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長徵精神徵文3000字
2025-01-01 03:12:09
長徵是歷史上紀錄的第一次,長徵是宣言書,長徵是宣傳隊,長徵是播種機。長徵精神指引我們向著光明跋涉,指引我們不畏艱險,勇敢與困難作鬥爭。下面小編就來分享2016弘揚長徵精神徵文3000字,歡迎閱讀。
弘揚長徵精神徵文
「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闡明了懷抱強國夢想與煥發前進力量之間深刻聯繫,更揭示出實現中國夢的重要路徑。今天,全國人民都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要實現中國夢,就必須大力弘揚長徵精神,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凝聚中國力量,共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第二十五軍先後進行長徵。在長徵路上,英雄的紅軍在毛澤東等同志的領導和指揮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氣,運用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轉戰烏蒙山、激戰嘉陵江,在川黔滇鄂豫陝廣大地區調動敵人,擊退了上百萬窮兇極惡的追兵阻敵,徵服了空氣稀薄的冰山雪嶺,穿越了渺無人煙的沼澤草地,縱橫十餘省,長驅二萬五千裡,取得了長徵的勝利。紅軍長徵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弘揚偉大革命精神的勝利。紅軍長徵不僅創造了可歌可泣的戰爭史詩,而且譜寫了豪情萬丈的精神史詩,鑄就了偉大的長徵精神。學習和弘揚長徵精神,對凝聚中國力量,實現偉大中國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弘揚長徵精神,堅持共產主義理想和革命必勝的信念,使黨和人民事業不斷取得勝利
中國共產黨人無論在發展順利之時,還是身處逆境之時,始終秉持理想信念的力量,秉持崇高精神的力量,所向披靡,無堅不摧。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國夢強大的精神支柱。堅定的理想信念,是長徵精神最基本的思想內核,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和堅定的革命信念,始終鼓舞著廣大紅軍將士在二萬五千裡長徵中克服種種艱難險阻。在缺衣少食,彈藥匱乏,吃草根,咽樹皮,頭上敵機轟炸,四周敵軍圍追堵截等艱苦的條件下,走出了雪山草地,翻越了高山峻岭,實現了三大主力的勝利會師,走上了抗日救國前線。前進的道路被敵人封鎖了,就在崇山峻岭或深山峽谷中闢路前進;部隊被敵人截斷了,就以鋼鐵般的意志實行突圍;子彈打光了,就拼刺刀、拋石塊,血戰到底,廣大紅軍將士正是靠著堅定的理想和信念的支撐,取得了長徵的勝利。一位紅軍老戰士在回答「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你們在那麼艱難的條件下也不倒下?」的提問時,毫不猶豫地回答:「是理想!革命理想大於天」。
紅軍長徵勝利的歷史證明:堅定的理想必定產生偉大的動力,堅定的信念必然激發不懈的追求和堅強的努力,確立了共產主義信念,就有了堅定的奮鬥目標,強大的精神支柱和用之不竭力量源泉。今天,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的必然之路,是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正確道路,也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又一次偉大而艱巨的長徵。進行新的長徵,同樣需要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及堅強的革命意志和信心。用長徵精神教育廣大黨員幹部,是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比較有效的一種途徑。在新形勢下弘揚長徵精神,要不斷強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矢志不渝、對黨和人民無比忠誠、對革命事業鍥而不捨的堅定信念。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鬥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保持清醒的頭腦,堅定理想信念,經受考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鬥。
二、弘揚長徵精神,發揚顧全大局、緊密團結、凝聚合力的精神,形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強大合力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維護黨的集中統一,是取得長徵勝利的首要條件,是長徵精神的核心內容。只要我們緊密團結,萬眾一心,共同為夢想努力奮鬥,實現夢想的力量就會無比強大。要實現全國13億人的中國夢,我們每一個人就必須要有大局意識,凝聚一切正能量。大局意識,就是要看的長遠,不計眼前得失,從而得到最長遠,最廣最多的利益。長徵中,儘管各路紅軍出發的時間、地點、路線不同,但都能從革命的根本利益出發,自覺服從大局,勇於犧牲奉獻,互相配合支持,使長徵形成了一個形散而神不散的整體。長徵的勝利是黨和人民軍隊鐵的紀律的勝利。長徵途中,廣大紅軍指戰員從革命利益出發,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嚴守紀律,只要上級一聲令下,堅決完成戰鬥任務,可謂「軍令如山重,紀律似鐵堅」,真正做到了個人服從組織,局部服從全局。
大局意識是廣大黨員幹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是做好各項工作,尤其是領導工作的重要前提。大局意識首先反映的是政治立場,就是高度自覺地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從群眾根本利益出發,從黨和國家前途命運高度來思考處理問題,貫徹落實上級決策指示,做到對黨忠誠、對人民負責。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我們更應該大力弘揚長徵精神,使每一個黨員幹部都樹立大局意識,提高關注大局、理解大局、維護大局的能力。自覺地站在黨的事業高度上,自覺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自覺維護黨和人民的利益,要識大體、顧大局,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
三、弘揚長徵精神,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
