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四有三者好老師徵文【匯總】

2023-11-03 11:53:22

  【範例1】

  我從小就有一個願望,就是長大後能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所以高考我填報志願時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師範院校。如今,我已經如願以償地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我很興奮,也很激動,但同時我也深感惶恐,因為初入講堂才發現自己身上還有太多的不足之處,還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學習,我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重擔。今天,雖然我離好老師的目標還很遠很遠,但我知道,只要心中的燈亮著,就有希望。所以,我決心點燃自己的青春,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滿腔真情獻給教育事業,做一名人民滿意的好老師。

  當然,要想做一名人民滿意的絕不是一句空話,我們得嚴格要求自己,拿出實際行動來。習近平總書記向我們明確提出成為一名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標準。作為我們青年教師更應該時刻牢記總書記的囑託,以實際行動回報總書記的殷切期望和親切關懷。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綠的胚芽,在這上面生長出人類的思想、活動、行為、熱情、激情的大樹。」我們的教育是為人民服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好老師的理想信念應該以這一要求為基準。作為老師應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積極傳播者,幫助學生築夢、追夢、圓夢,讓一代又一代年輕人都成為實現我們民族夢想的正能量。我們要用好課堂講壇,用好校園陣地,運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驗引導學生,從而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教育。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好的教師能用自己的言行、情操影響學生,促使學生成為有優良德行的人。一個教師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惡、義利、得失等方面老出問題,怎麼能擔起立德樹人的責任?學高為師,德高為範,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須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引導和幫助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

  教師自古就被貫以「智者」的代名詞。因此要做好老師,必須要有紮實的學識。過去講,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現在看,這個要求已經不夠了,應該要有一潭水。「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資訊時代做好老師,自己所知道的必須大大超過要交給學生的範圍,不僅要有勝任教學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廣博的通用知識和廣闊的胸懷視野。作為年輕教師的我們應做到不恥下問,虛心向老教師學習、請教,只有自己功夫過硬才能夠在各方面給學生幫助和指導。

  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由此可見,做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我們對學生的愛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對同一學生不同方面的愛。我們不僅要關心他的學習,而且要關心他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是對不同學生的愛。冰心說:「世界上沒有一朵鮮花不美麗,沒有一個孩子不可愛。因為每個孩子都有一個豐富美好的內心世界,這是學生的潛能。」所以教師不應該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差別對待。對所謂的「差生」,甚至問題學生,教師更應該多一些理解和幫助。教師應平等的愛學生,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長處和閃光點,讓所有學生都成長為有用之才。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育這條道路一定會荊棘密布,困難重重,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在以後的教師生涯中我要越挫越勇,勇於接受挑戰,不斷的給自己充電,讓自己能隨時都有充足的「電源」。我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總有一天,我定能在教育的領空自由的翱翔。

  【範例2】

  自中國教育改革以來,一直在糾纏於一個問題——素質。許多的教育專家都把眼睛盯在如何的去搞素質教育,努力的提高學生的「素質」,在教學的方式、教學的內容、教學的工具等等方面做出了種種努力與設想。有的在國內各地考察學習,有的甚至到國外去學習取經,全盤照抄,走了以往改革開放初期經濟建設的老路,結果是可想而知,效果甚微。筆者最近認真學習了習總書記的《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講話並從事教育的多年經驗出發,覺得學生的學,固然重要,最重要的應該是我們教者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素質。正如古人云:欲給一杯水,必有一桶水。只有我們教師的「水」多了,質量高了,才能真正的做到去實施或者叫做實踐了「素質教育」。本文就如何來提高教師的素養發表自己的拙見。

  一、「德」的提升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眾所周知,這裡的「道」就是教師的「師德」。一個人的一生要活得有意義,這裡的「意義」並非是活得有多麼的精彩,多麼的風光,多麼的光彩耀眼,而是指人要對社會有何貢獻。這個「意義」就是要靠他的「德」來支撐。在當今的社會中,隨著科技的飛躍發展,社會的高度進步,社會中的一些不良的思想漸漸的影響到了我們教師,一些教師看到了社會中的燈紅酒綠,掩抑不住內心的躁動,「德」就慢慢的偏離了正確的方向。給學校和社會帶來了負面的影響。最近網絡、報紙、電視等等新聞爆出的一些有違「師德」的報導,深深的傷害了家長和社會的心,這些固然是極個別的人的行為,也是這些個別的行為「教育」抹了黑,讓社會認為教育不再是那麼的神聖,那麼的純潔。筆者認為,作為教師,姑且不說職業如何神聖,如何的高尚,首先要正確的認清自己,降低自己的身份,把自己當作人來看待,當作一個自然人,不斷的去提高自己的「德」。努力的讓自己的「德」高尚、偉大。用自己的「德」的魅力去影響自己的學生,大家試想想,一個整天思考著如何去與校長主任搞好關係、整天想著如何去向學生家長要「禮」、整天想著如何去補課賺錢的自私無「德」的老師他能教育出怎樣的優秀的學生?

