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產品眾籌總額破20億 下一步走國際化?
2024-08-03 23:36:10 1
據數據統計,國內第一大眾籌平臺京東眾籌總籌資額已經突破32億,其中產品眾籌高達20億元,私募股權融資東家高達近12億元,將帶領眾籌行業走向下一個量級。然而,在量級基礎上,京東眾籌已經構建了完整的眾創生態圈,生態路線越走越明朗的同時,京東眾籌還融合國際三大知名平臺的優勢,向國際化視野進行了探索。
眾所周知,2011年眾籌作為舶來品從美國發展至中國,國內眾籌市場從最初摸著石頭過河,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眾籌平臺百家爭鳴,爭搶行業蛋糕。直至目前,國內眾籌行業已出現兩極分化,馬太效應顯現。京東眾籌無論是產品眾籌還是股權眾籌都穩坐國內市場卓越把交椅,甚至有業內人士把眾籌分為 「京東模式」與」非京東模式「。作為國內最優秀的眾籌平臺,京東眾籌集國際知名眾籌平臺Kickstarter、AngelList和Y Combinator(簡稱YC)三者優勢於一身,已開始影響國際,不少從京東眾籌孵化出的產品開始登陸海外。作為「Kickstarter+AngelList+YC孵化器」的結合體,筆者認為其在未來很可能會超越「洋師傅」,青出於藍,成為國際創客市場新助力。
筆者為何會有如此定義?且看筆者下面的分析。
京東產品眾籌 VS Kickstarter
京東眾籌包含產品眾籌、私募股權融資東家及眾創生態圈,三者構成的「三位一體」生態模式,開創了國內眾籌市場先河。
那麼,在產品眾籌中,京東產品眾籌是如何汲取Kickstarter優勢,取長補短的?
產品眾籌平臺國際元老Kickstarter成立於2009年,平臺擁有超過300萬粉絲,其運作模式是對眾籌成功的企業收取募集金額的5%作為佣金。文化創意產業始終是Kickstarter的核心業務,佔到項目總量60%以上。不難看出,Kickstarter雖然作為產品眾籌行業的元老,但其項目眾籌成功的主要因素在於粉絲基數強大,還在以傳統中介模式運營的Kickstarter,缺點則在於佣金高、類別窄、跳票率高,這也是制約自身發展的主要掣肘,而利用平臺進行招搖撞騙的事件也時有發生。Kickstarter 2015年遊戲行業眾籌數據顯示,其平臺的整體成功率僅為30.3%。
那麼,我們來看一下京東產品眾籌,與Kickstarter不同的是, 「佣金低、類別全」是京東產品眾籌優於Kicksarter的閃光點。除此之外,為了降低用戶損失,平臺為眾籌用戶提供服務回報協議以保障用戶權益。不到兩年的時間,京東產品眾籌募資金額已突破20億人民幣,遙遙領先國內其他平臺,項目眾籌成功率超90%。
京東眾籌不僅是幫助企業籌資的平臺,更是創業創新企業孵化平臺。產品眾籌幫助初創企業試水產品、促進用戶和初創者交互,同時利用科技金融的大數據優勢幫助初創企業反饋用戶使用信息,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幫助初創企業了解產品不足,早日獲得市場青睞。而經驗豐富的團隊和京東的內外資源還可為初創企業提供所需服務,如幫助初創企業進行營銷推廣和對接京東商城資源等。例如,最近上線的小牛電動車M1系列,是第二次登陸京東產品眾籌,其產品是在第一次眾籌N1系列用戶的使用反饋上進行了更新改良,並獲得了京東物流的資源支持,總眾籌金額達到8176萬,刷新了行業最高記錄。
京東東家 VS AngelList
在股權眾籌方面,國際「老大」AngelList成立於2010年初,主要採取「領投+跟投」模式,除此之外,AngelList還設有招聘版塊,幫助企業招募人才。目前,AngelList融資金額達1.5億美元,項目主要根植於矽谷。其優勢在於平臺數據的透明化和打造投融圈社交。在AngelList,會對企業數量、投資人數量、粉絲數量、職位、平均估值等維度進行數據統計及呈現,用戶可以看到屬於該組中的全部企業、全部投資人、全部職位和其粉絲。