艱苦奮鬥是共產黨人的傳家之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保證。紅軍長徵史,就是人民軍隊的艱苦奮鬥史。萬裡長徵中,紅軍將士與天鬥,與地鬥,與敵人鬥,斬關奪隘,搶險飛渡,具有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雪山草地是紅軍長徵中最為艱苦的歷程,千裡沼澤吞噬了多少紅軍戰士的生命。肖華上將後來在《長徵組歌》中寫道: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飢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於天。這正是當年的真實寫照。紅軍戰士在「爬過雪山就是勝利」、「走出草地就有希望」口號的鼓舞下,以驚人的毅力戰勝了雪山死神和草地惡魔,表現出了崇高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長徵勝利的歷史表明,艱苦奮鬥的作風是戰勝一切困難的重要法寶。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一個軍隊,只要有艱苦奮鬥、一往無前的革命精神,就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任何艱難險阻,永遠立於不敗之地。長徵勝利的寶貴歷史經驗啟示我們,艱苦奮鬥的作風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棄。
黨員幹部的作風體現黨的形象,關乎黨的生命。我們今天的富裕,離不開昨天的艱苦奮鬥,我們明天的更加富裕,需要今天的艱苦奮鬥。因此,發揚紅軍長徵勝利的法寶——艱苦奮鬥,是我們共產黨人實現中國夢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方針。在大步走向富裕的時候,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我們不但不能丟,還應該隨著文明程度的提高,使之成為自覺。黨員幹部有了艱苦奮鬥這個「本」,有了這個基本政治素質,就會有進取之氣,在思想上、感情上熱愛人民,關心群眾;在工作上努力拼搏,為民謀利;在作風上,虛心傾聽百姓意見,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在生活上,力戒奢惰,克服享樂主義和嬌奢之氣。
四、弘揚長徵精神,發揚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的精神,使我們黨立於不敗之地
中國力量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就是13億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匯集起來的力量。要實現偉大中國夢,必須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良好的黨群關係就是實現中國夢的堅實根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唯一宗旨。長徵時期,黨始終堅持這一宗旨,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支持與擁護,為取得長徵勝利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長徵途中,在物質極其匱乏,甚至基本的生存條件都不具備的情況下,紅軍戰勝了難以想像的艱難險阻,實現了戰略目標的轉移。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忠實踐行黨和人民軍隊的根本宗旨,始終把人民群眾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長徵之路,紅軍所經之地絕大多數是偏闢的山區、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作戰環境和生活條件異常艱苦,但紅軍紀律極為嚴明,不侵佔民宅、不違犯禁令,公平買賣、救死扶傷。並且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幫助群眾建立革命政權,贏得了勞苦大眾的愛戴。由於紅軍所到之處真心誠意為群眾辦好事,打土豪分田地,幫助窮苦人翻身解放,因而廣大群眾把紅軍視為自己的子弟兵,為紅軍長徵提供了可靠的物質保證。沿途各族群眾幫助紅軍籌款籌糧、燒水送飯、傳遞消息、掩護傷員,以各種方式支援紅軍作戰,這一切都有力地支援了長徵。
今天,廣大黨員幹部忠於職守,無私奉獻,創造了優秀的工作業績,形成了基本和諧的黨群關係。但是,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在紀念建黨90周年之際,曾對黨的優良傳統的傳承流失狀況進行了公眾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密切聯繫群眾」滿意度最低,僅為35.6%,黨群關係不容樂觀。民心向背直接關係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如果這種狀況不能得到及時改善,黨最終就會喪失執政的社會基礎。因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大力弘揚長徵精神,克服官本位思想,端正對群眾的態度,增進對群眾的感情,秉承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實現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對群眾做到思想上尊重、感情上貼近、作風上深入、生活上關心、工作上依靠,與群眾同甘共苦,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團結群眾,切實增強黨在各族群眾中的感召力、親和力和影響力,以實際行動為民造福、為國興利。未來的徵程中,只要13億人團結一心,這種不可戰勝的中國力量,必將成為我們在民族復興之路上的勝利之本、力量之源。
長徵是人類歷史上舉世無雙的壯舉,是中國共產黨人堅強無畏的歷史豐碑,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偉大史詩。只有理解長徵,才能理解中國共產黨。長徵精神是我們黨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是全國人民發展進步的精神動力。只有理解長徵精神,才能理解我黨由弱勝強,從勝利不斷走向勝利的偉大曆程。回顧長徵,緬懷先烈,就是要繼承紅軍的光榮傳統,弘揚長徵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為新的長徵勝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創造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新的輝煌。
更多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