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追求心靈的自由5篇

2025-03-03 07:28:30

  心靈的自由是指引我們飛翔的翅膀,插上心靈的自由的翅膀讓自己去飛翔。不管前方有多麼泥濘,多麼艱辛,我們都會為了我們最初的希望而勇敢地走下去。追逐明天升起的太陽,追逐翱翔在天空中的希望。今天小編分享追求心靈的自由作文,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第一篇追求心靈的自由

  要是有人問我,現在感到生活中最幸福和最快樂的那部分是什麼,我會毫不猶疑的告訴他,心靈的自由。

  那麼為什麼現在才感到心靈自由所帶給自己的快樂呢,這個問題有點複雜,一句話說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說,以前大部分時間沒有感到心靈上的自由,主要是受到主客觀一些約束。和大部分人一樣,自己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除了遺傳給自己一個還不算愚笨的頭腦和一些好的品質外,物質上等於為零。所以自己自小就要為一個商品糧指標,為家庭為孩子為房子,為自己能混個一官半職以便工資可以多一點而奮鬥,所以謀生成了人生的第一要務,談何心靈,談何自由,那是很好笑的事。主觀上我自己總感到以前所受到的教育,所讀的一些書籍,所具有的一些價值觀念,所形成的一些行為習慣,所產生的一些人際關係,嚴重的影響了心靈的自由。為生活,我也始終無法擺脫心理上的自卑和現實所產生的壓力,心靈上的不自由就是必然的了。

  最近一段時間情況不一樣了,我清楚地知道,我的社會生活和個人生活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那就是,我要從謀生活的工作崗位上退休了,其實前幾年我已經做了一些準備,把束縛在我身體上心靈上的枷鎖進行了解放。不出意外,我有一份能夠維持生活的退休金,不再考慮錢多錢少的問題,我也不會再對任何人卑躬屈膝,我也無所謂出名不出名,文章也是可寫可不寫,人際交往也是可交可不交,你敬我一尺,我就敬你一丈,你牛逼裝蒜,我敬而遠之,總之我已無欲無求,這大概是人生的最佳境界吧。

  我特別不理解一些人對金錢的貪婪,對權利的痴迷,對出名的崇拜,對朋友的依賴,這些人為錢為權為名終身奮鬥,不擇手段,無止無境,慾壑難填,失去了作為人必須的快樂和享受,這樣的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呢。

  其實我知道,人在現實中生活,很難享受到無限和充分的自由,因為人是一個社會的人,社會的進步和文明要求人們要受到社會規則、法律和道德的諸多限制,所以社會中的自由都是相對的自由,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自由必須是不損害別人不違背社會約束的條件下的自由,不是隨心所以,為所欲為。

  人在世界上有些事情你根本就無法選擇,比如你的出生,你是出生自一個官宦家庭,一個富人家庭,還是出生在一個底層百姓,一個窮人家庭,是出生在繁華的大城市還是貧窮的小山溝,這基本上就決定了你的人生命運的走向,當然也有逆襲成功的,那付出的代價和成本是無法想像的,在物質上在社會活動中,這些都是沒有辦法改變的。所以享受精神自由也是有最基本條件的,那就是必須解決了基本的生存問題,物質上基本得到滿足,否則一切都無從談起,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說馬克思的一個重要發現就是人們首先要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文化藝術等,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我們不要和一個吃不飽飯整天餓著肚子的人講精神文明,講三觀正確,也不要和一個沒有房子住的街頭流浪漢討論豪華客廳裝修。

  解決了基本生存問題,我們在心靈上就可以享受充分和無限的自由,你的精神、思想可以自由翱翔。想高興就想一些高興的事情,想煩惱就想一些令你煩惱的事,總之你的喜怒哀樂完全由你支配,在現實中不能做的事情也完全通過想像來得到滿足,比如你可以愛你在現實中根本就無法去愛的人,你可以做你在現實中無法去做的事,完全不受外界和身體的限制,達到快樂和滿足的效果。

