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文是什麼意思(以注音符號的子音部分來代替本字)
2024-07-08 09:00:46 2
之前小編在中提到了「注音文」,即「一些網民為了打字的時候方便一點,他們就用注音文來替代一些常用的文字。」那麼「注音文」是什麼意思呢?接下來大家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注音文是什麼意思
「注音文」指的是用注音符號的子音部分來代替這個文字,源於北洋軍閥時期。
出現原因
「注音文」又被稱為「斷頭注音文」,它是在網絡上流行的一種特殊的表達方式。那麼為什麼會出現「注音文」這種表達形式呢?其實主要是為了快速打字,而在快速打字的同時也能夠清晰地傳達自己的意思。
來源
「注音文」其實是源自北洋軍閥時期,是由北洋政府發布的,後來在中華民國才正式完成。「注音文」主要是用「ㄅㄆㄇ」等注音符號來取代中文字,它在中國臺灣使用頻繁,在中國大陸已經不再使用了。這是因為1950年的時候,中國大陸採用漢語拼音。「注音文」一般是由以下幾種字符組成,即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ㄗㄘㄙ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ㄧㄨㄩ等等。
相關注音文
網路上關於「注音文」的例子有很多,下面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些。比如用「ㄉ」來代替「的、得、地」、用「ㄏㄏ」來代替「呵呵、哈哈」、用「ㄍ」來代替「個」、用「ㄑ」來代替「去」、「ㄋ」可以表示「你、呢、那」、「ㄇ」可以表示「們、嗎、麼、媽、沒、嘛、妹」、「ㄅㄔ」為「白痴」、「ㄌㄇ」為「流氓」、「我ㄉ注音文ㄏ厲害,可以申請ㄊㄉㄇ?」指的是「我的注音文很厲害,可以申請臺大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