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像社交推行史上最嚴實名制
2025-04-29 11:20:24
心理研究顯示,男生在面對漂亮女性的圖片時,會傾向於做出一種不理性的選擇,警惕性、判斷力都會直線下降。這是加拿大漢密爾頓大學的兩位心理學家對209名男女學生進行測試得出的結果。
在網絡社交中,不法分子也正是利用了這一點,用帥哥美女頭像作為誘餌,騙取他人錢財,屢試不爽。由於多數社交網站身份信息審核不夠嚴格,網絡的便捷性、隱蔽性被一些用心不良的人所利用,導致不少社交平臺逐步淪為詐騙分子作惡的工具,「不靠譜」也逐漸成為網絡交友的代名詞。無法放心交友,卻又離不開網絡社交,成為網絡用戶的一大「痛點」。
正是看到了這一「痛點」,為了改變網絡交友「不靠譜」的現狀,為網友們搭建一個純淨、綠色的交友平臺,網際網路新生態的領跑者"像像"創新推出真人頭像社交模式,「頭像必須本人照」是像像最大的特點。
「照騙」多 網絡交友遇到過的那些尷尬
小剛來北京打工已經三年了,白天在工地裡幹活,晚上和工友們一起吃吃飯、喝喝酒,平日裡接觸女生的機會少之又少。閒暇之餘在網上聊聊天,不僅是為了打發時間,更是他結識異性的主要途徑。
小剛曾試過搖一搖或者瀏覽一下附近的人,他喜歡直接找頭像看起來是真人的網友聊天,因為這樣可以更加直觀地看到對方的樣子。經常有「美女」主動和小剛打招呼,聊了幾句就發現,不是微商、辦假證的就是特殊從業者。他也曾主動加過幾個好友,好不容易遇到個聊得不錯的,想見面,但對方卻讓他先發個紅包表示誠意,他發了18.8元,對方又找各種理由向他索要紅包,數額一次比一次大。最後在他發了個520元的紅包後,發現對方已將他拉黑,再也聯繫不上了。
這樣的事情在小剛和他工友們身上屢屢發生。筆者在社交網上發布了兩個投票:
第一,在網絡交友時,遇到過照片與本人相差較大的情況嗎?87%的人選擇「經常遇到照騙」;僅13%的人選擇「很少遇到」。
第二,「在網絡交友時,曾經遇到過騙子嗎?」66%的人選擇遇到過。可見,網絡「照騙」及各種詐騙已經成為非常普遍的問題。
門檻低 多數社交平臺的認證體系形同虛設
據媒體報導,某地警方日前搗毀了一個特大新型網絡詐騙團夥,該團夥僱傭大量男員工偽裝成「白富美」,面向全國22個省份實施詐騙,涉案金額逾百萬元人民幣。詐騙分子越來越專業化、團夥化,在一些地方,網絡詐騙已經形成產業鏈,網絡安全問題日益凸顯。
為了抵制社交網絡上屢屢發生的詐騙行為,很多社交平臺也採取了一些措施:比如提倡實名制認證,提供投訴渠道,儘可能快速屏蔽違規會員等等。但因為沒有對頭像及身份信息進行全平臺嚴格核實,仍有不法分子利用漏洞趁虛而入。他們只要利用網上那些帥哥美女的照片就能讓其他用戶降低防範,輕易獲得受害者的信任。正如小剛所言:「看到那麼漂亮的美女和自己聊天心裡很高興,不管對方是否屬實都不想錯過機會。」
同時,在多數社交平臺上,詐騙分子很容易就能註冊多個帳號,群發信息,大面積撒網,讓其他用戶頻頻上當。一旦有某個帳號被屏蔽,他們仍然可以馬上註冊新帳號,卷土從來,頻繁更換馬甲,讓監管者和用戶防不勝防,嚴重攪亂社交平臺的正常秩序。
因此,如果不能解決「人照不符」和「一人多號」這兩大難題,社交平臺的認證體系就形同虛設。
問題來了:怎樣才能更放心地在網上交友?
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些亂象,只有抬高平臺註冊門檻,建立完善的認證機制和審核體系,確保用戶人照合一、一人一號,用嚴格的規則來保障網絡社交的安全,降低可能發生的風險。為此,全球首個基於真人頭像交友的社交平臺「像像」應運而生。
為了確保個人信息真實有效,像像在新用戶註冊審核時採用了嚴格的「頭像+實名制」雙重認證制度:通過「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查詢服務中心」聯網檢索,確保用戶上傳的身份信息真實有效;通過人工視頻比對,確保用戶上傳的頭像和本人真實一致,只有通過頭像認證的用戶才能與其他會員進行互動。
由於像像平臺上所有會員的頭像及身份都經過嚴格核實,因此,用戶對自己的所言所行也更加自律。一個身份證號碼只能申請一個像像號,像像號的唯一性有效杜絕了馬甲註冊現象的發生。「頭像即本人,一人一個號」的舉措成功地將大多數網絡不法行為排除在平臺之外,得到了廣大用戶的一致稱讚。
回歸真實、誠信社交是絕大多數網民的共同心聲。據悉,目前已超過20萬人加入到像像真人社交的行列。以像像為代表的綠色社交模式的崛起,對推進網絡生態文明建設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