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最嚴禁菸令前 一根煙危害有多大?
2025-04-29 06:54:25
5月31日又將迎來全新一年的世界無菸日,對於我國的控煙政策而言,這可能是繼2003年11月10日籤署《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之後最具裡程碑意義的一年。無菸日的第二天,也就是6月1日起,北京將率先實施號稱史上最嚴的控煙條例,屆時全市的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運輸工具內等所有「帶頂兒」的場所均禁止吸菸。此外幼兒園、學校、醫院、甚至是人流聚集的排隊場合一樣禁止吸菸。違者將被處以個人最高200元、單位最高10000元的罰款。如禁菸令取得成功或將在全國推行類似政策。
面對即將實施的禁菸限令,不同利益人群自然有著不同的見解。對於部分菸民而言,最嚴禁菸令無疑讓能夠供其吹雲吐霧的活動範圍大為縮減,甚至在白天的工作期間還要絞盡腦汁尋找能夠吸菸的場所;對於長期忍受二手菸侵犯又無可奈何的人群而言,禁菸令自然是從官方立場為他們的想法給予了政策支持;當然,肯定也有一些對此事呈無所謂態度的人群,他們對二手菸的危害不以為然,也因為不吸菸而覺得禁菸政策並不會給自己帶來不便。
為什麼要禁菸,即便說不出科學層面的原因,但從事理或者是生活常識來看,即使是小孩子也知道吸菸有害健康的道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來看,全球每年有600萬人因菸草而死亡,其中有500多萬人是因為吸菸而失去生命,大約每六秒鐘就有一人因菸草死亡,佔到了成人死亡的十分之一。
煙盒上的安全警示足以表明吸菸的危害
我不是科學家,對香菸內有害成分的理解並不透徹,不過從短時間內可以搜集到的信息來看,無論香菸的成分還是煙霧中的化學物質都足以對人體產生嚴重的傷害。
據悉,大部分的香菸成分中並不僅僅有我們見到的菸草,它在生產過程中還會被加入香精、重金屬、助燃劑等化學添加劑。香菸燃燒所產生的煙霧中包含有4000餘種化學物質,至少有250種已知的有害物質、50種已知的可致癌物質。香菸的有害物質並不會被過濾嘴大面積吸附,也不會被吸菸者完全吞下,因此被動接受二手菸煙霧的非吸菸人士一樣難逃香菸的危害。
二手菸霧可以令成人引發嚴重的心血管病和呼吸道疾病(冠心病、肺癌等)、可能造成嬰兒的猝死、造成孕婦新生胎兒體重降低等等。權威醫學周刊The Lancet的研究表明香菸生理傷害以及成癮性比大麻和搖頭丸還要高。
有研究表明菸草比大麻的危害還大
資料顯示,在每年600多萬因菸草所引發的死亡案例中,二手菸每年會造成60萬過早死亡。04年的一項調查表明兒童在二手菸造成的死亡人數中佔據了28%的比例,這也是為什麼禁菸條例中有大量類似「幼兒園、中小學校、少年宮、兒童福利機構等以未成年人為主要活動人群的場所禁止吸菸」、「婦幼保健機構、兒童醫院」、「菸草商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菸草製品,也不得在未成年人集中的幼兒園、中小學校、少年宮及周邊100米內銷售香菸」的具體禁菸政策。
青少年、嬰幼兒更容易受到二手菸的傷害
扒了這麼多資料,無外乎想說明一個事實,諸多頭腦比我們聰明的科研人員證明,香菸煙霧包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儘管我們可能無法親身證明這一點,但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是相信相信科學研究結果的。
說到切身體驗,各位可能有所不知,目前權威檢測機構以及行業、媒體的主流空氣淨化器測試都使用香菸模擬PM2.5顆粒。僅僅一根香菸過後便會產生濃度極高的PM2.5細顆粒物,而這些直徑微小的細顆粒物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下會直接被吸入肺部,這就等價於「二手菸民」將無法避免的把大量有害化學物質帶到人體呼吸系統。
在文章末尾,我能做的就是告訴大家抽完一根煙能夠產生多少PM2.5、正常室內通風情況下多長時間才能把這些有害顆粒物消散、使用空氣淨化器又是多長時間可以將其淨化乾淨。
開窗通風情況下大概半小時左右才能自然吹散一根香菸產生的有害顆粒物
使用淨化器大概20分鐘左右可以淨化掉一根香菸產生的有害顆粒物
以上是我針對兩種不同的室內生活狀態進行的小實驗,從視頻不難看出,我的同事抽完一根煙後室內的PM2.5顆粒物濃度大致在500微克每立方米,這已經超出了國家空氣品質等級的嚴重汙染數值報導範圍,危害遠比冬季的嚴重霧霾期要嚴重的多。知乎上有個比較有意思的問題,是北京的霧霾危害大還是吸菸危害大,回覆中有「在北京吸菸危害大」這樣有理有據的回答。
如果你以為開窗可以快速驅散這些有害物質,結果可能會讓你失望了,從我的實驗來看,一根香菸所產生的顆粒物需要開窗通風或使用淨化器半小時左右才能控制到未抽菸的狀態,而這半小時中你肯定無法避免持續吸入二手菸中的有害物質,除非是佩戴了可以過濾細顆粒物的口罩。
新加坡地鐵站內隨處可見的標示註明吸菸將面臨1000新元(約5000人民幣)罰款
6月1日禁菸令不知會否迎來革命性的禁菸效果,為了吸菸者的家人和朋友,為了非吸菸者自己的健康,只有在政策積極引導下社會才更具有全民禁菸的有利環境,但願我們不用罰款1000新幣也能達到新加坡等禁菸成效顯著國家的禁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