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到|正月初七稱為"人日"緣由 早飯要吃七種菜
2025-07-12 03:31:10
但春節到來之後,家家戶戶都十分的忙碌十分的熱鬧。春節期間每一天都有各種傳統風俗的存在,從正月初一開始每一天也有不同的叫法與傳統。正月初七當天又被人們稱之為"人日",在這一天同樣也有許多事情需要大家去忙碌。
正月初七是"人日"
人日,又被人們一直都稱人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每年農曆正月初七是古老的中國傳統節日。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彩為花、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髮上。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唐代之後,更重視這個節日。每至人日,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平安。
人日的由來
之前的民俗以農曆正月初七為人日。《太平御覽》卷三十引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華勝以相遺,登高賦詩。」 宋高承《紀原·天生地植·人日》:「東方朔《佔書》曰:歲正月一日佔雞,二日佔狗,三日佔豬,四日佔羊,五日佔牛,六日佔馬,七日佔人,八日佔谷。皆晴明溫和,為蕃息安泰之候,陰寒慘烈,為疾病衰耗。」清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人日》:「初七日謂之人日。是日天氣清明者則人生繁衍,繼續前行。」
大年初七的風俗
按照古老習俗,這天早飯要吃七種菜(芹菜、芥菜、菠菜、青蔥、大蒜等)製成的「七寶羹」和「董天餅」(在露天中煎成)等。人們用五彩絲織品剪成人形,或用金箔刻成人形,掛在屏風或帳子上。婦女將刻得小小的人形戴在鬢髮上,既講吉利,又是一種裝飾。所謂七菜羹,就是用七種蔬菜煮成的湯,人們盼望來年風調雨順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