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政治有信念發言稿精選
2023-12-09 10:54:46 3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以上率下、以身作則,從頒布中央八項規定做起,從文風、會風、吃喝風等方面入手,堅持一個節點一個節點狠抓落實,以優良黨風帶動社風民風轉變,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獲得了社會廣泛讚譽。以下是小編帶來的講政治有信念發言稿,希望對你有幫助。
講政治有信念發言稿(一)
按照機關黨委部署,以「講政治、有信念」為主要內容,重點結合學習《黨章》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個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等有關重要講話精神,從語用司工作實際出發,語用司在一季度開展了三次專題學習討論和一次專題黨課。具體總結髮言如下:
一、先行一步,完善制度,加強支部建設
1月份的專題學習會上,支部班子便制定了語用司黨支部年度黨建學習計劃,重點要求圍繞「兩學一做」內容開展每月一次的例行學習。要求全司黨員緊緊圍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在每月一次的黨支部學習活動、紀檢例會上結合實際工作談學習講話和黨章黨規黨紀的體會,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掌握廉政自律準則規定的「四個必須」「四個支持」,做到常年學習不間斷。
2月底,我司黨支部啟動了語用司全體黨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並將學習範圍擴大到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和中國語文報刊協會。支部領導對學習內容的重要意義進行了闡述,對專題學習的形式和意義進行了強調,要求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上先學一步,擴大學習範圍,進一步推進語言文字事業的發展。要戰略性思考、系統性謀劃、創造性操作,緊緊圍繞黨章和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學、反覆學,圍繞「一個夢想、四個全面、五大理念」,抓住做合格黨員的關鍵,幹事創業要敢作為、勤作為、善作為。同時對參加擴大學習的學會、協會提出進一步要求,一是重視語言文字工作中發現的問題,要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及時整改。二是充分發揮學會、協會的作用,參與司內工作的討論,加快推進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規劃中提到的「一個攻堅、兩個平臺、三個陣地」的重點工作。三是要採取專題學習和自學相結合的形式,深化學習再討論,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對參會的學會、協會提出積極開展二次學習要求,按計劃不折不扣完成學習計劃,做好學習總結。支委會帶領全體同志對黨章總綱部分內容、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進行了逐字逐句的學習,全體同志重溫了入黨誓詞。
二、圍繞中心,迅速落實,深化專題學習
3月的專題學習會上,黨支部通報了機關黨委「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實施方案和我司具體實施方案,在前兩個月學習《黨章》、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第六次全會上的講話精神、《關於組織人事部門對領導幹部進行提醒、函詢和誡勉的實施細則》和袁貴仁同志、王立英同志近期講話精神的基礎上,進行第一季度「講政治、有信念」專題學習。對《黨章》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個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等重要講話精神進行了學習討論,並部署了自學和撰寫學習心得任務。支部書記、司長姚喜雙同志要求全體黨員要認真學習兩會精神,聯繫語言文字工作實際,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和其他中央領導同志在兩會期間的重要講話精神,學習貫徹其中關於教育與語言文字的重要講話精神,學習《政府工作報告》、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關於語言文字工作的新要求。支部副書記、副司長彭興頎同志要求支部嚴格按照機關黨委和我司制定的時間表,在引導、強化黨員幹部認真開展自學的基礎上,結合語言文字業務工作認真開展相關專題的集中學習。每位黨員幹部都要自覺地學,要積極參與到支部的學習討論,學思踐悟,及時撰寫學習總結、心得體會。
三、深入基層,創新形式,拓展黨課外延
4月7日,我司在滄州開展「兩學一做」活動暨「京津冀語言文字事業協同發展研討會」。教育部機關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家勤,北京市教工委書記韓俊蘭、京津冀主管語言文字工作的領導李奕、閆國梁、韓愛麗,滄州市領導趙國權、賈發林、李麗華等參加活動。
上午,語用司黨支部一行來到河北滄縣姜莊子村齊越先生的墓地,近距離感受老一輩無產階級播音藝術家不畏艱難險阻,為黨的播音事業奮鬥終生的光榮歷程。我司和當地幹部群眾、學校師生一起,緬懷齊越先生事跡,為松柏培土澆水,青少年學生創作朗誦詩歌、獻系白花,表達對先生的崇敬和追思。隨後,全體人員來到滄州師範學院,姚喜雙、方明和齊虹,給幹部師生上了一堂以「弘揚齊越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為主題的生動黨課,共同追憶齊越先生教書育人、播音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感人故事,學習他用自己的一生踐行「延安精神」,紮根人民群眾,心繫祖國,品德高尚,一身正氣,在事業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嚴於律己、刻苦鑽研的齊越精神。王家勤作了總結講話。他指出,語用司的黨建活動,內容豐富,具有重要意義,在教育部機關黨的建設工作中走在前列。他強調,「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基礎在學,關鍵在做,堅持學做結合、以學促做,「學」得深入,「做」得紮實,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希望在教育部語用司的幫助下,即將成立齊越藝術研究中心能真正建設好發展好,並表示教育部將為滄州師範學院、為河北地方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好工作,做好服務。
