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臘八節的習俗 臘八豆腐招財進寶
2023-04-01 10:57:01 1
小時候在電視上經常看到一個廣告,就是一個剪紙形象的胖娃娃活蹦亂跳的嘴裡說著「過了臘八就是節」。但由於每個地方的傳統不一樣,導致南北差異,東西差異 , 每戶人家過節的儀式感也不一樣,儀式感強的人家,會遵循傳統的節日風俗來過這個節日。
安徽臘八節傳統美食——臘八豆腐
不得不說,臘八豆腐是安徽黟縣有名的風味小吃,所傳遞的寓意是富裕且招財的。在春節之前的臘八節,也就是十二月初八的前後,黟縣的家家戶戶都會曬制豆腐。在黟縣的當地,就將這種自製的豆腐稱之為是臘八豆腐。臘八豆腐的做法是先用上等小黃豆做成豆腐,並切成圓形或方形的塊狀。接著抹上鹽水,在上部中間挖一小洞,放入適量食鹽,置冬日溫和的太陽下慢慢烤曬,使鹽分逐漸吸入,水分也漸曬乾,即成臘八豆腐。做出來的成品的豆腐色澤黃潤,入口柔軟,而且味中帶鹹,有一種香味,而且比較鮮美。如果在製作豆腐的時候,加上蝦米等配料,會更加的美味。黟縣民間有"當你把臘八豆腐放在嘴裡吃時,巴掌打到嘴上都捨不得放",可見這臘八豆腐的美味,臘八豆腐平時用草繩串起來懸掛在通風處涼著,要吃時摘一個,一般三個月是不會變質。食用時,成為桌上必備的美食之一,被人們所記掛。
皖地臘八泡臘八蒜
泡臘八蒜是皖地的傳統風俗之一。顧名思義,就是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製蒜。其實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簡單,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裡面,然後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後會變得通體碧綠的,顏色是十分青翠的。
臘八節的來歷
臘八節這個日子也就是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又稱為「法寶節」「佛成道節」「成道會」等。本為佛教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之節日,後逐漸也成為民間節日。臘八節起源於元末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裡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此種歷史淵源也就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