  這是一個從必然走向自由,從苦悶走向快樂的人生過程,我們每個人能達到這個境界最好,如果達不到,也要盡力去追求才好。

  第二篇追求心靈的自由

  我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看黃春明把這個東西編成的《小李子不是大騙子》。那是講漁人回來沒有找太守,也沒有找人去桃花源,他就帶回來一根桃花的枝杈,插在他自己的家裡,然後他也忘了枝杈在那邊擱著;擱了一陣子,春天的雨下過來,桃花就發芽了,隨之他就在家裡培養出了一片桃花林。我想黃春明的意思很清楚,是說桃花源其實是要培養的。你與其去找桃花源,你不如在你的身邊、在你的腳下,去培養桃花源。所以他把帶出來的桃枝插在那裡,就長成了一個新的桃花源。這是臺灣作家今天還在延續陶淵明《桃花源記》的理念。

  所以我們看到文化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傳承,陶淵明絕對沒有想到一千五百年以後有個叫黃春明的作家會繼續發展他的東西,可是真的就這樣發展出來了。所以說一個好的創作,它的創造力是不斷的,哪怕它是一個兒童劇,演給小孩看的。大概黃春明一直覺得與其拯救大人,不如拯救小孩,所以告訴小孩:不要找桃花源了,你自己種桃花,培養桃花吧。在你的身邊去把環保做好,把事情做好,那大概就是一個真正的桃花源。

  所以有些歷史文化可以有許多的對話,可是有些東西,比如《洛神賦》,可能很難再發展了,因為那個時候對女性的態度、觀點和今天不太一樣。可是《桃花源記》影響力這麼大,到今天它還可以發展,至少我覺得《桃花源記》的影響力應該比下面我們要讀的《歸去來兮辭》更重要。

  《歸去來兮辭》的影響是對文人的,我們看到後來蘇東坡這些人都對《歸去來兮辭》喜歡得不得了。因為我講過所有中國文人讀書就是為了做官,在做官中又有一個不能不做官的痛苦,總有一個隱退、回到老家、歸隱田園的心靈的自由,所以這篇文章就會變得很重要。

  可是對今天的人來講,也許我們不見得那麼羨慕,這部作品我們給部長級以上的人看看就好,我們在座的人大概對它的感受不會像對《桃花源記》那麼深。後者的重要性將來會更大,因為它從普通百姓的角度出發。他們就是要好好過日子,他不要管你那些朝代,那些鬥爭,所以《桃花源記》設定了一個安居樂業、一個好好過日子的角度,這個東西將來會越來越重要。就像我讀到法文版時把我嚇了一跳,法國人都受到很大的感動,可見這幾乎成了世界性的文學作品。今天法國的一個醫生組織了一個無國界醫療,他就是覺得生病的人應該被治好,哪裡管你是什麼國家的人。一個醫生要治療一個病人還要問你是哪個國家的人嗎?所以無國界的觀念其實一直在推廣,他們常常提到《桃花源記》,其實就代表了一個理想。這個理想就是沒有朝代,超越國界,有的只是人與人之間的基本態度。通過這些,你看到《桃花源記》未來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

  我要特別提到《歸去來兮辭》。雖然我覺得它的影響力基本是在文人範圍,可它文學部分的描述是很不錯的。也就是說,在陶淵明過度哲學化的詩歌當中,它也是一部文學性比較強的作品,尤其是中間有一段講回到家裡,描寫水怎麼流、樹怎麼生長、小孩怎麼跑來,那段非常漂亮,就像一個很美的畫面。我們大概讀一下它的序。

  「餘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其實這有點騙人,我們讀歷史都知道,陶淵明家沒有那麼窮,他們是世家,出了好幾代的大官,這裡只是說他沒有做到大官,沒有很多政府給他的傭人和僮僕。所以這是相對而言,在當時貴族出身的人覺得這樣大概就是「貧」了。「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家裡有很多小孩;「瓶無儲粟」,罐子裡米都不是那麼夠。

