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生命大滅絕預兆!珊瑚中已發現最後一次生命大滅絕災難特徵
2023-04-01 07:41:55
珊瑚礁是海洋中四分之一物種的棲息地、庇護所和食物生產基地。它是由數以千計的珊瑚蟲在數百至數萬年的生長過程中形成的碳酸鈣骨骼。然而,珊瑚也是極其敏感的海洋生物,它們的生態反應揭示了地球上生命變化的歷史。根據周二(3月3日)發表在《科學報告》上的一項研究,珊瑚已經顯示出與地球上最後一次生物大規模滅絕非常相似的「災難性特徵」,這表明新的生物大規模滅絕可能已經到來。
這項研究來自許多大學和研究機構,如紐約市立大學、斯克裡普斯海洋學研究所、以色列海法大學、英國利茲大學和德國基爾亥姆霍茲海洋研究中心。地球歷史上已經發生了五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最近一次發生在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摧毀了恐龍的家園,並徹底毀滅了地球上的大多數動物和植物。60%的珊瑚也滅絕了。然而,珊瑚的硬骨被保存了下來,留下了永久的、有時間印記的化石記錄,從而為科學家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證據。
研究人員首先確定了上次大規模滅絕中倖存的珊瑚的共同特徵,然後將現代珊瑚與它們進行了比較。當他們看到最終結果時,紐約城市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大衛·格魯伯說:我的頭髮豎起來了,他們正在做他們當時正在做的事情!這些東西是什麼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中的珊瑚化石數據,科學家們將白堊紀滅絕事件時珊瑚的生存行為與現在進行了比較,並推斷出相關特徵,包括菌落減少18%,光合作用減少18%,淺生境減少12%今天最脆弱、漂白和瀕臨滅絕的珊瑚物種與白堊紀滅絕的珊瑚走在同一條道路上。白堊紀時,那些生活在深海中,生長緩慢,形成一個小群體的孤獨的鄯善,跨越了生與死的界限,頑強地生存了下來。今天,這種珊瑚也在蓬勃發展。
今天的珊瑚正在重複白堊紀的錯誤。
是海洋1/4生態環境的基礎,是25%魚類和其他海洋動物的家園和食物來源。根據以前的研究,在過去的30年裡,世界上超過一半的珊瑚礁已經滅絕。在到本世紀末的未來幾十年裡,另外30-50%的珊瑚礁預計會被漂白。生命的第六次大規模滅絕正在發生,而不是即將到來!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還引用了2017年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研究。目前生物滅絕的速度是平均速度的100多倍,曾經與我們共享地球的50%的動物已經消失。然而,一項關於2017年科學進步的研究指出,我們生活的60%的靈長類動物面臨滅絕的威脅。這是什麼意思?我們的靈長類是一種複雜而高級的生命,沒有珊瑚的能力跨越滅絕的界限,只能像恐龍一樣無助地等待命運的決定。如果我們不停止正在進行的第六次大規模滅絕災難,後果將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