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我的新華情結作文

2023-12-04 13:39:31 1

  現在,人們印象中的新華書店早已變了模樣,但是情結還在那裡。小編整理了相關的文章,歡迎欣賞與借鑑。

  我的新華情結作文【篇一】

  現在瀋陽的新華書店規模大、功能全、數量多,大小書店星羅棋布,遍布全市的大街小巷,人們購書非常方便,滿足了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消費需求。但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瀋陽,新華書店屈指可數,人們想買本書往往要走十來裡路。

  記得當時瀋陽最大的新華書店坐落在太原街,是市一級的書店,再有就是區一級書店。瀋陽區新華書店在中街附近,也就是現在的薈華樓對面;皇姑區新華書店在北行南邊,位於長江街與岐山路交匯處的東北角;大東區新華書店在小津橋路北,大東區政府西側;鐵西區新華書店在興華街上,與和平影劇院毗鄰;和平區不愧為瀋陽的文化區,除了太原街新華書店外,區內還有馬路灣新華書店、北市新華書店,在西塔東邊還有一家朝鮮族書店。從上世紀70年代初到90年代初,這些書店都是我經常光顧的地方,那裡留下了我渴望文化、渴望知識的足跡,我的上千冊書藉都是在這些地方購買的。

  我當時不論是買書還是雜誌,都會在扉頁上寫下「購於XX新華書店或報刊門市部」字樣,並記下年月日。上周在家整理書藉刊物,看著那扉頁上的字跡,往事如煙,湧上心頭,一幕一幕,如在眼前……

  我買的第一本書是《人造地球衛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中國是繼美國和前蘇聯之後,第三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用當時的話講是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大滅了帝國主義、修正主義的威風。當收音機裡播放衛星傳回的《東方紅》樂曲時,年少的我和父母一樣沉浸在自豪的喜悅中。當時我在瀋河區團結路第二小學讀四年級,那天放學後我去三角地附近的百貨商店買作文本,偶然看見了那本《人造地球衛星》小冊子,我讓服務員拿給我,我翻了翻,非常想買,一看定價兩角五分錢,我兜裡就兩角錢,即使不買作文本也不夠,只好作罷。晚上和母親要錢說想買本書,母親聽說是買課外書就沒給我錢,我很失望,悶悶不樂。父親看在眼裡,沒有說什麼,趁母親去井院投洗衣服的空隙,父親問我買什麼書,我如實說了,父親未加思索就從兜裡掏出三角錢給了我。次日,我去百貨商店買書,書竟賣完了。我只好趕到離家最近的北市場新華書店,如願以償地買到了書,從這本書裡我了解了地球,知道了什麼是衛星,對太陽系也有了一個粗淺的認識。書店裡琳琅滿目的書燃起了我強烈的求知慾望。

  上中學後,我用節省下來的零花錢,在北市新華書店陸續買了《宇宙的秘密》等自然科學讀物。當時再版發行了一套《十萬個為什麼》,總共有十六七冊。想擁有這套叢書成了我的夢想,但全買下來得六七塊錢,父母肯定是捨不得的。那時學校遵照毛主席「學生以學為主,兼學別樣」的指示精神,經常組織學生參加學工務農勞動。1974年暑假,學校讓我們來到小北關街附近的紅旗開關廠勞動,廠裡每天給我們補助6角錢,這使我們的勞動熱情格外高漲,一個月的辛勤勞動,我掙了18塊錢。用現在的時髦話講應該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我用這筆錢給父母買了兩盒牡丹牌香菸,剩餘的17塊錢全部買了書。我首先想買的是買《十萬個為什麼》,我冒著酷熱來到北市書店,但沒有整套的,只好有哪冊買哪冊了。我又趕到太原街書店,拾遺補缺又配上了幾冊,但還是不全,為了配成套,我中午飯也沒吃,餓著肚子一咬牙,花一角錢乘環路電車來到了中街書店,也許是我的執著感動了上天,缺的那幾冊這裡竟全有,真讓我喜出望外,當即開票付款,服務員幫我把書綑紮起來,我就樂得屁顛屁顛地回家了。這套書的閱讀,拓展了我的眼界,也擴大了我的知識面,我沒事就給同學出問題,最後還是我自問自答,讓同學對我刮目相看,有人還給我起個綽號「萬事通」。這年在我加入共青團的審查會上,班主任王老師對我的評價是「愛讀書,知識面寬。」

