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寒衣節習俗有哪些 主要以北方的習俗為主
2025-07-23 15:14:14
寒衣節是民間一個傳統的祭拜節日,在這一天裡,南方和北方的習俗可能會有些許不同,但是隨著南北文化的交流,這些習俗也成了全國範圍流傳的做法。我們接下來就來看一看2020年寒衣節習俗有哪些吧!
製作寒衣
寒衣節在每年的農曆初一,此時北方已經是進入寒冬時節,這個時候人們就會為已故的親人製作一些衣物,用作祭拜,以表孝心,表達對先祖的懷念感恩。明代劉侗、於奕正在《帝京景物略.春場》中有詳細地記載了寒衣節「制寒衣」的過程:「十月一日,紙肆裁紙五色,作男女衣,長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緘,識其姓字輩行,如寄書然。家家修具夜奠……」,就是說在十月初一這天,裁剪紅、黃、藍、黑、紫等五色紙,製作成男女的衣服樣式,有些地方還會製成、帽子、鞋子等整套服飾,有的也會加上屋舍、家居器具等物品,後來隨著習俗演變,人們還把冥紙封在紙袋之中,寫上收受人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其實這與過清明節的習俗是相似的。
包餃子
在北方,2020年寒衣節習俗有哪些中包餃子是大家更普遍的一種。餃子可以說是北方最常見的一種麵食了,現在人們都在調侃北方人不論什麼節日都吃餃子,寒衣節流行於北方地區,在飲食風俗自然也是少不了餃子這道食品的。河南洛陽有句民俗諺語說:「十月一,油唧唧」,說的就是十月初一這天,人們要剁肉、包餃子,做一些油炸食品用於供奉祖先。其實主要也是因為北方天氣乾燥寒冷,易凍傷肌膚,餃子餡如果選用一些能驅寒的食品,便能幫助補足陽氣,抵禦嚴寒,而且餃子狀如元寶,也是一種吉利的寓意。
做餈粑蒸紅豆飯
北方有餃子,南方有餈粑,如果說餃子是北方人餐桌上的「霸主」,那麼餈粑在南方人心裡的地位也是不可忽視的。南方人過節或祭祖用的糕點常用的是用麵粉、芝麻、花生、紅豆沙等製成的餈粑,軟糯甜香,客家人有句俗諺是「十月朝,客家餈粑碌碌燒」,說的就是十月初一做出的餈粑熱氣騰騰的景象。江蘇一帶還有寒衣節蒸紅豆飯的習俗,這個也一個民間故事有關,大致就是在從前有個放牛娃,因與地主抗爭被砍死,死後鮮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飯染得通紅,而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所以民間的窮苦百姓也會在這一天蒸紅豆飯來紀念他,民間還流傳有童謠:「十月朝,看牛娃兒往家跑;如若不肯走,地主摑你三犁擔子一薄刀。「
2020年寒衣節習俗有哪些主要都是根據以往大家的習慣來的,並沒有做過多的改變。寒衣節的習俗大多都是和祭拜有關,其中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為已故的人們製作寒衣,再在祭祖時送上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