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愛國主題班會總結作文800字
2024-12-29 00:04:09
【愛國主題班會總結作文一】
在本次班會上,每位同學都上臺為我們講述了一位愛國人物的主要事跡。聽完了事跡,我們敬佩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劉胡蘭、詹天佑等。我們也深深地懂得了要熱愛自己的國家,熱愛自己的民族。這些愛國人物的事跡使我們湧起了滿腔愛國的血。
愛國是一個公民起碼的道德,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儒家傳統文化裡強調「捨生取義」,其意義就是為了國家利益,捍衛國家主權,不惜犧牲個人生命。愛國一定程度上是保證人的生存自由權利的需要。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愛國的內涵與以往有了質的變化。封建時代執政者強調人們愛國,但本質是維護皇權,人民生活在國中,但國不屬於人民。社會主義制度下,實行人民民主專政,國家屬於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這樣,公民愛國,實際上就是愛自己的政權,捍衛自己的根本利益。
愛國,就是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歷朝歷代,許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以國事為己任,前僕後繼,臨難不屈,保衛祖國,關懷民生,這種可貴的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愛國的內容十分廣泛,熱愛祖國的山河,熱愛民族的歷史,關心祖國的命運,在危難之時英勇戰鬥,為祖國捐軀,都是愛國主義的表現。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的民族精神。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正是由於對祖國的深切熱愛,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祖國的領土寸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佔;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創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
今天,我國已步入新的時期,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繫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更需要我們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古往今來,有關愛國的詩歌、歌曲數不甚數。「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泉源。——周恩來」、「人民不僅有權愛國,而且愛國是個義務,是一種光榮。——徐特立」、「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司馬遷」大多數著名的人都對自己的祖國有著深深的熱愛。
我曾經讀過《詹天佑》這篇文章。讀完這篇文章,我感觸深刻。自從1840年――1950年,中國一直都在受著外國人的欺凌,致使大量的人力,礦藏,寶物被外國人搶走。腐敗無能的清政府一再順從外國人,一再割地,賠款,一再籤那些不平等的條約。這時候,出國留學網有著強烈愛國之心的詹天佑,為了報效祖國,為了給中國人爭光,爭氣,毫無怨言地擔任了修建京張鐵路這一浩大,艱難的工程。他用自己傑出的才能,超人的智慧,克服帝國主義的洗腦和自然的重重困難,歷經四年,終於完成了這偉大而又艱巨的工程。給輕視中國的外國人當頭一棒,同時,也給中國爭了光,爭了氣。從這件事中,反映出詹天佑為國分憂,工作一絲不苟,高度負責的精神和愛國的高尚品質。
我們應該向詹天佑學習。愛國,是至高無上的品德、是民族的靈魂。愛家是我們做人的基本品質,愛校是我們必須具備的個人素養。親愛的同學們,為了學校的榮譽、為了我們肩上的重任,為了中華民族的騰飛,讓我們努力學習,做一個無愧於人民的具有愛國主義情懷、尊敬師長、愛家愛校、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合格學生吧!
「愛國」並不是只要天天掛在嘴邊就夠的,祖國並不需要那些說大話而不做實事的人,祖國需要的是把國家放在心裡。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愛國的,你愛國的前提是將你這塊頑石雕琢成美玉。所以為了對得起養育自己的祖國,首先就要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不是每天浪費時間呵精力去做一些無謂的事情。所以對於有些口頭愛國者來說,當務之急是愛自己,使自己對社會的貢獻多於索取。
我們所能做的也就是努力學習,讓自己成為棟梁之才,為祖國效力。讓我們一起攜手,共同前進,為了美好的明天而奮鬥吧!