  「生生所資,未見其術」,這倒是講的實話。文人就不會種田嗎?真的就不會種田,所以我剛才提到有一部分文人是回不到勞動中去的。像一般人說,我炒炒股,股票垮了我就回家種田,或者我回去做工。我有個裱畫的朋友,有一陣子他覺得股票不行了,他就回去裱他的畫了。所以我覺得民間很好玩,他回到勞動的能力非常強;可是文人很麻煩,文人是到某一個程度他就下不來了。所以陶淵明或者曹植,這些人最大的麻煩是變成文人以後,他沒有辦法回到勞動的這個層次。所以他講「生生所資,未見其術」,就是他不曉得要做什麼了,因為他沒有一個可以謀生的東西。

  「親故多勸餘為長吏」,就是親戚勸他去做官吧,出來做官的話,至少就有收入了;「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表示天下有很多事情要處理。

  「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餘貧苦,遂見用於小邑。」他就出來做官;「於時風波不靜,心憚遠役」,反正一到那裡做官,就疾病、風波不止。出去做官不會沒風波的。我想從這個部分大家就可以看到他的恐懼,在政治當中的恐懼、不安定感,好像被什麼東西壓迫的感覺漸漸表現出來了。

  「彭澤去家百裡,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他是做彭澤令的,做官的人有一塊公田,所以他那時就要他太太把那塊田全都種糯米,這樣可以釀酒。很明顯他是為了那個酒,所以這個官至少還要再做一段時間。「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後來他就想退隱了。

  「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做官者一定要有一點你不該吃的飯也要去吃、什麼宴會都要跑去的精神。因為他親近自然,沒有辦法做到。「飢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於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其實這裡全部在講他想辭職的心理過程,好像心裏面還有一個嚮往,要回復到人最天然純真的本性,而不是為了口腹,為了「五鬥米」那一點點薪水而「折腰」,好像在很痛苦地服勞役似的。

  好,下面我們就看這篇《歸去來兮辭》。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田園已經快荒蕪了,怎麼還不回家?我常常覺得這個東西是文人的美化,大家千萬不要以為他回家就真是種田去了,他絕對不種田,因為文人不會種田,頂多是僱別人來種田。我很多朋友說在臺北做事多麼不快樂,要到臺中去養豬。我說你就是到那邊也不是你自己養豬,你到時候還是僱別人。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文人理想化的世界,大家讀到這裡或許以為他就會去種田,可真的種田絕對不是他想像的樣子,那是非常辛苦的體力勞動。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大家注意「心為形役」,記不記得剛才講的《形贈影》、《影答形》。我們的心、我們的精神已經被肉體奴役了。我們的精神原來是渴望自由的,可是我們的肉體、我們的身體處在被煎熬、被奴役的狀態中。「為五鬥米折腰」是說我今天為了吃那一碗飯,我為了那個職業,我必須要這樣委屈自己,我必須要在這樣的狀態裡奴役自己,自由的心靈已經被傷害了,這就是「既自以心為形役」。我們從來沒有看到之前的中國文學裡有把心和形分開來講的。我們人有兩個部分,有一個是形體的部分。所以當你每天穿著正裝在那邊講一些不想講的話、開一些不想開的會的時候,你就是「心為形役」了。所以陶淵明試圖要把這個心解放出來。

  我想《歸去來兮辭》對我們今天還有意義的應該是這些部分。它啟發的是:在不同的社會裡人都有被束縛的時候,這時候怎樣把心靈的自由找到,所以它不應該只是解釋文人隱退的問題,我覺得它應該是講個人生命怎麼去追求心靈自由的。所以「奚惆悵而獨悲」,就是總在那邊不開心、難過;「悟已往之不諫」,過去的就過去了,反正已經那麼久不就算了。「知來者之可追」,至少我下半輩子不要再過這樣不快樂的生活,還可以辭職,可以放棄那個東西。

