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顆恆星突然「消失」,或是外星文明建造的「戴森球」!
2023-03-31 13:23:38 1
國家天體研究小組曾發起過「百年觀測中消失和出現的目標」項目。在這個項目中,科學家分析了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天空空圖片,並將其與當前的天空空圖片進行比較,以分析哪些天體已經出現或消失。
在這個項目中,已經標記了150,000個對象。為了便於研究,他們在150,000個對象中標記了24,000個候選對象。
然而,在24000個物體中,有100個物體出現在之前的天空空圖片中,但在最新的觀測數據中神秘消失了。
我們知道星星可以在天空發光,但是星星的壽命通常很長。最長的紅矮星甚至可以達到數百億甚至數千億年。即使是最短的藍色巨人也有數百萬或數千萬年的壽命。
也就是說,對於恆星的壽命來說,通常是幾億年,僅僅幾十年就像人類手指的輕彈。不可能有這麼多天經歷自然消失。
那麼,這些天體是如何消失的呢?
星星的消失
一般來說,當一顆恆星到達生命的終點時,會有三種結果。第一個是質量較小的紅矮星。由於他們的預期壽命太長,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紅矮星到達他們生命的盡頭,所以我們暫時不知道他們的命運。
第二個例子是一顆質量很小的黃色矮星。太陽是一顆黃色的矮星。在太陽生命結束之前,它將首先變成一顆紅巨星,最後變成一顆白矮星,在宇宙中慢慢冷卻下來。
第三種情況是質量較大的紅巨星和藍巨星。由於它們的質量較大,核聚變反應非常激烈,導致壽命非常短。然而,質量較大的恆星在生命即將結束時會在超新星中爆炸。超新星爆炸的亮度足以照亮整個星系,因此這種現象可以在很遠的地方觀察到。
在宋代,記錄了一次超新星爆炸:「到和合元年五月,客星在早晨出現在天冠東南幾英寸處(不是嘉佑元年三月)。」
在恆星中發生超新星爆炸後,天空的一部分將變成中子星,質量非常大的天空將變成黑洞。
科學家觀察到的100顆恆星的突然消失不屬於上述情況。西班牙科學家說:除非一顆恆星直接坍縮成黑洞,否則沒有物理知識來解釋這一現象。
甚至科學家也推測這些天體的突然消失可能與外星文明有關。
外星文明
1960年,弗裡曼·戴森提出了戴森球理論。他認為,當一個星球的文明發展到一定高度時,它必然會利用這顆星球的能量。因此,一個高度發達的宇宙文明將在其恆星附近建造一個巨大的人造結構,像球一樣圍繞恆星旋轉,收集恆星發出的能量供自己使用。然而,由於戴森球體裝置,恆星不再向外輻射能量。所有的能量都被戴森球體收集,所以看起來像是「消失了」。
戴森認為,對能源需求很高的外星文明肯定會創造出這樣的結構,所以只要發現了這樣的人造天體,宇宙文明就能被發現。
如果消失的100個天體真的是宇宙文明安裝的戴森球體裝置,那麼這意味著宇宙中不僅有文明,而且還有比人類文明更高水平的文明,因為人類目前無法通過戴森球體裝置收集能量。
斯德哥爾摩大學的比阿特麗斯·維拉雷爾說,如果消失的100個物體真的是戴森球體裝置,他們的發現將意味著科學家已經從傳統的天體物理學領域擴展到尋找宇宙文明存在的證據。
然而,馬丁·洛佩斯·科雷亞認為,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宇宙文明的存在,這意味著這些正在消失的天體可能是極端的天體物理過程。事實上,天文學家以前在研究天文學時發現了一些類似外星文明存在的「證據」,但後來用科學理論解釋了它們,也就是說,100個消失的天體可能也是自然過程,但我們不知道它們消失的原理。
摘要
在任何領域,科學家都期待發現一些不尋常的觀測數據,因為這意味著現有的理論無法解釋,只能用新的理論來回答。新理論是科學家的科學研究成果。例如,科學家在上個世紀通過對撞機獲得了100多個粒子,但是他們沒有地方放置它們。
後來,一群粒子物理學家建立了一套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然後將這些粒子排列清楚。因此,顛覆性的觀察往往會帶來顛覆性的理論。
也就是說,儘管我們無法回答關於100多個消失的天體的問題,但這一現象可能會激發科學家們提出新的理論來解釋這一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