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宇宙,人類是孤獨的存在嗎?
2023-04-01 07:08:04 1
浩瀚的宇宙,人類是孤獨的嗎?
天文學在線
1583472783我們似乎總是說外星人擁有比人類更高的技術,但是我們人類真的可能是整個宇宙中最先進的物種嗎?
「總是」可能有點不合適。科幻小說中仍然有人類比外星人更先進的例子
等描述不考慮具有現代科技和太空旅行能力的外星人,只要太空旅行能在15世紀的科技條件下實現,但人類似乎總是有選擇地忽略這一事實。
關於你的問題:如果人類是整個宇宙中擁有最先進技術的物種呢?到目前為止,我們知道的足以說明費米悖論的最佳解釋是稀土假說。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發現了3000多個行星系統,但沒有一個與我們的地球相似。太陽系是目前所有已知的恆星系統中最獨特的。在
宇宙中有大量不同大小的行星。
trapp派系1星系:
行星大小
太陽系
行星大小
很快你就會明白為什麼這很重要了第二點是
在外太陽系有氣態巨行星,在內太陽系有巖石行星
。不僅恆星很少有巖石行星和氣體巨行星,而且近年來我們發現土星和木星在這兩個方面也有所不同。事實上,我相信大多數已知的行星也是如此,比如土星和木星,它們的軌道非常靠近它們的母星。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土星,尤其是木星,像磁鐵一樣,吸引著小恆星,這對減少它們對地球的災難性影響非常重要。這讓事情越來越好。
土星
木星
月亮在太陽系中非常突出
月球
儘管目前我們無法在太陽系外探測到與月球大小相似的行星,但在太陽系中沒有這樣的行星月球只有地球的五分之一大,它引起的潮汐對生命的發展極其重要。此外,我們已經確切地知道,月球也阻擋了大量將影響地球的重要太空隕石。如果不是,典型的月球可能只有地球的五十分之一大。這一點,加上上面的巨大氣體,給了地球兩個而不是一個不尋常的隕石盾牌。
考慮到上述因素,許多想要成為地球的行星既沒有木星也沒有月亮需要保護,並且可能會遭遇導致恐龍滅絕的行星災難,每150億年而不是平均650年在這種情況下,生命可能仍然難以生存,但先進的文明不太可能發生,不間斷的災難有利於形成一個K對策環境。試想一下,如果你需要花三分之一的時間來生存或者遭受大量的災難,你將無法進化成一個文明的物種。但是這些還不夠我們發現的大多數巖石行星都比地球大得多
很容易找到一顆比地球大的行星,但是地球是除了海王星之外最大的巖石行星(海王星更像一顆氣體巨星,而不是超級地球)儘管如此,與幾乎為零的數字相比,我們在太陽系中發現了大量比地球大得多的行星。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這意味著更大的地面重力,這最終嚴重限制了任何文明發展其飛行器和宇宙飛船的能力。據預測,如果我們的表面重力增加10%,將不會有太空飛行器攜帶化學燃料動力運載火箭。許多外星人可能需要克服50%到100%的重力來發展太空船。我們已經知道得足夠多,可以自信地說太陽系在宇宙中是罕見的。迄今已知的3000多顆恆星中,沒有一顆比太陽系更重要我們不確定我們是否是3,000,000萬億中幸運的一個,或者我們的探索是否足夠成功,但是在已知的範圍內,所有三點都支持相同的答案。如果我們假設我們的月球非常罕見,而地球比預期的要小得多,這聽起來是合理的,因為任何地方都幾乎沒有複雜的生命,而且它已經進化成了智能生命。接下來是最後一個障礙。我們還知道最大的條件:複雜生命
地球生命起源於38億年前,作為簡單的單細胞生物已經存在了近30億年。複雜的生命只出現在大約8億年前。這支持了複雜的生命是一個大的過濾條件——即使它不是最大的條件,生命可能迅速出現,但複雜的生命是不可能出現的。這種觀點只是猜測。目前,我們不知道是什麼樣的過濾條件創造了複雜的生命,但我們仍然有理由假設地球上的生命遵循著類似的進化過程,並遵循著這種最不可能的持續發展過程。如果是這樣,我們將會找到費米悖論的另一個解決方案,那就是大過濾器。
我們已經證明的稀土假說和大過濾器是費米佯謬的兩個主要解決方案。這確實可以解釋古代人類。他們第一次仰望天空,問我們是否孤單。然後他們試圖探索遙遠的世界,唱著優美而響亮的歌曲,寄託著和平、正義、美德、文化、體育、家庭和其他生命形式的未知。
如果這是正確的呢?沒關係。充其量,我們需要更多描述人類像惡魔一樣入侵外星人的科幻故事。
參考
1。維基百科
2。天文術語
3。quora- doodle
如有侵犯相關內容,請在30天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並獲得授權,並注意維護完整性並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