  「實迷途其未遠」,好,又用到這個「迷」字了。陶淵明常常用象徵,這裡大家會不會覺得「迷途」講的不是迷路,這裡講的是生命裡一種迷惘的現象。就是好在迷惘得沒有太遠,還來得及。「覺今是而昨非」,今天如果退隱了,回到自己的田園,那昨天的種種不對,也就讓它過去吧。「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這又是古音的韻,講他坐了船回家,形容飄飄蕩蕩的感覺,風微微吹來,衣服被飄揚起來。「問徵夫以前路」,就是問那個開船的人,前面的路狀況是什麼樣;「恨晨光之熹微」,天就已經慢慢亮起來。這是一個很詩化的形容,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陶淵明已經離開了他的官場,走在回家的路上。下面一段是我最喜歡的,就是回到家了。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看到自己家的快樂;「僮僕歡迎,稚子候門」所以你知道他家裡不會多窮吧,還有僮僕。小孩子們也跑出來迎接他;「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有些地方有點荒蕪了,好像沒有人好好整理,可是松樹、菊花還開得非常好;「攜幼入室,有酒盈樽」,拉著小孩子的手,走到房中,酒都已經倒好了。這對陶淵明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引壺觴以自酌」,他就開始倒起酒來自己在喝;「眄庭柯以怡顏」,在房間裡面看到戶外庭院中的樹長得非常好,很開心。我覺得這是陶淵明真正的喜悅。這種家的快樂,它絕對不是說一個形式上的家,而是心靈上的家,是心情的快樂,它絕對不是說一個形式上的家,而是心靈上的家,是心情的狀態。所以他邊喝酒,邊看著庭院當中的樹。「依南窗以寄傲」,這裡可以感覺到陽光的射入;「審容膝之易安」,我們講中國美術史時,講過倪瓚畫過一張畫叫做《容膝齋》。「容膝」是指可以盤膝而坐的空間,所以那個房子不大,意思是說可以容納你盤膝而坐就夠了,只要開心就是好房子,不必那麼大。

  「園日涉以成趣」,因為回來幾天之後,每天去花園走一走,感覺越來越有趣;「門雖設而常關」,這個門為什麼「雖設而常關」?其實很有趣,就是過去做官的時候迎往送來,在這裡他忽然感到不用再去應酬了,他可以好好地待在家裡。這是一種孤獨,陶淵明覺得非常好。

  「策扶老以流憩」,跟周圍一些年紀大的人一起出去走走,到處遊玩,「時矯首而遐觀」。下面這個形容,後來很多詩人都拿來引用:「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山中的雲,因為它無心,所以自然流動,是美的;鳥在外面飛久了、疲倦了,自然就會回來。他在講整個大自然,不必刻意去管它,給它一個自然的規則,像雲的流動,鳥的飛回都是自然的。

  「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我們看到了陶淵明回到家以後的部分,我們再看後面:「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息交」、「絕遊」,其實很難做到。尤其是陶淵明這種世家子弟,他們很難沒有這種牽扯,能做到像嵇康、阮籍這種怪個性。其實有時是你一攪和進去就沒完沒了,因為世家文化非常講究應酬,官場也是如此。我們看到他這裡講「息交」、「絕遊」,其實是斷絕了他原有的貴族文化和官場文化中的聯繫。他和鄉野中的老人、孩子要好得很,也很談得來,有共同喜歡的東西。

  「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他慢慢開始遠離他不喜歡的官場上的東西。來看下面:「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他很高興真正的親友在一起談談真心、真性情的話,然後再彈彈琴,看看書,就可以消解很多憂愁。

  所以他回到很個人化的、文人化的自在生活。「農人告餘以春及」,春天快要到了,附近的農民告訴他說要去插秧啊,就要農忙起來了。他和農民之間還有一種很親切的關係。

  「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有時候坐一輛小車,有時候劃一條小船;「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全部都是人進入到山水間的快樂。下面兩句是很漂亮的:「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善萬物之得時。感悟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他又回到了魏晉時代對生命的虛無感。把人的身體放到宇宙中會有多少時光呢?給你七十年、八十年、九十年、一百年,不得了吧?所以「曷不委心任去留?」為什麼還去計較那些官場上的東西?為什麼還不讓自己自由,高興去就去,不高興去就不去。

  「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官場的富貴,權利上的東西都不是他真正想要和希望的。「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他回到了農業,回到了個人的孤單的追求。「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可以到山上去好好地大聲唱歌,可以走到河邊好好地吟詠詩歌。