  「德」——師德,這是教師的靈魂。對學生來說最重要,將會影響他的一生!

  二、「識」的提升

  韓愈在《師說》中提到教師的一個相當大的功用就是「解惑」。何為「解惑」?解惑就是解答疑惑,向學生傳授知識、傳授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在聽課之後,通過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去解答他所碰到的問題,這才是真正的「解惑」。現在有一些教師本身就有許多的「疑惑」,哪能談的上去幫他人「解惑」?作為一個對社會有責任心的人,你到一些大學去「微服」一下,你會被你看到的現象所震驚,這就是未來的教師?這個問題絕對會在你的腦海中第一個顯現出來,不學無術,濫竽充數的「教師」在我們的隊伍的中大有人在。

  現在教學資料的泛濫,參考資料的粗製濫造,再加上我們某些教師的識別能力的欠缺,懶惰成性,有一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當的只是「搬運工」的角色,在他的課堂上聽不到他對自己學科的理解、總結,聽到的只是別人的觀點。不讀書、不查資料、不思考成了一些老師的通病。

  作為一名教師,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教。就得課外下功夫,不斷的促進自己「識」的提升,多讀、多思、多總結,只有這樣,你才能去解學生的「惑」。

  三、「教」的創新

  對於「教」的創新,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應該機械的去「搬」,而是靈活的去「學」。素質教育喊了這麼多年,真正的實現了素質教育了嗎?有些地區,有些學校機械的模仿別人的做法,最後只能是「東施效顰」,遺笑柄與他人。有的地區統一學某某地區的「圓桌教學法」(筆者自己這樣稱呼),讓學生圍成一圈,讓學生寫學案,美名其曰:「將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這個地區的教育官員們還在洋洋自得,沾沾自喜,沉浸在自己編制的肥皂泡中。「圓桌教學法」確實是教學方法的創新,這種創新的前提是學生自身的素質是不是達到它的要求,學生能否發現問題、組織探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自身擁有的知識量等等,這種教學方法對學生的要求很高,不是某個班級的每一位學生都能達到的,更不是某個學校的全體學生能達到的,更不是某個地區的全體學生能達到的。機械的照搬照抄只能是貽誤眾「生」。

  一位教師的「教」的創新首先要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之上,找到適合學生的教法,而不是傳統的「灌」「填」,而是兼顧到學生的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教」無定法,找到適合學生的教法,就是「教」的創新。

  四、「志」的支撐

  這裡的「志」指的是老師對自己所從事的這個事業的奉獻精神,這是每位老師都應該有的,也是必須要有的。一位合格的老師在他踏上自己的崗位之前,應該了解到自己所從事的這個工作的意義,要從心底對這份工作的熱愛,要有奉獻自己一生的「志」。當一位大學畢業生,帶著玩世不恭的態度走上工作崗位,他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嗎?當一個老師帶著「做教師只是過度」的態度從事教學,他能培養出傑出的人才嗎?他自己都沒有一個遠大的、堅強的「志」,他的學生以後一定也會「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會隨著社會中的種種「誘因」不時地改變自己人生的方向。

  一位有遠大的、堅強的「志」支撐的老師,他在教學中會全身心的投入,會愛生如子,愛崗敬業。

  五、「思」的活躍

  有一個名人說:「改變人一生的不是他擁有多少錢,也不是他豐富的經歷,而是他的思維模式」。作為一名教師,要有活躍的「思維」。首先不能思維定勢,固步自封。總覺得自己的想法很高妙,不去接受新的思想。其次大量吸收外界信息。一個合格的老師應該了解國內外信息,及時了解教育領域的各個動向,了解古今中外大事,透過現象,抓住本質,讓自己的思維活躍起來。再次,在教學中要做到教學相長,帶著虛心的心態,和學生共同進步。

  六、「品」的諄諄

  「品」字三個口,意思是說,品嘗,在教育這個領域,品,就是諄諄的教誨。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教師的耐心、恆心是至關重要的。每個學生有每個學生的特點,如智商、生活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教育的環境等等,這些都會對學生產生重大的影響。對於不同特點的學生,我們教師不能只用一個「口」,必須多用有、幾個「口」。甚至是多「口」齊下,讓學生體悟到教師對他的關心、愛心。

  教育不是萬能,更不可能在短期內就能見效,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是有思想的人,我們在教育他們的時候要要恆心,相信「滴水穿石」、堅信學生的可塑性,而不能用簡單和粗暴的方式,給學生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

  七、「引」的到位

  這裡的「引」指的是外部力量——學校。學校要給每一位教師營造一個健康的發展空間。關心每一位教師的健康成長。一個人如此,一個集體更如此,世間的每一個物都是由弱小到壯大,在整個的過程中,環境的因素不可忽視,學校的領導要給每一位教師的發展建立公平和諧的發展平臺,為他們的發展提供有力的幫助,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而不是給他們增添「壓力」。

