具體是逢芒種後的第一個丙日入梅,小暑後第一個未日出梅。
反常的梅雨季節時候:
空梅每一年梅雨的範圍、持續時間以及雨量都有很大的不同。在某些應該出現梅雨的地方,某些年份如果沒有梅雨,現象稱為空梅。
重梅黃梅雨季過後,通常天氣放晴進入炎炎盛夏。如果這個時候又轉成陰雨綿綿,並且持續較久,仿佛又回到梅季,就稱為"重梅"。民間俗諺有雲"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重梅"。
初夏江淮流域一帶經常出現一段持續較長的陰沉多雨天氣。此時,器物易黴,故亦稱"黴雨",簡稱"黴";又值江南梅子黃熟之時,故亦稱"梅雨"或"黃梅雨"。在中國史籍中記載較多。如:《初學記》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曰梅雨";唐柳宗元《梅雨》:"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等。中國曆書上向有黴雨始、終日的記載:開始之日稱為"入黴",結束之日稱為"出黴"。芒種後第一個丙日入黴,小暑後第一個未日出黴。入黴總在4月6~15日之間,出黴總在5月8~19日之間,中國東部有一個雨期較長、雨量比較集中的明顯雨季,由大體上呈東西向的主要雨帶南北位移所造成,是東亞大氣環流在春夏之交季節轉變其間的特有現象。5月中旬以後,雨帶維持在江淮流域,就是梅雨。雨帶停留時間稱為"梅雨季節",梅雨季節開始的一天稱為"入梅",結束的一天稱為"出梅"。這也是古籍記載的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