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是幾月幾日 農曆臘月三十
2025-07-20 09:41:10
在中國有一個節日是大部分大人和小孩都喜歡的節日,那就是春節,大人們在春節可以得到休息時間,小孩子們在春節則可以收到來自長輩的紅包,不過有的不注重日子的人就不會記得春節是什麼時候,不過不用擔心,在春節之前的一天是除夕,除夕的到來也就意味著新年來了,所以只要知道每年的除夕是什麼時候就行了。
大年三十是幾月幾日
大年三十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指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因常在夏曆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 除夕夜的燈火,通宵不熄,俗稱「光年」。 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
大年三十有什麼習俗
貼門神和春聯 中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還有在大年三十到來之前,家家戶戶都會一定要貼上一副紅彤彤、喜洋洋的春聯,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以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也預示著來年的好兆頭。
包餃子 大年三十包餃子是中國的傳統,特別是北方在各大節氣都會吃餃子,大年三十也不例外,所以家家戶戶都會早起包餃子,在眾多的餃子中只包上幾隻帶有花生或其他果仁的,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示著在新的一年裡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
點燈籠 大年三十都要在家門前掛上紅彤彤的燈籠,春節期間都要徹夜通明。從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期間不能關燈,這意味著益壽延年,香火不斷。
大年三十的一些忌諱
大年三十有很多的禁忌。如忌言、死、殺等不吉字眼、忌打碎碗碟,忌惡聲謾語,忌隨地便溺,忌潑汙水、燈油於地等。人們在大年三十到來時,一面歡度佳節,喜慶豐收,一面洗澡更衣、打掃衛生,以驅疫病。尤其是在年夜飯時,有更多的禁忌。
長輩給晚輩添飯加菜,如果吃飽了不想要,不能說「不要」,而是說「有了」;如果個別茶果吃完了,要說「吃興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說「沒有了」……這些吉利話是人們的「除夕功課」,大人要教孩子說,否則新年不順。避免說出「破」、「死」、「病」、「輸」、「敗」等不吉利的字眼;若不慎犯忌,要以吐唾沬、說「童言無忌」等方式化解可能的不祥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