  常言說:做人難,做個好人更難。我認為做老師難,做個好老師不簡單。單只要我們每一位老師能夠做到自律、自強、自壓、勤學、勤思、勤練這「三自三勤」不斷的去提升自己,一定能讓自己做個合格的老師,做個受人尊敬的好老師,做個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

同类文章
一二三木頭人遊戲作文400字

一二三木頭人遊戲作文400字

今天,我們班特別熱鬧好玩。老師帶我們玩「木頭人」遊戲。老師先跟我們講遊戲的規則:「當「木頭人」的人不能動,也不能說話,更不能笑。而當「逗笑人」的人任務則是要把「木頭人」逗笑。如果木頭人一直分毫未動,堅持最久的就是「超級木頭人」;如果逗笑人可以把所有的人都逗笑了,他就是「逗笑專家」。」說完,老

收貨的季節

  又是一個令人快樂的收穫節,在這一年的收穫節裡農民伯伯收穫了他們自己家種的農作物,而我我吃著無比美味的棒棒糖思緒也回到了收穫的那一天……  那一天,羅老師說:「今天是我們班和同年級的四個班比賽拔河,現在要選吃15個男同學和15個女同學,哪些同學願意為班爭光。」聽到這裡我毫不猶豫地舉起了手,

高中敘事作文:一次難忘的演講比賽

  學校舉辦了《永遠的豐碑》演講比賽,由我們班打頭。我們一邊練習演講,一邊盼望著比賽快點到來。今天早上,我們幾個人就要上臺演講了,我心裡卻非常緊張,像打鼓一樣。同班的好朋友鍾雪霞告訴我:「不要緊張,要對自己充滿信心,這樣才能取得優秀成績。」聽了鍾雪霞講的話,我心裡平靜多了。  到了比賽的時間

成長的煩惱500字

  範文一  現在的我,早已不是童年時那個幼稚的我了,我現在正邁向青春時期,那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時期啊!我恨不得時間過得再快些,能讓我立刻步入那個時期。可是,伴隨著成長,各種各樣的煩惱也一個接著一個,接踵而至,似雨點般向我打來。  我剛升上初中時認為,初中生活會想我在小學時一樣沒有煩惱。可是,

高中敘事作文:詩意地生活

  第一篇  思緒從六朝金粉的秦淮河穿越到曉風殘月的西湖,從煙花三月的揚州飛掠到楓橋夜泊的姑蘇,若是讓我選擇一個地方詩意地生活,我一定會搖曳輕舟,最終停泊在煙雨朦朧的江南水鄉。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遠離朱自清的槳聲燈影裡得秦淮河,我搖著小船如痴如醉地追尋著青磚瓦房的典雅江南。  

高三敘事作文:藍色的傘

  第一篇  羊羔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義,連小小的動物也懂得感恩父母,更何況是我們呢?一顆心靈因為對愛的感恩,所以才使自己擁有了鑽石般的璀璨光芒。  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一把經歷過無數風雨的藍色雨傘。我清楚地記得剛上四年級時。有一次下起大雨。天不從人願啊!我在校門口等了許久都不見雨停。我用書

高三敘事作文:感動的心藏在槐樹下

  2008年浙江省金華市中考作文題:感動的心藏在槐樹下  月下。小路。老槐樹……  氤氳的夜色浸染著紫色的窗枝,夢裡似乎又闖到槐花淡淡的幽香似一道澄清的柔波……  又是一個有月的晚上,風漸起漸落,吹亂了人們的頭髮,吹亂了人們的思緒,只有那顆心顯得格外溫暖。  槐樹在小路的盡頭,樹下有間餛飩

高中敘事作文:梔子花開

  「青春的旋律,我是你最後一個音符。不知道當你柔美的手指滑過黑白的鋼琴鍵時,你會否注意到我的哀傷?」每個人的青春裡都會遇到那個動人的音符,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音符也終將淡出我們的耳際。  梔子花又開始了燦爛的一季。牆角邊,庭院前,陽臺上,樓道口,到處可以看到粉嫩粉嫩,像蝴蝶一樣微微舒展著雙

高三敘事作文:站在老屋的門口

  站在老屋的門口  一座低矮的小木房,只在屋頂披著一層灰色的瓦,時光侵蝕了老屋的門。而我徘徊在門口,想著那些平常小事。  先前是爺爺守著老屋。他喜歡坐在門口,一口又一口優哉遊哉地抽著自卷的旱菸。而當每次嗆得滿臉通紅時,便急急地招我給他捶背。那場景重複了幾年。而我印象中染紅老屋門口的那一抹殘

我的治牙記

  跟我很熟悉的人一般知道,我有著一口讓人一見了就感慨不好的牙,我的確是靠這個在朋友圈裡出了大名氣的。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前幾天吧,我早晨吃飯的時候六齡齒隱隱作痛,其實那可顆早就該治的六齡齒已經在好久之前就有感覺了,我只是心驚膽戰的不敢告訴我的家長,我知道只要說了就不能避免去醫院了。  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