【愛國主題班會總結作文二】
一、活動主題及意圖說明:
針對新時期少年兒童思想意識相對薄弱,社會環境日益複雜,國際新形勢下,如何體現我們的愛國情結?也就是如何在和平環境下,對青少年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是我們廣大教育者一直思考的首要問題,也是少年兒童一直糾結不清的心結。針對少年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及我們本地實際情況,我們特意制定了這次主題討論案例,希望可以和大家共同研討,共同學習和進步。
二、活動背景及目標:
1、回顧歷史,牢記中華民族曾經承受過的深重災難,激發同學們的愛國熱情。
2、正視當前現實,反對霸權,牢固樹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發的堅定信念。
3、培養學生理性看待問題的能力,培養同學們的愛國守法觀念。
4、展望未來,要高瞻遠矚,以民族發展大計為重,刻苦學習,努力拼搏,報效祖國。
三、活動過程設計:
1、全體起立,唱國歌。
2、圖片:日本侵略者在華犯下的滔天罪證。
3、圖片:見證前段時間在中國掀起的反日浪潮。
4、學生發言討論「如何正確、理性地看待前段時間的反日情緒?」
5、學生發言討論「我們小學生應該怎樣去愛國?」
6、班主任老師作班會總結。
7、學生合唱《歌唱祖國》。
8、主持人宣布主題班會結束。
四、活動實施過程實錄:
1、全體起立,唱國歌。
2、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3、主持人展示一些材料,以激起同學們的愛國熱情。
女:4月2日,四川成都一家日本超市伊藤洋華堂遭到當地市民的衝擊。一批高呼抵制日貨口號的市民用磚塊、玻璃杯將店門玻璃和招牌砸爛。部分記者用日本牌子的攝像機和照相機採訪,也遭到示威者的幹預。
男:4月3日,深圳市舉辦反日街頭籤名活動,很快演變成反日遊行示威.同日在廣州,約3000人在日本駐穗總領事館外集會。情緒激動的人群在遊行途中向日本餐廳投擲雞蛋,砸爛門窗,並跳上路邊的日本汽車踩踏。
女:在上海,兩名日本大學生在一個餐廳裡被人用啤酒杯和菸灰缸擊中頭部,被送進醫院。
男:以上的一些過激行為授人以柄.經濟產業大臣中川昭一再次批評中國政府,不肯道歉和賠償,人民以為愛國就可以無法無天,令人覺得中國不是法治國家。
男:最近,日本就此專門找了一些國際媒體的記者,進入其駐北京的大使館和上海總領事館參觀,展示其被示威民眾破壞的情況,這就是企圖向外界宣傳中國人的「可怕」形象。如果我們被熱血掩蓋了理智,逞一時之快,這正好中了他們的圈套。
女:4月9日,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秦剛在記者招待會上說:「中國政府要求示威群眾冷靜理智、合法有序地表達自己的態度,不搞過激行為。
學生發言:「如何正確、理性地看待前段時間的反日情緒?
男:為幫助廣大幹部群眾了解國際形勢及中日關係的歷史、現狀和我國對日本的政策,正確理解、擁護中央的決策部署,19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報告會,外交部長李肇星作關於國際形勢和當前中日關係的報告。
女:李肇星說,中國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時期,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妥善處理好中日關係的重要性。我們一定要相信黨和政府完全能夠從國家的根本利益出發,妥善處理對日關係面臨的各種問題。
a:每一位公民都有合法表達自己愛國熱情的權利。前提是不能妨害公共秩序和國家利益,決不能因為個人的自由造成對公共秩序和國家利益的損害。
【愛國主題班會總結作文三】
愛學習、愛祖國、愛勞動主義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它是動員和鼓舞青少年刻苦學習,奮發成才的一面旗幟,是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教育途徑。我班級十分重視對學生進行「三愛」教育,根據學校有關文件精神,圍繞這一主題做了大量工作,現將班級「三愛」的班會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主題教育——創設「三愛」氛圍,深化「三愛」情感
三愛教育一直是我校德育教育的主線,注重把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相結合,大力開展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教育和國情教育,緊跟當前形勢,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組織開展主題教育活動。
(一)上好「三愛」教育第一課
結合中國56個民族,從我國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的發展進步,感受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增強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熱愛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樹立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貢獻的志向,培養愛國情感和愛國意識。
1.製作手抄報一期
2.開展「五個一百」、「中華詩詞進校園」讀書活動。
3.利用班級群向同學介紹偉人故事,講述偉人事跡。
4.利用班委會對學生進行教育
總之,多渠道引導全體學生向偉人學習,重溫革命歷史,發揚優良傳統,感受民族精神和偉人的偉大力量,體驗民族精神的時代內涵,從小樹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激發為祖國繁榮富強而不懈努力的志向。
二、踐行愛國主義,做合格公民
我班以「愛祖國,愛學習,愛勞動」為主題,把「三愛」教育和公民教育相結合,將「三愛」的教育內容滲透到日常的學習生活中。
(一)「紅色」教育
利用每周的星期二下午進行紅色教育,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三愛」教育。
(二)滲透教育
通過實踐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了解我國的56個民族,以及他們居住地的特點和自然風景、風俗習慣,了解我國各民族人民勤勞、勇敢、淳樸、智慧的事跡。通過學生的參觀、學習,親自走進「民族小屋」,觸摸具有民族特點的器物,從而增強民族的認同感,達到對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教育。
(三)主題教育
1.10月份開展了有關於愛祖國《了解家鄉,歌頌祖國》寢室文化藝術
2.製作民族教育手抄報一份,開展了民族團結教育徵文一次。
3.製作「五個一百」「中華詩詞進校園」手抄報一期。
4.結合讀書活動,開展讀書匯報會一次。
「三愛」教育是一項長期的教育任務,我們引導同學了解祖國、黨的歷史和現狀,引導他們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樹立對自己祖國的高度責任感和祖國利益高於—切的思想,培養為祖國、為人民勇於獻身的精神,激發了大學生中華之崛起而努力學習的決心,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發圖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