與AngelList相同的是,京東私募股權融資平臺東家也採取了「領投+跟投」模式,而更為細化的是,東家將融資項目分為消費版和創業板,以輔助投資者選擇更為合適的投資項目。但由於中美兩國在股權融資市場政策的差異性,國內股權眾籌行業的監管還有待完善,但東家一貫堅持金融市場的合規性, 把風控放在首位,在投後服務和投資風險教育上更是擁有一套完整的體系,能夠有效進行風險把控並提升投資者的風險意識。目前,東家融資金額已超11.7億人民幣,折合近2億美元,已超「國際前輩」AngelList。
在政策差異之下能達到如此規模,可見未來市場前景之廣闊。此外,東家開創了國內股權眾籌行業的退出模式,已有三個項目成功退出。其中,曾在消費板上線的老炮兒演唱會項目,折合包含實物回報後的總年化收益率在100%左右。
京東眾創生態圈 VS YC孵化器
接下來,再說說讓項目方擠破頭的YC孵化器。YC孵化器是創業項目夢寐以求想要進入的創業孵化基地,每年招收學員在60人左右,進入門檻較高。YC創始人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校友人脈」是YC的制勝法寶。成功的校友不僅為現有孵化團隊提供創業指導,還是未來「學弟學妹」的投資人。而YC的另一大特點是幫助企業加速成長,助企業早日實現盈利。雖然有強大校友人脈作為資源後盾,但如何了解初創企業的產品是否符合用戶需求,則是YC遇到的難題。
對比而言,京東眾創生態圈建立的初衷是扶持創業創新,幫助創業創新企業解決成長遇到的困難,以助力企業快速成長。企業在成長過程中有很多需求與痛點,並不單是人脈的缺乏,資金、運營、營銷、渠道各個環節都可能威脅創業企業的成長。而京東眾創生態圈要做的,就是根據不同企業的需求去協助解決他們的痛點。
優於YC的是,京東眾創生態圈背靠金融科技大數據優勢,基於京東1.69億核心活躍用戶基礎上,精準把控用戶需求,給初創企業提供大數據服務,指導產品更為貼近用戶需求。目前,眾創生態圈已發展為一站式創業創新企業孵化平臺,其已覆蓋京東資源、投資、服務對接、培訓等四大體系,京東資源,包含京東商城、京東到家以及京東金融體系內的各個資源,涵蓋渠道、物流、倉儲、信息、支付等;投資,指的是京東創投,助力企業渡過成長的瓶頸期;服務對接,涵蓋京東金融線上B2B平臺以及線下的赴籌者聯盟,能夠為創業創新企業對接營銷、品牌、運營、設計、法律、財務、諮詢等等;培訓體系包含京東眾創學院,導師陣容豪華,社群建設體系完備,眾創精神得到極致發揮。
集三家所長 京東眾籌「三位一體」衝向國際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京東眾籌「產品眾籌+股權眾籌+眾創生態圈」三位一體生態模式,背靠金融科技大數據和京東資源優勢,初創企業通過產品眾籌對產品進行試水市場,通過東家進行企業融資發展,而京東眾創生態圈可為初創企業對接京東體系內的各種優質資源,陪伴企業度過成長瓶頸期的同時,幫扶企業快速成長。」三位一體」集「Kickstarter+AngelList+YC孵化器」為一身取長補短,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演繹了1+1+1>3的效果,也使京東眾籌成為國際眾籌市場上不可或缺的一席。
近日,在第二屆亞洲消費電子展(CES Asia),京東眾創眾籌事業部總經理高洪偲發布了眾創生態圈「百十一」計劃,未來將投資100家創業企業,扶持、打造10家市值達到10億級人民幣的創業企業,成就一家市值達到100億人民幣的創業企業。「百十一計劃」根植於三位一體生態模式下,通過京東眾創生態圈將全程陪伴企業從「0走到100」的全過程,打造成與消費類升級用戶的最強連結。
京東眾籌不僅已孵化出多個獲得CES創新大獎的初創企業,且通過京東眾籌走向國際化的企業更不在少數。如將同步在中國、美國、韓國、法國、德國、俄羅斯等國家正式發售小蟻4K運動相機,京東眾籌成為了其走向國際化市場的首選平臺。而有些產品在設計上則更接軌國際,讓用戶享有世界優秀的產品設計體驗,如獲得德國紅點大獎的懸浮Hi-Fi音響。京東眾籌也通過這些成功項目將對創客的扶持影響到了全球。
作為「Kickstarter+Angellist+YC孵化器」優勢結合體,京東眾籌毫無疑問成為國內眾籌市場的行業領軍者,一些眾籌平臺也開始效仿京東模式,但終只是望其項背,難以複製。在未來,相信京東眾籌不僅能夠超越「洋師傅」,或可成為國際眾籌市場舉足輕重的創業創新孵化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