下午,語用司一行來到滄州第十四中學,調研考察滄州市中小學語言文字工作,隨後在滄州市召開京津冀語言文字事業協同發展研討會。語用司黨支部書記、司長姚喜雙指出,這次黨課、研討、調研等系列活動是我們貫徹落實黨中央和部黨組關於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要求,把學習教育與業務工作緊密結合、相互促進的一次生動的實踐,京津冀語言文字協同發展要圍繞京津冀協調發展戰略,創新體制機制,加強頂層設計。研討會上,京津冀三地達成了11個語言文字事業協同發展項目,並決定研究整理相關資料,弘揚齊越精神,建立滄州市齊越藝術研究中心,並將其建設成為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活動期間,黨支部宣傳委員張豔同志恰好在延安學習,她不僅通過微信新媒體全程網絡參加學習教育,還按照支部領導指示,結合齊越同志在延安工作時期的事跡和語文文字工作,學習延安精神。本次活動貫穿延滄兩地,是我司黨課活動的一次創新之舉,得到了各級媒體的大力宣傳和關注,社會反響熱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4月8日的新聞和報紙摘要欄目中用時36秒專門介紹了此次活動;滄州日報頭版發布專題新聞報導;騰訊網、河北新聞網、今日渤海網、滄州市政府等門戶網站也第一時間轉載相關報導。參加學習教育的同志表示,這樣的黨課形式新穎、事跡感人、內容充實,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大家深受教育,也鼓舞了幹勁,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堅定理想信念,敢於擔當,攻堅克難,為黨的事業貢獻更大力量。
謝謝大家!
講政治有信念發言稿(二)
前些年,曾經有個小學生在寫作文時說,自己的夢想是長大了當「貪官」,一度引起社會熱議。近年來,隨著反腐敗力度的不斷加大,懷著「長大當貪官」夢想的孩子少了,但在實際工作生活中,對腐敗懷著複雜心情的人依然不少——很多人說起「老虎」「蒼蠅」往往咬牙切齒,但真碰上自己要辦事,卻依然習慣於託關係、走後門、送禮、塞紅包。
對於這種「腐敗亞文化」產生的危害,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擲地有聲、發人深省,「如果升學、考公務員、辦企業、上項目、晉級、買房子、找工作、演出、出國等各種機會都要靠關係、搞門道,有背景的就能得到更多照顧,沒有背景的再有本事也沒有機會,就會嚴重影響社會公平正義。這種情況如不糾正,能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生動局面嗎?這個社會還能有發展活力嗎?我們黨和國家還能生機勃勃向前發展嗎?」
俗話說得好,「一個巴掌拍不響」。如果權錢交易成了社會的「潛規則」,用紅包打點、擺平一切成了「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那麼腐敗的土壤就難以根除,清正廉潔的社會風氣就難以形成。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以上率下、以身作則,從頒布中央八項規定做起,從文風、會風、吃喝風等方面入手,堅持一個節點一個節點狠抓落實,以優良黨風帶動社風民風轉變,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獲得了社會廣泛讚譽。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社會風氣的改變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傳統文化中,「千裡為官只為財」「朝中有人好做官」「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等「腐敗亞文化」已綿延數千年。人情社會裡,所謂「有關係走遍天下,沒關係寸步難行」「辦事先送禮,平事先拿錢」「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情面看錢面」等觀念仍頗有市場。在有的學校,連小學生競選班幹部都知道要給同學老師送禮拉票。因此,要抵制「腐敗亞文化」的侵蝕,徹底扭轉社會風氣,需要從每個人做起,特別是需要8700多萬黨員主動帶頭向「腐敗亞文化」說不。
每名黨員在入黨宣誓時,都曾承諾「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也就是說,入黨就意味著黨員要將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作貢獻。因此,作為黨員就不能將自己混同於普通群眾,在遇到「腐敗亞文化」對個人利益帶來的挑戰與考驗時,應當主動抵制誘惑,不為人情關系所累,拒絕隨波逐流、為虎作倀,為廣大群眾作出榜樣。
眼下,「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已在全體黨員中啟動,要求廣大黨員堅持以知促行,做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在複雜的社會生態裡,是做一匹易受浸染的白布,還是做一塊能夠淨化水質的明礬,是每個人都要面臨的選擇;對於一名共產黨員來說,要求就更高一籌。願廣大黨員以「兩學一做」為契機,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帶頭向「腐敗亞文化」說不,驅散「腐敗亞文化」的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