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變淡了作文四篇
2023-12-05 04:37:36 2
總感覺這些年,春節的年味淡了,是我們長大了,還是我們不重視了呢?接下來小編搜集了年味變淡了作文四篇,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篇一:年味變淡了作文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冬末將至,臘梅飄香。中華民族又迎來了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節日——春節。
年年歲歲,歲歲年年。恍惚記得兒時,每當到了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在忙著貼窗花、貼對聯、貼福字、置辦年貨……可是如今,做這些事情時的心態,卻早已與過去大不相同。
年味淡了。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各種大型商場四處都有遍布,網絡購物也變得越發普及,這為人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動動手指就能完成的事情,也沒有人再願意浪費大量的時間去置辦一些看似無用的裝飾物。並且,零星的鞭炮聲也很好的印證了這一點。
還記得兒時,一進臘月門,鞭炮聲便總是不斷的,大人們或許覺得有些聒噪,孩子們卻是樂趣不斷,各類煙花爆竹遍布大街小巷,一片繁榮祥和之景。而如今,電視電腦手機的使用趨於低齡化,孩子們都有了更有趣的東西,便很少去碰那煙花爆竹了,花錢聽個響這樣的傻事,更是沒人願意去做。
年味淡了。小時候,每年最期待的事就是大年三十晚上家長手裡的紅包了。然而,隨著手機轉帳功能的流行,就連新春紅包都選用轉帳的方式,越發的失去了年味……
或許可以找藉口說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態也在一點點成熟,所以看待事情也會有了新的角度。也有人解釋,說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現象的出現也屬必然。
然而,真的如此嗎?一個失去了靈魂的民族,真的是我們想要的未來嗎?
篇二:年味變淡了作文
傳說
關於過年有一個神奇的傳說:古時侯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年」獸長年住在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當「年」獸像往年一樣準備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爆竹聲,「年」獸混身顫慄,再也不敢了,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從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這風俗越傳越廣,就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過去
媽媽說她小時候過年可好玩了,因為平常吃不到好東西,於是村裡的小孩都盼望著過年,盼望著吃肉、吃餃子、穿新衣服、看煙花,別提有多開心了!
當姥姥煮餃子時,姥姥的孩子們就坐在旁邊看著,眼睛像是被姥姥控制一樣一直盯著姥姥。餃子煮好了,全家人坐在一起大口的吃餃子,笑容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守夜便更是歡樂。吃完飯就開始放煙花了——————「轟」隨著一聲巨響,一顆煙花衝上了天空,霎時漆黑的夜空變得一片透亮,大大的紅色球狀的煙花,把天空染得十分紅豔,慢慢地紅點四面散開了,人們的驚呼聲還未完,另一顆煙花帶著嘯叫又急急地飛升入夜空,把紅色的夜空變成了明亮的綠色、眩麗多彩。
現在
可是現在呢?放假只為了休息,也不盼望春節了,連新衣服、好吃的都構不成誘惑。
我問媽媽為什麼,媽媽說:「打個比方,以前的人平常不吃糖,一到過年突然吃到了糖,所以開心、幸福;而你們呢,舌頭一直泡在蜜罐裡,早已麻木。你們平常就買新衣服,到了過年自然不顯得珍貴了!」
如今,網絡上已經傳瘋了—————年味真的淡了,可是究竟為什麼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是經濟進步了,還是人心變了……
篇三:年味變淡了作文
雖說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可我依然覺得現在的年味是越來越淡了。或許是以前的物質缺乏,春節才顯得那麼重要,過春節,過新年,吃好多平時吃不到的美味,穿美麗的新衣服。快快樂樂的吃著年夜飯,放鞭炮,和家團圓在一起有著說不完的話。不管年味如何,春節還是一年一年都過,就我所經過的春節,我也覺得年味是漸漸減少了的。
