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幹部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2023-12-11 16:37:52
實現中國夢,需要凝聚中國人的力量。「中國夢」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小編收集了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歡迎閱讀。
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一
1962年,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視察井岡山,留下了「天下第一山」的著名題詞,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遐想。井岡山與天下名山相比,獨具神韻,不僅兼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黃山之奇、峨眉之秀,而且是一座莊嚴神聖的山。井岡山是中國革命農村包圍城市道路勝利的起點,是中國共產黨優良革命精神傳統的源頭,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開篇的豐碑,是一代偉人毛澤東崛起的聖地。一句話,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從宏觀上看,如果用「第一」來表述的話,井岡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開創的中國革命「第一塊根據地」,井岡山是中國共產黨優良革命精神傳統的「第一個源頭」,井岡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座歷史豐碑」,井岡山開始造就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代領導核心」。這也就是井岡山稱譽「天下第一山」的深層內涵和歷史底蘊。
「天下第一山」蘊涵的最重要、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思想資源,是偉大的井岡山精神。井岡山精神是具有原創意義的當代民族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優良傳統作風的集中體現,是無數革命先輩在血與火的拼搏中用鮮血和生命凝聚而成的一種無產階級革命精神。2001年5月,江澤民同志在江西視察時指出:「井岡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於勝利。」這個概括,後來被人們稱為「二十四字」井岡山精神內涵。2003年8月,胡錦濤總書記在江西視察時強調指出,偉大的井岡山精神集中反映了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我們要結合時代的發展,結合黨的歷史方位和歷史任務的變化,結合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實踐,讓井岡山精神大力發揚起來。
井岡山精神的核心:實事求是、敢闖新路
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和活的靈魂,就在於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實事求是的目的是為了敢闖新路,敢闖新路的前提是實事求是。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探索新路,需要有「敢為天下先」的氣概與膽識,需要有勇往直前的勇氣與毅力。
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內實事求是、敢闖新路的傑出代表。80年前,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崎嶇的井岡山區,衝破國民黨反動派的白色恐怖,構築了中國革命的新舞臺,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鄧小平曾經指出:「革命和建設都要走自己的路。」「中國革命為什麼能取得勝利?就是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獨立思考,把馬列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的具體情況相結合,找到了適合中國情況的革命道路、形式和方法。」鄧小平所說的「適合中國情況的革命道路」,就是有中國特色的井岡山道路。
中國革命是沿著一條有別於蘇俄模式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取得勝利的。這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新道路,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一大創舉。
中國的國情與蘇俄不同。中國是一個農民佔絕大多數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東方大國,在這樣一個國度裡進行革命,必然會遇到許多特殊的不同於西方和蘇俄的複雜問題,靠背誦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一般原理和照抄照搬外國經驗,顯然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大革命失敗後,國民黨反動派在上海、南京等中心城市建立了強大的反革命統治,倘若中國共產黨再以僅有的一點弱小武裝力量去同敵人拼「血本」,在中心城市搞武裝起義之類的鬥爭,那就無異於以卵擊石,自取滅亡。中國革命究竟走什麼道路,只能在實踐中靠自己的獨創去解決,只能從中國的實際出發,走自己的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大革命失敗的白色恐怖和秋收暴動遭受嚴重挫折的情勢下,獨闢蹊徑,引兵井岡,經過艱苦的探索,終於為中國革命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新道路——井岡山道路。這條道路的科學理論概括,就是後來毛澤東所表述的:「建立農村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道路。」
井岡山道路既是同國民黨反動軍隊的較量中「打」出來的,也是同黨內「左」傾錯誤的較量中「鬥」出來的。井岡山鬥爭時期,毛澤東、朱德等領導井岡山軍民先後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四次「進剿」和兩次「會剿」,取得了新城戰鬥、五鬥江戰鬥、草市坳戰鬥、龍源口大捷、永新困敵、黃洋界保衛戰等著名戰鬥的勝利,發展和保衛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而且,在創建根據地的過程中,毛澤東同黨內一些人主張大肆燒殺的「焦土政策」以及遠離根據地大本營、冒進湘南的「左」傾錯誤,進行了堅決而有理有節的鬥爭,建立了鞏固的軍事根據地。同時,毛澤東和前委還十分注重黨的建設,從三灣改編將支部建在連上,確立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原則,到古田會議批判紅軍黨內的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確立無產階級的建黨路線和建軍綱領,其間經歷了錯綜複雜的黨內鬥爭的風風雨雨,才從政治上、思想路線上加強了黨的建設,鞏固了黨的領導,保持了黨的先進性。
井岡山時期的實事求是、敢闖新路的精神,給我們積極探索加快崛起、富民興贛的發展新路以深刻的啟示。實現江西在中部地區崛起的新跨越,必須傳承和弘揚實事求是、敢闖新路的井岡山精神。江西是個經濟欠發達的省份,進入新世紀以來,省委領導全省人民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為先導,把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同江西的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初步走出了一條符合江西省情的發展道路。今後,我們要更加自覺地堅持這一發展道路,跳出江西看江西,把江西的發展置於全國乃至全球的發展格局之中去謀劃;堅持在改革開放的實踐中創新、創業,不斷探索江西新跨越的新舉措、新辦法,大力推進江西在中部地區的崛起;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井岡山精神的靈魂:堅定信念、矢志不移
