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過端午的作文
2024-11-12 16:03:11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小編收集了過端午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過端午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因為端午是一個比較隆重的節日,所以慶祝活動也多種多樣。據我所了解端午有:賽龍舟、吃粽子、佩香襄、在家門口插艾葉和菖蒲、洗中藥澡和喝黃雄酒等習俗。
端午早上,我早早地隨媽媽去了集市。集市可熱鬧了,最為壯觀的是集市周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樹葉」了。經過一打聽才知道這些東西就是端午節所以用的草藥,聽一個老婆婆說今天出門採的草都能當藥。於是叫媽媽也買上一把,買完菜回家後我就把艾葉、菖蒲放入一個小花藍掛在門口的小鐵勾上。這時候爸爸把香香噴噴的粽子解開了,吃著美味的粽子,我問媽媽:「仫佬族的端午是怎麼過的?」媽媽想了想說:「基本相同,就是吃過晚飯後,要抬著紙船到田間趕走害蟲,祝禱禾苗成長。還有給家人身上及房屋周圍都噴灑些雄黃酒,傳說這樣可以防蜈蚣和蛇來傷害人……」
晚上我們就用買來的艾葉、菖蒲、千裡光、柚子葉等中藥煮的水來洗澡,媽媽說:「這時候正是中草藥生長茂盛、成熟時期,作用比較好,能起到健膚防菌的作用。」洗完澡後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說起各端午節的由來。爸爸說:「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很多:有紀念屈原的說法,有紀念伍子胥的說法,有紀念曹娥的說法等等……」讓我對端午有了更深的認識。
這個端午,過得非常開心。因為我不但了解了我們仫佬族過端午的一些習俗,最開心的是媽媽還答應明年帶我回老家去過端午節,讓親自觀看我們仫佬族端午節的過法呢。
第二篇:過端午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這「端午節」有個來歷,傳說從前有一個叫屈原的偉大愛國詩人,因為反對妥協,主張聯齊抗秦,受到楚國權臣的打擊和陷害,先後遭到杯王和頃襄王的貶謫和放逐。屈原離開郢都以後,沿長江東下,踽踽獨行,顏色憔悴,披著長發,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他不知道為什麼世界會是這樣黑白混淆,忠奸顛倒,美醜不分。他禁不住內心的憤怒,一面大聲呵斥吟誦,一面提起筆來,洋洋灑灑在石壁上寫下一篇奇絕千古的《天問》。他深知自已無法同現實調和,最後自投於汩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
當地老百性都非常尊敬和愛戴屈原,生怕他的屍體被魚吃掉,就投下一種用棕葉包米的東西—棕子餵魚,好讓魚不去吃屈原。以後,每年都以此方法來紀念屈原。小荷作文網
今天正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聞到濃濃的棕子清香,於是趕緊洗瀨,急不可待地坐到餐床邊津津有味地吃起了棕子。我想:為什麼象屈原這樣的忠臣要被放逐,還要遭到壞人的打擊和陷害,那些奸臣為什麼不會考慮國家會不會被人家吞併掉,總有一天,國家肯定要栽在他們的手裡,還有那個笨大王,怎麼也不知道屈原是個忠臣呢,真是笨。雖然心中替屈原打不平,但一點不影響我吃棕子的好胃口。
我以後要學習屈原,一定要做一個能為祖國做貢獻的人。
第三篇:過端午
每年一次的端午節今年又快到啦。端午節的前一天,家家戶戶都忙著開始包粽子。
這一天清晨,我一起床,就看見媽媽已經把香噴噴的粽子和熱乎乎的雞蛋擺在桌子上了。我趕緊隨便的洗了幾把臉,就叫爸爸一起來吃粽子。爸爸也很快的來到了桌子旁,我們一家邊吃邊談論粽子。我對爸爸說:「粽子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那是什麼形狀呢?」爸爸沒有回答我的話,可他隨口就給我講了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爸爸說:「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寫過許許多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許許多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楚王不採納。最後,楚國國土被侵佔,他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們為了懷念他,崇敬他,在每年的這一天,就把粽子和許多好吃的都投到江裡,意思是不讓魚兒們去吃屈原的屍體。」
爸爸說完了。我說:「屈原真是好樣的!可是媽媽,粽子是怎麼包的?」媽媽說:「粽子是用翠綠,鮮嫩的蘆葦葉包著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大棗,如果不包大棗,也可以用豆子代替。煮熟它,要一個晚上。煮熟以後,剝開變成墨綠色的蘆葦葉,就看見潔白的米糰在裡面,很好吃,並且吃不膩。它既是開胃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滋補品。」
啊!端午節不僅讓人忘不了,還有美味可口,營養豐富的粽子。
第四篇:過端午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學校放假三天。由於我們家生意忙,老家又遠,就在開封過節了。爸爸問我端午節想幹什麼。我說想去學遊泳。爸爸說今天天氣好,即使生意再忙也會帶我去的。我高興得差點兒蹦起來!
到了金崗遊泳館,我有點兒膽怯了:原來我膽子特小,一直不敢下水的,可是看到那麼多和我年齡相仿人都在池子裡學呢!鼓足勇氣下了水跟爸爸學遊泳了!我我按照爸爸的說法,嘗試著把頭潛入水中,啊,成功了!再試就不怕了。我一直練習著,別人陸續上了岸。偌大一個泳池,最後只剩下了我自己!不過這樣更好呀,我可以放開自由自在的遊了呀!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我能在水裡遊大概十米了呀。我太高興了呀!!爸爸在岸上也為我喝彩。
過去的旱鴨子,終於學會了遊泳。你說我能不高興嗎!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