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發現:大聲說話呼出的新冠病毒顆粒可在空氣中停留14分鐘
2023-03-31 19:06:31 2
通過談話產生的新冠狀病毒粒子可以在空的大氣中停留長達14分鐘。「無症狀攜帶者產生的語音液滴。它越來越被認為是一種可能的疾病傳播方式。」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大聲說話每秒鐘能釋放出數千滴口服體液。」
佛羅裡達的一家餐館於5月18日開業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員最近發布的一項研究發現,新釋放的冠狀病毒粒子通過語音釋放,可以在空的大氣中停留8到14分鐘。
這是一個嚴重的警告信號,表明空氣體傳輸可能比先前認為的更廣泛。
完成這項研究的科學家表示,儘管咳嗽和打噴嚏可以通過飛沫傳播呼吸道病毒的想法早已被接受,但人們對僅僅通過正常對話就能產生數千個口腔飛沫的情況知之甚少。
這項研究發表在上周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其結論是:「正常的講話可能會導致新冠狀病毒在有限的環境中通過空氣傳播。」
美國檢疫官員實施「不要下車」病毒檢測
題為「空氣中的小液滴的壽命及其在病毒傳播中的潛在重要性」的研究發現,「由無症狀的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攜帶者(非典冠狀病毒2型,即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COVID-19的新型冠狀病毒)產生的液滴越來越被認為是一種可能的疾病傳播方式。」
和大聲說話的人在一起風險更大。「高度靈敏的雷射散射觀察顯示,大聲說話時每秒鐘會有數千個口腔液滴噴出,」研究報告說。
雖然新冠狀病毒的毒力比非典型肺炎低,但其傳播能力更強。科學家仍在試圖了解它能傳播多遠,能存活多久。這些數據對人們如何相處以及什麼樣的活動被認為是安全的有很大的影響。
人群開始出現在紐約的街道上。
研究人員使用了一個封閉的、靜態的空氣體環境,發現液滴在8到14分鐘後就看不見了。他們說這「相當於脫水前直徑約為4微米的液滴」一微米等於一米的百萬分之一。但是這種新的冠狀病毒甚至更小——小到難以置信的0.125微米。"
水滴在空大氣中停留的速度和時間長短還取決於一系列因素,包括說話者的講話量、年齡以及他們的口乾程度。
根據這項研究,公共運輸車廂和通風不良的房間被認為是這種傳播的高風險環境。
關於新冠狀病毒傳播的持續時間,目前的科學研究不斷產生新的,有時是不同的發現。來自普林斯頓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科學家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報導說,這種病毒「在霧化後」能在+0氣體中存活長達3小時。
北京的一組醫學科學家發現,講話時產生的水滴可以飛到13英尺(約4米)遠,這意味著許多政府機構提出的「兩米社會距離」可能不夠。但是有許多變量影響這一點,包括空氣體溫度和溼度。
韓國志願者在公園入口處舉著一個「保持兩米距離」的標誌。
據報導,美國各州正試圖處理這一信息,因為他們正試圖重新開放經濟,並在數月封鎖後確保人民的安全。目前,這種新的冠狀病毒已經感染了全球480多萬人,造成30多萬人死亡。
(根據國際媒體最新實時報導,濠江嘉賓獨家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