理想信念,是一個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一個政黨、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一個人,倘若沒有理想信念,就成了沒有靈魂的軀殼;一個政黨、一個民族,倘若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喪失奮鬥的目標和前進的方向。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曾說:「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就是實現全人類解放的共產主義理想,並且堅信這種理想一定能夠實現。共產主義的理想與堅定不移的信念,正是井岡山軍民一切力量的源泉,也是井岡山精神的靈魂所系。
堅定信念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井岡山的鬥爭,有輝煌與勝利,也有低迷和挫折;有令人歡欣鼓舞的鼎盛時期,也有令人痛心疾首的兩次失敗。在井岡山鬥爭的「三月失敗」和「八月失敗」時,邊界陰霾四起,紅軍和群眾中都有人提出「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問。毛澤東理智面對,從理論上進行了深刻的思考,給予了科學的回答。毛澤東闡述了中國紅色政權能夠存在和發展的原因和條件,堅定地認為:「小塊紅色區域的長期存在,不但沒有疑義,而且必然地要作為取得全國政權的許多力量中間的一個力量。」毛澤東在井岡山時期就提出了「取得全國政權」的偉大構想,這種深邃的目光、遠大的理想,正是他信念堅定的突出表現和光輝亮點。毛澤東的精闢論斷,不僅撥開了籠罩在根據地紅軍和群眾中的迷霧,而且指出了中國小塊紅色根據地必將成為「取得全國政權」的重要力量,從而極大地堅定了井岡山軍民革命到底的信念。
毛澤東的堅定信念一經確立,就矢志不移。1930年1月5日,毛澤東針對黨內林彪等人和中央「二月來信」的右傾悲觀傾向,在古田賴坊寫就了《時局的估量與紅軍行動問題》(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澤東精闢地勾畫了「以鄉村為中心」的中國革命道路理論的基本框架,堅定地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科學預見,說:「這個『星星之火』,距『燎原』的時期,毫無疑義地是不遠了。」他還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豪情和詩人氣質,描繪了中國革命「星火燎原」的前景:「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杆尖頭了的一隻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一年多以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瑞金宣告誕生,恰好應驗了毛澤東這一科學預見的英明與正確。
井岡山時期的堅定信念、矢志不移的精神,給我們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加快江西跨越式發展以深刻的啟示。實現江西在中部地區崛起的新跨越,必須傳承和弘揚堅定信念、矢志不移的井岡山精神。在改革開放進入攻堅階段的今天,我們就是要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然勝利。江澤民同志明確指出:「井岡山革命的星星之火所以能燃遍全國,走向勝利,就在於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始終不渝的信念。」胡錦濤同志強調指出,理想信念,是一個政黨治國理政的旗幟,是一個民族奮力前行的嚮導。當前,我們必須以堅定的理想信念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自覺抵制形形色色的錯誤思潮,堅定地貫徹執行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一系列重大戰略決策,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牢牢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把一個中心和兩個基本點統一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任何時候都不能彷徨、動搖。
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二
為重溫中國共產黨建黨建國的艱辛歷程,體會新中國的來之不易,今年7月我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進行了為期五天的遵義、重慶社會考察活動。先後參觀了息烽集中營、紅軍烈士陵園、遵義會議會址等地,每一處革命遺蹟,每一件珍貴文物都折射出革命先輩的崇高理想、堅定信念和高尚品質,讓我感受到了革命精神的豐富和歷史文化內涵的厚重。
革命精神是實現中國夢的強力支撐。習近平同志強調,「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過去,中國共產黨帶領各族人民在追求獨立夢、解放夢過程中所鑄就的系列革命精神,無疑是中國精神在那個特定時代的典型呈現。今天,伴隨著革命精神得以誕生的一系列重大革命事件雖然已經被永久定格在歷史的長河中,但在這些革命事件中誕生出來的偉大革命精神,則具有超越時空的恆久價值和旺盛生命力,能夠跨越歷史的鴻溝,繼續支撐我們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夢。
誕生在貴州大地上的遵義會議精神,集中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優秀品格,是中國共產黨精神歷程中的關鍵節點,與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起,成為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最光輝、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精神表徵。如果從一個更大的歷史尺度來看,遵義會議精神不僅是一種政治精神,更是一種歷史精神、文化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乃至中華民族自近代以來不斷追求獨立和解放歷程中一筆有著獨特價值的精神財富,早已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乃至人類文化的長河中。弘揚遵義會議精神,必將為「中國夢」的實現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我們有夢想,但往往被習慣的思維定勢、固有的思想觀念所禁錮。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使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同時,我們也要重視改革開放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信心不足,缺乏敢於爭先的意識;自我滿足的思想蔓延,缺乏追求卓越的意識;怕擔責任,缺乏勇於擔當的意識等。在此背景下,我們要大力弘揚遵義會議精神所蘊含的實事求是、敢於批評、勇於反思精神,並以形象、生動、鮮活的方式展示出來,讓我們在接受崇高革命精神的洗禮中突破思想的禁錮、實現思想的解放,以全新的思維、全新的觀念和全新的思路開拓中國美好的明天.
實現中國夢,需要凝聚中國人的力量。「中國夢」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只有將個人的願景與中國夢結合起來,並使之成為大眾的共識和自覺的行動,才能凝聚發展的正能量,為「中國夢」匯集強大力量。遙想當年,通過以遵義會議為代表的系列會議的召開,黨和紅軍進一步深化了民主、實現了團結、凝聚了力量,終於走出了困境。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弘揚遵義會議精神,解放思想、開放創新、團結奮鬥,敢想、敢幹、敢擔當,敢闖、敢試、敢突破,就一定能凝聚起全體國民科學發展、後發趕超的正能量,一定能把革命精神的感召力、凝聚力轉化為大眾的行動力、實踐力,一定能激勵全體中華兒女同心構築中國夢。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