  1978年春,我來到瀋陽市第一住宅建築公司,當了一名建築工人。同我一起入廠的青工學會了吸菸,還經常和老師傅們出去喝酒,但我有點不隨鄉入俗,顯得有點另類,即不吸菸,也不喝酒,而是把錢省下來買書。班組裡有位1974年入廠的青工叫潘英華,還有一位下鄉返城的知青李月來,我們仨兒都愛讀書、愛文學,成了工段裡的文學青年。工餘和午休時,我們就在一起交流讀書體會。遇到雨休或下班後,我們就結伴來到附近的書店轉轉,往往都不會空手而歸。尤其是發了薪水後,咱仨兒每人都會買三四本書,我的那些中外文學名著大都是這個時期買的。當時再版的中外文學名著都是暢銷書,常常供不應求。1979年夏天,我們來到亞洲電影院對面的朱剪爐工地施工,為了第一時間買到新出版的書,咱仨兒幾乎天天去中街新華書店,一來二去竟和賣文學類書藉的胖大姐成了朋友,後來胖大姐不但向我們通報最近要有什麼新書上架的信息,還把對我們想買的書留下來,有了這個「後門」,我們買書就方便多了。我的《復活》、《紅與黑》、《高老頭》、《巴黎聖母院》都是在胖大姐的關照下購得的。現在想起來對胖大姐還心懷感激之情。那些年工地在哪裡,工地附近的新華書店就會留下我們的足跡。高爾基說書藉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階梯上留下了我們向上攀登的足跡,我們無怨無悔,有趣有樂!

  上世紀90年代初,隨著圖書市場的放開,書刊批發市場的成立,大大小小的書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沈城,買書難的現象已經不復存在。從那以後新華書店去的確實少了,但我對她的感情依然如故,時間抹不去記憶,凝結在知識裡的書店情結揮之不去!

  我的新華情結作文【篇二】

  「從南京中山路55號到管家橋65號,我走了25年!」這是2000年江蘇經濟報加盟新華日報報業集團時,我發出的一番感嘆。

  記得第一次跨入新華日報大門是1975年4月初。當時,我作為第五期工農通訊員學習班成員,從蘇北石油勘探工地風塵僕僕地闖進中山路55號那油墨飄香的大院,激動之情溢於言表。三個月的專業培訓,是新聞啟蒙,也是道德薰陶,22歲的毛頭小夥,從此與新聞結下了不解之緣。如今,當年參加培訓的24名通訊員天各一方,每個人的結果都不盡相同,其實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正是由於這一過程,使我們的人生從這裡拐了個彎。30多年來,我們組織過多次同學聚會,儘管一些同學已經走上了重要的領導工作崗位,但對這個聚會絕不敷衍。「沒有新華日報,我們便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話道出了大家的心聲。

  多少年來,我以新華日報通訊員為榮,筆耕不輟,一旦有重要新聞總忘不了給新華日報投稿。採用不採用都無所謂,權當給家人捎封信。1985年,我赴京就讀於中國新聞學院,得知新華日報、揚子晚報在北京沒有派駐記者,出於對新華日報的一片深情,同時也為了自己練練筆,我向報社領導主動請纓,「自投羅網」當了兩年「編外記者」。在這期間,我積極和江蘇省駐京辦事處「攀親」,與江蘇駐京代表保持熱線聯繫,獲取了不少新聞線索,利用課餘時間採寫了180多篇消息、通訊、人物專訪,拍攝了大量新聞圖片,其中80%為江蘇發生在北京的新聞。創刊不久的揚子晚報,頭版不時以「本報北京專電」、「新華社供本報專稿」名義發表我的報導,以至一些朋友誤以為我已另攀高枝。

