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是指哪五座山?嵩山/泰山/華山/衡山/恆山(五大名山)
2024-07-11 07:37:48 1
五嶽是指的我國傳統文化的五大名山總稱,這五座山在古代還是帝王祭祀的地方,可以說是古代文化的縮影,現在也是很著名的旅遊景點。那麼你知道中國五嶽到底是指哪五座山嗎?五嶽分別在哪個省呢?今天就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五嶽是哪幾座山
五嶽分別是中嶽嵩山、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五嶽中「嶽」意即高峻的山。
中國古代認為高山「峻極於天」,把位於中原地區的東、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為「五嶽」。
五嶽是古代民間山神崇敬、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於天的象徵。
嵩山(河南)
嵩山,古稱「外方」,夏商時稱「崇高」、「崇山」,西周時成稱為 「嶽山」,嵩山位於河南省西部,地處登封市西北部,西鄰古都洛陽,東臨古都鄭州,屬伏牛山系。嵩山總面積約為450平方公裡,由太室山與少室山組成,共72峰,海拔最低為350米,最高處為1512米。
群峰挺拔,氣勢磅礴,景象萬千。由峰、谷、澗、瀑、泉、林等自然景素構成的「八景」「十二勝」,嵩山是道教五嶽聖地之一。
主峰峻極峰位於太室山,高1491.7米;最高峰連天峰位於少室山,高1512米。嵩山北瞰黃河、洛水,南臨潁水、箕山,東通鄭汴,西連十三朝古都洛陽,是古京師洛陽東方的重要屏障,素為京畿之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蘊,是中國佛教禪宗的發源地和道教聖地,功夫之源。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親臨。
泰山(山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嶽、泰嶽,為五嶽之一,位於山東省中部,綿亙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萬公頃。主峰玉皇頂海拔1532.7米。
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依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山體上留下了20餘處古建築群,2200餘處碑碣石刻。並且經常有人問?其實都是第一山,只是特點不同。
華山(陝西)
華山,古稱「西嶽」,雅稱「太華山」,為五嶽之一,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在省會西安以東120千米處。南接秦嶺山脈,北瞰黃渭,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
中華之「華」源於華山,由此,華山有了「華夏之根」之稱。華山是中國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為「第四洞天」,也是中國民間廣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嶽華山君神。共有72個半懸空洞,道觀20餘座,其中玉泉院、都龍廟、東道院、鎮嶽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
衡山(湖南)
衡山,又名南嶽、壽嶽、南山,為中國「五嶽」之一,位於中國湖南省中部偏東南部,綿亙于衡陽、湘潭兩盆地間,主體部分位于衡陽市南嶽區、衡山縣和衡陽縣東部。衡山的命名,據戰國時期《甘石星經》記載,因其位於星座二十八宿的軫星之翼,「變應璣衡」,「銓德鈞物」,猶如衡器,可稱天地,故名衡山。
衡山是中國著名的道教、佛教聖地,環山有寺、廟、庵、觀200多處。衡山是上古時期君王唐堯、虞舜巡疆狩獵祭祀社稷,夏禹殺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之地。衡山山神是民間崇拜的火神祝融,他被黃帝委任鎮守衡山,教民用火,化育萬物,死後葬于衡山赤帝峰,被當地尊稱南嶽聖帝。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處位于衡山之中,佛祖釋迦牟尼兩顆真身舍利子藏于衡山南臺寺金剛舍利塔中。
衡山主要山峰有回雁峰、祝融峰、紫蓋峰、嶽麓山等,最高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衡山自古天下聞名,以壯美的自然風光和佛、道兩教並存的人文景觀而著稱。
恆山(山西)
恆山,含狹義和廣義兩個概念。狹義的恆山,即所謂「北嶽恆山」,亦名「太恆山」,古稱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嶽等,明末清初被確定為「五嶽」之北嶽恆山。位於山西省渾源縣城南10公裡處,主峰天峰嶺海拔2016.8米,號稱「人天北柱」、「絕塞名山」。廣義的恆山,或稱恆山山脈,是山西省大同市東南部、河北省張家口市南部,桑乾河、滹沱河之間一系列山峰的總稱,大致西南-東北走向延伸,東西長近300公裡左右,南北寬80公裡左右,最高峰為代縣、應縣邊界處的饅頭山,海拔2426米。
恆山橫亙於山西北部高原與冀中平原之間,因其險峻的自然山勢和地理位置的特點,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山間河谷處的倒馬關、紫荊關、平型關、雁門關、寧武關虎踞為險,是塞外高原通向太原盆地、冀中平原之咽喉要衝。許多帝王、名將都在此打過仗,古代關隘、城堡、烽火臺等眾多古代戰場遺蹟保存了下來。
自明代,被列為北嶽,清初,北嶽國家祭祀也逐漸由河北曲陽移至渾源恆山,五嶽文化融入恆山文化中。恆山道教始於西漢,北魏始興盛,成為主流全真派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