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雙橋美味肥腸粉(成都全滋道肥腸火鍋)
2023-04-19 00:18:08
特點介紹:
肥腸又稱豬大腸,性味甘平,有固腸、治瀉的作用。肥腸因是豬的「下水」,在筵席上一直不被看好。但是經烹製後所產生的特脂香味及獨到的肥腴軟糯的口感,令不少食客趨之若鶩。再加上肥腸較經濟,大受小型餐館和火鍋店的青睞,烹製時同天異味較重,常常要用很多味厚的佐料。麻辣火鍋即麻辣又濃香醇厚,用於烹製肥腸,首先能夠很好的壓抑肥腸的異味,其次與肥腸的脂香肥糯相結合,有相香益彰之妙。難怪吃了一次想二次,實在令人牽腸掛肚。.
原料:(供6人食用)
滷汁原料:
幹辣椒300克、花椒50克、郫縣豆瓣150克、豆豉20克、精鹽10克、料酒50克、白酒20克、醪糟汁40克、豆腐乳汁40克、冰糖20克、薑片30克、蔥段40克、大標50克、雞精3克、味精3克、胡椒粉3克、八角10克、桂皮8克、小茴5克、甘草5克、甘菘5克、砂仁5克、豆蔻5克、草果8克、丁香5克、豬化油400克、熟菜油400克、鮮湯1500克。
味碟原料:
精鹽、味精、芝麻油、蒜泥。
食用原料:
肥腸1500克、兒腸250克、魚頭500克、豬黃喉200克、豬腰150克、酥肉150克、鱔魚片200克、豬血旺300克、鮮蘑菇150克、蒜苗150克、芹菜150克、香菜100克、土豆150克、青筍150克、水發豆皮150克、水發木耳150克、水發紅苕粉條150克、水發香菇250克、白菜150克。
製作方法:
滷汁炒料:
(1)先用2/3的幹辣椒用沸水煮軟後,剁細。放入炒鍋中加入熟菜油,用中小火炒制出香,油呈紅色時,取出油(又稱餈粑辣椒油)待用。餘下的幹辣椒切成2釐米長的節,郫縣豆瓣剁細,豆鼓用刀背捶成茸。
(2)炒鍋置火上,放豬化油燒至四成熱時,放入幹辣椒節、花椒炸出煳辣香味時,迅速放入郫縣豆瓣炒勻,再放入豆鼓茸、薑片、大蒜、蔥段和各種香料,用小火慢慢炒至油變紅,香味四溢時,摻入鮮湯澆沸,撇去浮沫,放入精鹽、料酒、白酒、醪糟汁、豆腐乳汁、冰糖、胡椒粉用小火熬出香味後,放入雞精、味精、即成肥腸火鍋滷汁。
味碟調配:
精鹽、味精、芝麻油、蒜泥調勻即成,也可用熟菜油代替芝麻油。
備料:
肥腸先用鹽和醋反覆搓洗乾淨,刮去肥腸壁上的殘渣,腸油保留,入沸水鍋中焯斷生撈出,用刀切成約2釐米的節,用湯碗裝上,再加入少許清水、薑片、蔥段、花椒、白酒、和少許香料,入籠蒸至軟糯待用。豬兒腸洗將後剖開,切成長約8釐米長的段。魚頭去鰓後對剖成兩半。豬黃喉洗淨片去表麵筋纏後切成長8釐米的條。豬腰可片成大片的薄片,也可剞成「鳳尾形」的腰花。酥肉切成片。鱔魚片用鹽搓洗去涎液,再用清水洗淨,然後斬成長段。豬血旺切成3釐米見方的塊;鮮蘑菇、水發香菇切成4瓣;蒜苗、芹菜洗淨後切成長段,香菜摘除老葉、黃葉後洗淨;土豆、青筍切成厚片;水發豆皮切成2釐米寬的長段;水發紅苕粉條切成15釐米的長段;白菜、水發木耳洗淨。以上各料除肥腸外,分別裝入盤。
食用
先將滷汁倒入火鍋中,放入肥腸上桌,點火燒沸,一會兒便可食用。在澆沸的同時可加入魚頭、豬血旺、水發香菇、蒜苗、香菜,其餘配料分別放在火鍋四周,待鍋中原料食的差不多時,燙涮其他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