  著名記者李普曾經說過:「一個人一旦被網住了,他就擺脫不掉,不是別人拉住了他,而是他自己一往情深,捨不得離開。」對此我有同感,既然「自投羅網」,為了那份承諾,我就得像職業記者那樣磨練自己,拼命地跑、用心抓新聞。好在從第二學期學校下午很少安排課程,我便買了月票,揣上北京交通圖、採訪本、照相機,利用下午和晚上到處抓新聞。為了給新華日報採寫《江蘇輕紡產品在北京》,我幾乎跑遍了北京各大商場;為了搶一條「東海『小蘿蔔頭』塑像在京揭幕」的快訊,我在中國青少年宮轉了三天;為了採訪江蘇藉在京文化名人,也不知道跑了多少冤枉腿;由於沒有記者證,享受不到新聞稿三分錢一個字的優惠,在郵局我不得不花七分錢一個字發電報,搶發當日新聞,稿費還沒發報費多,但我樂此不疲。同學問我,你哪來的這麼大幹勁?我坦言:有「家裡人」在背後撐腰。當時,新華日報、揚子晚報先後有兩位領導在中央黨校學習,寫什麼、怎麼寫,我可以「現買現賣」。有時參加一些重要活動,他們都將我作為「家裡人」介紹給對方,從而更好地拓寬了我的報導面。

  有道是「山不轉水轉」,十幾年後我轉到了江蘇經濟報,緊接著江蘇經濟報加盟了新華日報報業集團,這回成了真正的「家裡人」,我歸屬感油然而生。情系「新華」25載,我也成了「新華人」!

  我的新華情結作文【篇三】

  其實,我只是新華書店的一名臨時員工,進店時間也才四個月,但在我的內心深處,卻有解不開的新華情結。

  十二年前,高考落榜的我讓父親黯然神傷。為了讓我跳出農門,他不顧家裡債臺高築,硬是借錢為我買了個城鎮戶口,又東奔西走,託人幫我招了工。當昔日的同窗好友還在為擠高考的獨木橋而挑燈磨劍時,我卻在人家羨慕的眼神中捧上了「鐵飯碗」。那段時間,我滿足得近乎陶醉。然而好景不長,在市場經濟在潮的衝擊下,我所在的單位幾乎於一夜之間土崩瓦解。我下崗了,就回到了鄉下,每月只去一趟縣城,到單位領取120元的生活費。從此,失落與苦悶的陰霾就籠罩在我心頭揮之不去。

  那天上午,初春的風中還裹著濃濃的寒意。我從單位領到生活費出來,瑟縮著身子躑躅在縣城的街頭。想到回去的那趟班車還要三個多小時才發車,我就信步來到新華書店,想用看書來打發這段漫長的時間。走進書店大門,一股暖流隨著書本油墨的清香撲面而來。書店裡的人真多,但聽不到一絲嘈雜的聲響。工作人員忙而不亂,臉上都洋溢著真誠的笑意,讓人有如沐春風之感。我挑了本《平凡的世界》找個空地坐下來翻閱,看完內容提要,就被主人公自強不息的精神所感染,不覺如饑似渴地往下讀。待我回過神來,發現店內只有我一個顧客了,工作人員正在收拾書本、打掃地面,準備下班呢。我趕緊站起來,買下這本《平凡的世界》走出新華書店的大門。

  街上已是暮色蒼茫,錯過了回家的班車,我只得到一位遠房親戚家借宿。這晚我徹夜無眠,令我心潮澎湃的,有小說中堅韌不拔的主人公,也有書店內與外界截然不同的氣息。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如果能去新華書店上班,一邊侍弄店內的「階梯」,一邊借著階梯努力使自己站得更高些、看得更遠些,那當是人生最美的事了吧?我的新華情結由此而生。

  此後,只要有機會去縣城,我就一定會進新華書店坐坐,就帶一身書香回家,就發一陣感嘆,一陣遐想。後來我結婚,為人妻,生子,為人母。丈夫也愛看書,我們把各自的藏書清理出來,在集鎮上開了個小書店。雖然只是出租圖書,但我總願意想像自己的小書店就是集鎮上的新華書店,而我既是員工又是經理,每天在忙碌和遐想中自我陶醉。前來借書的大多是熟識的人,一般不放押金,所以總是借出的多還回的少。一年下來,我們盡千冊書就損失過半。丈夫和我見勢不妙,趕緊關門大吉。我又一次下崗了。

