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攢機不叫DIY 最強電容講座·實戰篇
2024-12-27 06:31:09
本文作者萬鵬簡介:95年開始接觸顯卡,97年開始在《電腦報》、《微型計算機》上發表文章,99年進入耕宇公司,目前任職耕宇公司市場部,PCPOP技術顧問。曾用筆名:ECLIPSE、INTENSE、萬大善人。假如您還沒閱讀過本文的上篇,那麼我們強烈推薦您先閱讀一遍:。
小地:萬鵬你好,在上次的文章當中,我們了解了電容的構造、原理、陰極和陽極的分類,並且對如今性能卓越秀的電解電容——固體聚合物導體電容進行了詳盡的剖析。而這次,我們要談些什麼呢?
萬鵬:假如說上次我們所講的內容,都是以理論為主的話,那麼這次我們要談的則更加的實際——這包括電容的製造過程、電容的壽命以及不同品牌、不同型號電容的性能特點。
在本章節我們首先講一講貼片鋁電解液電容的製造方法,貼片鋁電解液電容是如今的顯卡上最常見的電容之一。大家看完本章後,就能明白這種電容是如何從原材料變成現在的模樣了。事實上其它種類的貼片電解電容,例如鋁固體聚合物電容的製造方法也和它類似,只是陰極採用的材料不是電解液,而是固體聚合物等等。
貼片鋁電解液電容是顯卡上最常見的電容
貼片鋁電解液電容的製造過程包括九個步驟,我們就按順序逐一為大家講解:
第一步:鋁箔的腐蝕。
假如拆開一個鋁電解液電容的外殼,你會看到裡面是若干層鋁箔和若干層電解紙,鋁箔和電解紙貼附在一起,卷繞成筒狀的結構,這樣每兩層鋁箔中間就是一層吸附了電解液的電解紙了。
因此首先我們談談鋁箔的製造方法。為了增大鋁箔和電解質的接觸面積,電容中的鋁箔的表面並不是光滑的,而是經過電化腐蝕法,使其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形狀,這樣能夠增大7~8倍的表面積。普通鋁箔一平方米的價格在10元人民幣左右,而經過這道工藝之後,它的價格將升到40~50元/平米。電化腐蝕的工藝是比較複雜的,其中涉及到腐蝕液的種類、濃度、鋁箔的表面狀態、腐蝕的速度、電壓的動態平衡等等。我們國家目前在這方面的製造工藝還不夠成熟,因此用於製造電容的經過電化腐蝕的鋁箔目前還主要依賴進口。
第二步:氧化膜形成工藝。
鋁箔經過電化腐蝕後,就要使用化學辦法,將其表面氧化成三氧化二鋁——也就是鋁電解電容的介質。在氧化之後,要仔細檢查三氧化二鋁的表面,看是否有斑點或者龜裂,將不合格的排除在外。
第三步:鋁箔的切割。
這個步驟很容易理解。就是把一整塊鋁箔,切割成若干小塊,使其適合電容製造的需要。
第四步:引線的鉚接。
電容外部的引腳並不是直接連到電容內部,而是通過內引線與電容內部連接的。因此,在這一步當中我們就需要將陽極和陰極的內引線,與電容的外引線通過超聲波鍵合法連接在一起。外引線通常採用鍍銅的鐵線或者氧化銅線以減少電阻,而內引線則直接採用鋁線與鋁箔直接相連。大家注意這些小小的步驟無一不對精密加工要求很高。
第五步:電解紙的卷繞。
電容中的電解液並非直接灌進電容,呈液態浸泡住鋁箔,而是通過吸附了電解液的電解紙與鋁箔層層貼合。這當中,選用的電解紙與普通紙張的配方有些不同,是呈微孔狀的,紙的表面不能有雜質,否則將影響電解液的成分與性能。而這一步,就是將沒有吸附電解液的電解紙,和鋁箔貼在一塊,然後卷進電容外殼,使鋁箔和電解紙形成類似「101010」的間隔狀態。
第六步:電解液的浸漬。
當電解紙卷繞完畢之後,就將電解液灌進去,使電解液浸漬到電解紙上。隨著電解液配方的改進以及電解紙製造技術的提升,如今鋁電解液電容的ESR值也逐漸得以提升,變成以前的若干分之一。
第七步:裝配。
這一步就是將電容外面的鋁殼裝配上,同時連接外引線,電容到這時已經基本成型了。
第八步:卷邊。
如果是那種「包皮」電容,就需要經過這一步,將電容外面包覆的PVC膜套在電容鋁殼外面。不過如今使用PVC膜的電容已經越來越少,主要原因在於這種材料並不符合環保的趨勢,而和性能表現沒有太大關係。
第九步:組合裝配。
如果是直插封裝,就不需要經過這步
這是貼片鋁電解電容製造的最後一步。這一步就是將SMT貼片封裝工藝所需要的黑色塑料底板元件裝在電容底部。對元件的要求,首先是密封效果要好;第二是耐熱性能要好;第三還要具備耐化學性,不能和電容內部的電解液一類物質產生化學反應。這塊小塑料板叫做「端子板」,其製造精度要求是非常高,因為一旦大小不合適,要麼影響電容的密封性(過小),或者阻擋PCB上電容附近其它元件的裝配(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