在以前,春節是這樣的。春節前,買著大堆的年貨,買新衣服,新鞋子。孩子們高興的不得了。每年都去外婆家過春節,以及其他的親人朋友們,在一起也很熱鬧,一桌子的快樂大餐,說著笑著。然後大人們在家裡玩著他們自己的遊戲,我們也出去玩。看看街上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然後買一大堆,因為是節日啊,大人們也願意讓我們買平日裡不讓我們買的東西,我們沉浸在小小的快樂中。每當夜晚來臨,我們放著煙花,看著天空中綻放的花兒。心中蕩漾著快樂的漣漪。春節過得快樂無比,以至於都不想回家了……去年,二姨以及姐姐都不回外婆家了,一個人在外婆家無聊。盼望著回家,爸爸帶我出去玩,我覺得一點意思都沒有,不想放煙花。煙花有什麼好看呢?不明白了。度日如年,然後終於回家了。就這樣,沒有意思的春節。因為沒有人和我玩啊!值得一提的是,一同學送我的新年禮物,兩盤磁帶,一盤是她唱的歌曲,以及彈奏的音樂,還有一盤是關於我們的故事,很有趣的故事吧。每次聽起都覺得溫暖無比。
今年,我希望過的很好玩吧,不知道會是什麼樣。但是很期待啊!我希望春節的時候能夠下雪,大家都回來過春節,我們在一起玩一起鬧,一起堆雪人,打雪帳。我希望我們可以在春節的晚上放煙花,快樂的欣賞著煙花的美麗,然後的然後……關於祝福需要我感謝的人太多。而我從來都沒有好好的感謝他們,在新年之際,或許是一個絕妙的時機。共同走過了1年多的時光,,我想我要好好的感謝老師,我知道老師不喜歡賀年卡,不喜歡其他的祝福。成績才是對老師的最好的回報。我想我要比以前更加努力的學習,表達對老師最好的祝福。同學,一起說,一起笑,一起學,一起玩,不知不覺中,我們在一起的時間也越來越短。和同學在一起的時光,無比美妙。最後,我希望春節的時候能夠下雪。雪花飄零。
快樂?什麼是快樂呢?她來無影,去無蹤。我拼命想要抓住她,想讓我的生活時時刻刻都充滿快樂,可是我做不到,她總是從我手中溜走,不知何時又再次出現。和她擦肩而過的機會多了,我也漸漸悟出了快樂的真諦。你抓不住她,那為什麼不自己創造快樂呢?
快樂在我看來很簡單,只要生活過得充實,就會快樂。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同時,也是人們的好朋友。讀書不僅會使生活過得充實,而且從書中我們悟出了做人的道理,學會了學習的方法……例:《兩根沉木條》,它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少女帶一位迷路的遊客下山,走到獨木橋時,少女讓遊客負重前進,並告訴遊客,只有意識到危險,才會更安全。從中我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危險並不一定製造災難,但人的疏忽往往是災難的深淵。
我相信,在讀書時,只要用心去讀,總會有收穫。例如:在做數學題時,解決了一道難題,那時,你的心中會充滿了成就感。而且,「腹有詩書氣自華」,為什麼不多讀點好書充實自己呢?充實的生活會令你的人生多姿多彩,你不會因為虛度光陰而傷心,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悔恨。
篇四:年味變淡了作文
年味兒淡了或許是現在許多人過年時的感覺。不止是有著傳統過年記憶的老人們,連才上小學的小表弟,都一臉無聊地說,過年就剩了兩件事有意思,放鞭炮和壓歲錢。看來,年味兒還真是淡了。
有人說,過年最大的主題是團圓,這話沒錯。在春節期間,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個團圓飯,喝杯團圓酒,談談工作的事情,聊聊生活的煩惱,體會著家的溫馨,親情的溫暖,一種幸福感油然而生。但春節畢竟是春節,如果僅此而已的話,和一般的節假日也就沒啥區別了。過年,要過出年味兒來才好。
年是一種民俗,一種文化,它有著幾千年民族文化傳統的積澱。爺爺曾說,以前過年,那可是有一整套的習俗,一進臘月,各家就開始忙活起來,初八吃臘八粥,二十三過小年,準備果品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二十四掃塵日,全家大掃除,還要在床腳點燈,驅鬼闢邪。年三十,講究就了,貼門神,貼年畫,貼窗花,祭祖宗,祭天地,祭神靈,一直到正月十五過完元宵節,鬧完花燈,年才算過完。
眼下的生活,那些傳統習俗似乎已經成了遙遠的回憶,帶點年味兒的活動似乎只剩下了貼個春聯,放放鞭炮,看看春晚,真正的年味兒好像只有跟著旅遊團到遙遠封閉的鄉村才能看得到。
過年是一種文化,年味兒需要載體。當以前只有在過年才能吃到的年貨現在每天在超市裡都堆積如山的時候,我們更需要文化層面的年、民俗意義的年。迎來送往、喝酒聚會的間隙,可以去聽聽家鄉戲,看看大秧歌;興之所至,也可以拿出毛筆來試著寫幾副春聯,跟老人們學學剪紙,或者什麼都不做,只是坐在火爐旁聽爺爺講「過去的故事」,你也可以感覺到年味兒正一點點地從老人臉上的皺紋裡,從噼啪作響的灶火中滲透出來,洋溢在你的周圍——那就是過年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