  「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一個人追求他生命中最快樂、最自然的屬性,這還要懷疑嗎?我一直說它對文人發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可是對今天的我們來說,也許在個人生命的自我解脫上是個啟迪。

  所以我想《桃花源記》和《歸去來兮辭》的重要性在於,今天我們還可能從這裡得到一個生命完全解脫的期待和嚮往,這也是魏晉文學給我們的最大貢獻。

  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可能離開群體。家、國、職業,其實你都不可能離開,可是如果你有一個內在的部分是桃花源,有一天「忘路之遠近」,其實就夠了。有一天你覺得「田園將蕪胡不歸」,其實也就夠了。因為以我的了解,大部分人最後會回去七天的,也可以路上兩天回去五天這樣子。我覺得這是一個調配,是一個自我心靈出走的作品。可是這個「出走」,不要誤會說是永遠的出走,而是出走以後,更好地回來的基礎,不會把自己真正變成一個被奴役的狀態。我想這就是為什麼魏晉文學在今天還有這麼高地位的原因,因為它可以說是指出了人真正應該追求的東西。

  雖然魏晉三百多年,被認為是最混亂、戰爭最多、人民最苦的時代,可是這個時代也是釋放出各種生命可能,展現孤獨感下生活的虛無和自我追求的時代,我想這些也許能幫助大家重新回憶起自己生命中很可貴的——無論是戀愛,還是曾經有過「忘路之遠近」的經驗。今晚就可以回憶一下。

  第三篇追求心靈的自由

  誰是我們這個世界最自由的人?就是佛陀。他由徹底斷除煩惱而得大自在,他所領導的僧團,則是追求自由的團體。

  盧梭曾經說過:「人天生是自由的,但無往不在枷鎖之中。」這和佛法關於自由的觀念有某種相似之處。佛法認為命運是由每個人自己決定的,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志和行為改造人生。從這點來說,我們本來就是自由的。但真正的自由並非人人可以享有。

  如果我們是自由的,也就沒有追求的必要。在生活中,除了社會觀念、習俗帶來的束縛外,內心深處的種種煩惱更是我們難以掙脫的枷鎖。與生俱來的無明使我們不自由,對名利地位的貪心使我們不自由,對各種違緣的嗔心使我們不自由......只要我們還在煩惱的狀態下,即使擁有再大限度的政治自由和人身自由,依舊無法獲得更為重要的心靈自由。

  人類對欲望的執著是我們無法獲得自由的關鍵之一。在生活中,欲望帶來的牽掛無所不在,包括利益、家庭、人際關係等,把我們心中的每個角落填得滿滿的。當欲望佔領我們內心時,行為和意志必然處於它的支配下,哪裡還有自由可言?古德云:「無欲則剛。」只有擺脫欲望帶來的束縛,我們才能沒有負擔地追求自由。

  除執著欲望外,業力也是獲得自由人生的障礙。從個體來說,業力使某些人生來六根不全,也使某些人一生窮困潦倒,對於他們來說,基本生存都無法保障,自由就更是奢望。從整體來說,業力使我們生存在不自由的環境裡,如文革的十年浩劫,既是錯誤的政治決策使然,也是我們的共業使然。在那樣的時代中,每個人的自由都會或多或少地受到衝擊。

  另外,不良習慣也是影響自由的因素。串習來自生活中的長期積累,它所形成的慣性力量,往往會超過理智的約束。很多人也有心向善,但習氣使他們缺乏應有的自控力。很多人也不希望痛苦,但習氣使他們缺乏擺脫痛苦的決心。當意志戰勝不了串習時,人們只能身不由己地被煩惱所轉。所以說,人的意志既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這種不自由,純粹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學佛修行,就是要戰勝種種束縛我們的力量,要與煩惱和串習作堅決鬥爭。通過戒、定、慧的修習,由規範心行而降服煩惱,進而剷除痛苦之源。這樣我們才能成為自由的人,成為自己的主人。佛法提倡的解脫自在,意義正在於此。

