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需要繞開的十大求職陷阱,這十大陷阱千萬不要入坑
2024-07-08 16:29:46 1
導語:現在應屆畢業生畢業後最大的心願可能就是找到一份合適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由於社會經驗的不足,畢業生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很容易遇到各種各樣的招聘騙局,這裡對求職中的十大常見騙局進行了一個整理,一起來看看吧。
畢業生需要繞開的十大求職陷阱
1.只「試用」不聘
2.「儲備經理」變「保險推銷員」
3.不交培訓費,工資別想領
4.工資稅前稅後差距大
5.必須上接發廣告的「業務經理」
6.聲稱進名企,賺取中介費
7.電話騙局
8.以考察能力為名竊取創意
9.傳銷陷阱
10.不籤勞動合同
1.只「試用」不聘
很多公司都會對被招聘進來的人員設置試用期,這是正常的一件事情,為了雙方之間的考察和適應,而因為試用期工資低,很多公司為了降低自己的用人成本,就會在公司業務繁忙的時候大量招聘應屆畢業生用來度過這段時期,在試用期過後就會用各種理由解聘員工。
2.「儲備經理」變「保險推銷員」
我們在各種招聘網站上看工作時經常可以看到儲備經理、總裁助理等類似的職位,這些裡面的一部分很有可能是一些招聘公司對招聘崗位進行的模糊化處理,招聘到手後,就會安排求職者到拉客戶、跑業務的崗位上,所以看招聘信息一定要認真分析,清晰詢問招聘公司大概的工作細節,以免心理落差過大,使自己陷入困境。
3.不交培訓費,工資別想領
一些正常的公司會設定一定的試用期,雖然工資較低,就算未通過試用期,求職者也會獲取相應地報酬,而社會上還有一種公司,是利用錄取來誘騙培訓費的,很多缺乏經驗的畢業生會掉入類似的陷阱,但按照規定,招聘單位不可以用招聘的名義來收取報名費、培訓費等任何費用。
4.工資稅前稅後差距大
工資實際是存在著稅前工資與稅後工資的區別,有些招聘單位為了以薪資誘惑求職者進入到公司,會生成工資很高,可實際上拿到的工資與應聘時的數額對不上,所以在籤勞動合同時,一定要把給到自己的薪資寫清楚,並針對代扣費用都有哪些都要問清楚。
5.必須上接發廣告的「業務經理」
通常這種類型的公司會以高工資低標準誘惑畢業生進入公司為其幹活,而實際上高工資卻發不到手上,且存在各種不規範用工,如果收到了你沒有投遞簡歷的公司的應聘消息,一定要提前查好公司背景,核實公司情況和用人需求,在前去面試。
6.聲稱進名企,賺取中介費
現在應屆畢業生在畢業後因找工作很著急,在網上看到了有職位中介,交了費就可以推薦進入名企,可這也是這種公司為了誘騙求職者中介費的一種方式,這種中介費一般費用較高,而在交了費後卻一直沒有等到消息,這種公司一定不要輕信,應該通過合法正當的信息渠道來掌握招聘信息。
7.電話騙局
一般來說,畢業生在收到用人單位的回覆後,會主動進行聯繫,而這些騙局就是針對畢業生的這種心理,假借聯繫工作打電話或者發簡訊給畢業生,用來騙取高額的電話費,畢業生一定要小心提防。
8.以考察能力為名竊取創意
很多公司在招聘到了員工,在員工試用期時讓其提供廣告創意、策劃方案、程序設計等員工的創意,再告訴員工他的創意未被採納,轉頭用各種理由解聘試用期員工,而求職者卻會在某些網站上看到自己的創意的發布,這種情況一定要留好證據,維護自己的權益。
9.傳銷陷阱
目前我國的傳銷組織主要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南方的連鎖銷售,另一種就是北方的人際網絡,當應屆畢業生這種初次踏入社會的新人被騙到異地後,不允許打電話,切斷與外界的聯繫,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灌輸著一夜暴富的思想,從而喚醒這些人對金錢的扭曲的追求。
10.不籤勞動合同
社會上有一些企業只與畢業生籤訂《高校畢業生就業協議》而不籤《勞動合同》,這兩個東西不能互相代替,而單憑《就業協議書》學生的勞動權利就無法得到保障。
聲明:《畢業生需要繞開的十大求職陷阱,這十大陷阱千萬不要入坑》一文由排行榜123網註冊用戶 yumanqiu 自主發布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本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侵權、虛假信息、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可在,或發郵件到[email protected]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