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作文素材:古典名句
2023-11-07 13:36:02 3
高考將至,在高考作文中適當的運用一些名人警句有助於提升文章的亮點,讓你的文章脫穎而出。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出處】中新關係具有開創性、示範性意義。中新建立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為兩國關係規劃了宏偉藍圖。中新兩國籤署一系列合作協議,充分展示了兩國務實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中國人說:「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毛利族諺語說:「你我籃子在一起,大家生活更美好。」讓我們攜手合作,譜寫中新關係發展新篇章,更好造福兩國人民。—20xx年11月20日習近平同紐西蘭總理約翰·基會舉行會談
【原典】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先秦)《周易繫辭上》
【釋義】二人齊心協力,凝聚的力量就像鋒利的刀能斬斷金屬;志趣相投,同心同德的人互相交流,就好比聞到蘭花的香氣。
「以心相交者,成其久遠。」
【出處】我們要做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的好兄弟。「以心相交者,成其久遠。」
中國一貫主張,國家無論大小、貧富、強弱,都是國際社會平等一員。中國同太平洋島國有著相似的歷史遭遇,有著深厚的傳統友誼,有著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理想。—20xx年11月21日習近平在斐濟《斐濟時報》和《斐濟太陽報》發表署名文章《永遠做太平洋島國人民的真誠朋友》
【原典】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隋)王通《中說·禮樂篇》
【釋義】以權勢作標準交朋友的,權勢失去了,交情也便隨之斷絕;以利益作標準交朋友的,利益窮盡了,交情也隨之結束。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出處】我們要做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好夥伴。「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當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人民正在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腳踏實地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島國人民也在努力振興民族經濟和推進區域合作。雙方完全能夠將彼此發展戰略對接起來,優勢互補,互利共贏。—20xx年11月21日習近平在斐濟《斐濟時報》和《斐濟太陽報》發表署名文章《永遠做太平洋島國人民的真誠朋友》
【原典】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春秋)老子《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釋義】聖人是不存佔有之心的,而是盡力照顧別人,他自己也更為充足;他盡力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自然的規律是讓萬事萬物都得到好處,而不傷害它們。聖人的行為準則是,做什麼事都不跟別人爭奪。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出處】「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中國和澳大利亞雖然遠隔重洋,但歷史和現實的紐帶將我們緊緊連在一起。建交42年來,中澳關係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兩國成為好朋友和戰略夥伴,兩國人民從中受益良多。
—20xx年11月14日習近平在澳大利亞《澳金融評論報》發表署名文章《開創中澳關係更加精彩新篇章》
【原典】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道乖者,不以咫尺為近。—(晉)葛洪《抱樸子·博喻》
【釋義】志同道合的人,即使隔山隔水也不覺得遙遠;志趣相悖的人,即使近在眼前也不覺得親近。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出處】「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中澳分別地處北半球和南半球,分屬東西方文化,兩國關係能達到今天的高度,最重要的經驗是雙方遵循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的原則,以對話增進互信,以合作實現共贏,以交流築牢友誼。
—20xx年11月14日習近平在澳大利亞《澳金融評論報》發表署名文章《開創中澳關係更加精彩新篇章》
【原典】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釋義】我聽說想要樹木生長一定要穩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遠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國家安定一定要厚積道德仁義。
「大海之闊,非一流之歸也。」
【出處】「大海之闊,非一流之歸也。」正是兩國人民源源不斷的相互理解和友誼,匯聚成了中澳友好關係之海。我深深感到,中澳關係發展在兩國都有深厚的民意基礎。—20xx年11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澳大利亞聯邦議會發表題為《攜手追尋中澳發展夢想並肩實現地區繁榮穩定》的演講
【原典】臣聞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闊,非一流之歸也。—(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六回「釋檻囚鮑叔薦仲戰長勺曹劌敗齊」
【釋義】高大的房屋建築的建成,不是靠一棵樹的木材原料就能做到的;大海之所以遼闊,不是靠一條河流的水注入進來就能形成遼闊態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