  第四篇追求心靈的自由

  我叫黃錦煊,來自武漢新洲,今年25歲。喜歡音樂喜歡攝影,想要成為一名影樓攝影師。

  過去的六年我一直都從事銷售行業,在這個行業裡沉浮吃過一些虧,也學會一些人情世故。做到一定職位後我突然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麼下去,家裡不停催婚,而我不想要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然後結婚生子做家庭主婦,我想要自由,想要過自己憧憬的生活。在考慮了很久後我辭職了,在網上尋找到了天姿學校,報名後才和家裡人交代,我想這樣才能讓他們明白我的決心。我很感謝父母頂著親朋好友的質疑和壓力理解了我的想法並允許我這麼任性的追夢。很多朋友不理解我一個女生為什麼想要當攝影師,每天到處跑又累又曬,我只能和她們說因為我愛攝影,我喜歡拍所有美好的事物:花卉,山川,人物。拍到照片老師說可以的時候,看到照片模特滿意的時候,都讓我覺得多累多曬都值了。

  我覺得來到這裡學攝影是我這輩子做的最對的決定之一,因為這裡沒有勾心鬥角,有的只是老師的寬容和同學們的幫助。我在班上算比較年長,是因為剛來的時候很多東西都不懂,班上同學卻很照顧我,讓我深有感觸,慶幸自己選擇了這個學校。

  25歲,成為我人生的轉折點。很多女生都選擇安定的家庭,而我卻選擇了重新開始,我不再迷茫,當我有勇氣開始,我的目標就不會再是別人眼中的白日夢。我並不聰明,學習也不優秀,但我會用最後的結果證明我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希望自己能從攝影開始有更多的突破,完成自己接下來的每一個目標,最後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第五篇追逐心靈的自由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你對自由的嚮往天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無牽掛穿過幽暗的歲月也曾感到彷徨當你低頭的瞬間才發現腳下的路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遠盛開著永不凋零藍蓮花……

  ——許巍《藍蓮花》

  掙脫了心靈的枷鎖,打破了心中的瓶頸,才能追求一份淡泊寧靜;解開了心中的疙瘩,才能釋放內心的壓抑。輸贏得失就如過往雲煙,轉眼即逝,要追求自由就得打開心胸,放飛包袱。

  有這樣一個故事:兩個和尚要過河。在河邊,他們碰見一個皺緊眉頭的婦人。一問,得知原來婦人不知河的深淺不敢過河,於是大和尚背著婦人過了河。事後,小和尚一路上抱怨,說他是個出家人怎麼能夠背個婦人過河,甚至還說了些難聽的話。這時大和尚說:「你之所以到現在還喋喋不休,是因為你一直都沒有在心中放下這件事,而我在放下婦人的同時也把這件事放下了,所以不會像你一樣煩惱。

  其實,放下是一種覺悟,更是一種心靈的自由。心中包袱太重,思想過於複雜,只是給自己多設一條路障,更加一道樊籬,只會阻塞你的心靈通往自由之路。

  如果帶著疲憊的鄉情回到朝思暮想的家園,卻發現舊時景物已面目全非,夢魂縈繞的美麗夢園早已不在,這時你不能哀憐過度。

  如果美麗的初戀已經逝去,還停留在那份刻骨銘心的記憶中,苦苦追憶曾經的甜蜜與幸福,其實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畢竟兩顆心之間早已滲出道道裂痕。這時你不妨放下,真誠為他祝福。

  莊子云:「人生如白駒過隙。」和尚的話難道不能使人有些啟迪麼?我們何不提得起,放得下,想得開,做個快樂的自由人呢?只要你不把閒事常掛心頭,你的世界自然會是一片光風霽月。

同类文章
讀書實踐收穫作文範本

讀書實踐收穫作文範本

  我曾經是一個憂鬱的女孩。一點生活的不順、學習上的挫折都會讓我情緒低落,獨自咀嚼憂傷,隱隱約約地感覺到有點像瓊瑤筆下的可憐人兒。  有一天,朋友帶來一本書,翻開書頁,墨香撩人。她輕輕地讀給我聽:「登山時,風雨突起,最好的自救,不是迅速躲避,不是向山下跑,而是向山頂走。登山家如是說:『往山下
我最欣賞的一個高中作文

