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垃圾中轉站選址與建設標準(小區垃圾站選址之困)
2023-05-15 09:46:12 2
小區垃圾中轉站選址與建設標準?湖南日報見習記者 黃婷婷 直到今年8月3日,李曉凌才敢打開家裡餐廳的窗戶 ,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於小區垃圾中轉站選址與建設標準?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小區垃圾中轉站選址與建設標準
湖南日報見習記者 黃婷婷
直到今年8月3日,李曉凌才敢打開家裡餐廳的窗戶。
「10多年了,垃圾就堆在窗外,每天都被燻得透不過氣來。」李曉凌住在長沙市芙蓉區東屯渡街道芙蓉社區新世紀家園的F1棟2樓,她說:「從2003年到現在,15年了,餐廳的窗戶沒有打開過。」
8月28日,記者跟隨省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的省第一抽查組來到新世紀家園小區,從李曉凌的餐廳窗戶看出去,便是小區的垃圾站,距離F1棟直線距離不到2米。
這個不到20平方米的垃圾站,位於F1棟和F3棟居民樓的中間,這兩棟的住戶告訴記者,全小區每天的垃圾最終都會回收堆積在這個露天地埋式的垃圾站內,隔天才會統一運走,臭味難聞,蚊蠅肆虐。
記者看到,垃圾站有清洗的痕跡,目前已經停止使用,但歷經10多年的循環利用日漸老化,鐵皮蓋的四周翹了起來,雖然垃圾已清理乾淨,但站在F1和F3棟附近,仍能隱約聞到生活垃圾殘留的酸腐味。
李曉凌說,小區2002年交房,垃圾轉運站於2003年建成並投入使用。她表示,自己在交房時,對F1和F3棟之間會建設垃圾站的事並不知情。
東屯渡街道負責人虞正向記者提供了新世紀家園規劃總平面圖,可以看到,在F1棟和F3棟之間,規劃了一個公廁垃圾站,長沙市芙蓉區政府籤署了同意總圖布置的批覆,日期是2001年9月12日。
根據我國2016年開始施行的《生活垃圾轉運站技術規範》,即使是最小型的垃圾站,也需要與相鄰建築間隔至少8米。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新世紀家園D區,小區內的住戶據此反覆投訴。今年8月3日,兩座垃圾轉運站的垃圾全部清走,停止使用。
虞正說,目前臨時的處理措施,是將新世紀家園的生活垃圾運到附近的揚帆小區,但也給揚帆小區的垃圾轉運帶來了壓力。
新世紀家園有1302戶住戶,每天產生2大車垃圾,沒有自己的垃圾中轉站,絕非長久之計。
虞正表示,目前街道聯合小區物業公司,向小區住戶提出了2個備選的整改方案。
一個方案是將D區和F區的這兩個老式露天地埋式垃圾站,改造升級為智慧型無臭環保垃圾站,並完善周邊的綠化、硬化、亮化設施,制定高效的垃圾清運、垃圾站清掃工作制度,確保清運及時不過夜。
另一個方案,是在小區另外劃出一塊約34平方米大小的區域,重新規劃建設環保垃圾站。
記者看到,解決方案已經公布在小區門口,但虞正說,這兩個方案目前都沒有得到住戶的認可。
李曉凌認為,原地改造環保垃圾站有6米高,會擋住低層住戶的光線,垃圾轉運的噪音問題也無法得到解決;而另外規劃建設環保垃圾站,則侵佔了小區的綠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