我最欣賞的一個高中作文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這段話出自蘇軾的《留侯論》,它的大意是:古時候被稱作豪傑的人,一定具有一般人無法忍受的度量。有勇無謀的人被侮辱
第一次蒸小籠包小學生作文

第一次蒸小籠包小學生作文

  本文是小編為您準備的《優秀小學生作文:第一次蒸小籠包》請大家參考!  今天早上,我意外地在冰箱裡發現了叉燒小籠包,所以我就拆了封,拿出來蒸。  我絞盡腦汁地想著媽媽蒸了多久,開了多大的火,可惜我也沒看過。所以我就拿出了九個或者十個拿出來,放在碟子裡,然後把電磁爐開到大火,讓他們在裡面「騰
寬容與珍惜作文800字

寬容與珍惜作文800字

  我們常說幸福是什麼,今天我想回答這個問題,幸福就是珍惜眼前所擁有的,對一些是人腦女的是都有所寬容,寬容與珍惜都是一種修養,一種境界。  記的我小時候便知道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便是一種幸福,有一次我去農村看望奶奶的親人,他們吃的都是一些粗茶淡飯,而我卻一點也吃不下去,認為這些飯完全是折磨人,我
分享的價值作文範文

分享的價值作文範文

  今天,我看到我們班上的「知識庫」——圖書箱裡一本本同學們捐的課外書,我心裡不由慚愧起來,因為,我沒有捐課外書,我成了一個自私的人……  回到家,我擱下書包,直奔我的「百寶箱」——書櫃。裡面有我許許多多愛看的課外書,其中最好看的非《EQ童話》莫屬了。正在此時,一個聲音從我耳邊閃過:「這是你
一點突出,其他的用合作作文

一點突出,其他的用合作作文

  在很早的時候,有次在課堂裡,市場營銷的老師問,假如你一個產品做得很好了,那麼下一步怎麼辦。而我得答案是肯定是做上遊跟下遊。老師說,其實這樣子是不行的。  因為每個環節都需要每個環節的核心競爭力。我們只能是一點突出,其他的用合作。  昨天有個朋友過來問我開工廠的事情,他的意思,他最近看到一
小學作文:勇氣讓我戰勝了蛇

小學作文:勇氣讓我戰勝了蛇

  這是一種可怕的動物,人們一聽到蛇肯定是談蛇色變的。雖然我很怕蛇,但是,今天我卻用我的勇氣,戰勝了蛇。  每天都要去放牛,每天早上我要把牛放到草原上去吃草。到了中午還要把牛從,草原上牽到河邊去喝水,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中午的太陽太大了,曬得我全身通紅好熱好熱。  今天中午我去草原上牽牛喝水
特殊的夢想四年級作文

特殊的夢想四年級作文

  今天老師留的作業真少,寫完又可以玩了,真好呀。  我寫完作業後,坐在沙發上,看起了電視節目。這時媽媽過來了,對我說:「別看電視了,做作業去!」我說:「今天作業很少,我早就寫完了,您以前不是對我說,寫完作業就可以玩了嗎?」  媽媽一聽我這句話,生氣地對我說:「那時我看你寫作業慢,想讓你提高
如果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理解作文

如果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理解作文

  人與人之間總缺少著那麼一點信任、理解,如果人與人之間多一點信任和理解,或許人世間不再冷漠、不再有騙子、也不再小氣……  人與人如果相互信任,也許你向別人借東西,別人會很爽快,不再小氣,因為對方相信你有借有還,鄰居的關係也不會差,這世上也許就沒有小偷,也許人與人之間會相處的很好,無情的人少
五年級我的理想的優秀作文

五年級我的理想的優秀作文

  理想,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一盞明燈,它可以為我們指出前進的方向。然而,理想也是被需要的一個奮鬥目標,但是它需要我們自己來實現。世界萬物都有自己的理想,花兒的理想是開放出多姿的花朵:鳥兒的理想是建造堅固的巢穴。而我的理想是成為以為萬眾矚目的音樂家。  每當我看到電視上許多著名的歌手在屬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