  再後來,丈夫到縣城工作,我帶兒子隨他遷居縣城。兩年多來,好些熟人給我介紹工作,超市收銀員、酒店服務員、事業單位接待員......丈夫和我都婉言謝絕。丈夫也知道,新華情結在我心頭根深蒂固了。我甚至想,如果不能到新華書店上班,就安心在家相夫教子,並在麻將桌上消耗部分無聊的時光。

  原以為這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沒料到機會真的就來了。今年7月,新華書店進行人事改革,面向社會招聘三名臨時工,我聞訊立即報了名。面試、體檢、培訓、上崗,半個月後,我成了新華書店一名導購員。機會來得這樣突然,讓我有些難以置信。我是緊攥著一隻拳頭上完第一天班的,生怕這個幸福稍縱即逝。我很快熟悉了自己的工作,在不到兩周時間內,就對自己所負責的七個書架、一個大平臺的上千種圖書的擺放位置了如指掌。清理書本、打掃衛生、向顧客推薦新書、為顧客打包,有時也到各單位去推銷圖書。工作單調但不覺枯燥,生活平靜而不顯寂聊。熱心待顧客,真誠對同事,我迅速地融入了書店這個大家庭。在店內沒有顧客的時候,我就找出自己愛看的書,享受片刻的從容與閒適。

  那天下班回家,碰到久未聯絡的牌友,忿然問我說:到書店上班五百塊錢一個月,給你能放幾個炮啊?虧你還這麼上心!我淡淡一笑,說書店的福利好哇。牌友說你騙誰呢,臨時工還有福利?我知道她不明白我的意思,在我看來,學習的機會才是最大的福利啊。半年來,我利用書上所學的知識,說服丈夫改掉了不吃早餐、愛喝濃茶的習慣,促使兒子改掉了愛吃零食、不吃蔬菜水果的毛病,我做飯菜不再只求口味,而更注重營養與科學.....什麼樣的福利還能比我丈夫孩子的健康更有價值呢?

  漫長的冬夜,我和丈夫相對而坐烤著爐火,我向他介紹《易中天品三國》、《無毒一身輕》等新書,丈夫從眼鏡片後射出的目光柔情千萬,與我從前跟他講某一精彩牌局時他看我的那種眼神截然相反。我知道,改變丈夫眼神的,是今天書香盈袖的我,改變我的,是書,是新華書店。我也知道,心中的新華情結將伴我一生。

同类文章
一二三木頭人遊戲作文400字

一二三木頭人遊戲作文400字

今天,我們班特別熱鬧好玩。老師帶我們玩「木頭人」遊戲。老師先跟我們講遊戲的規則:「當「木頭人」的人不能動,也不能說話,更不能笑。而當「逗笑人」的人任務則是要把「木頭人」逗笑。如果木頭人一直分毫未動,堅持最久的就是「超級木頭人」;如果逗笑人可以把所有的人都逗笑了,他就是「逗笑專家」。」說完,老

收貨的季節

  又是一個令人快樂的收穫節,在這一年的收穫節裡農民伯伯收穫了他們自己家種的農作物,而我我吃著無比美味的棒棒糖思緒也回到了收穫的那一天……  那一天,羅老師說:「今天是我們班和同年級的四個班比賽拔河,現在要選吃15個男同學和15個女同學,哪些同學願意為班爭光。」聽到這裡我毫不猶豫地舉起了手,

高中敘事作文:一次難忘的演講比賽

  學校舉辦了《永遠的豐碑》演講比賽,由我們班打頭。我們一邊練習演講,一邊盼望著比賽快點到來。今天早上,我們幾個人就要上臺演講了,我心裡卻非常緊張,像打鼓一樣。同班的好朋友鍾雪霞告訴我:「不要緊張,要對自己充滿信心,這樣才能取得優秀成績。」聽了鍾雪霞講的話,我心裡平靜多了。  到了比賽的時間

成長的煩惱500字

  範文一  現在的我,早已不是童年時那個幼稚的我了,我現在正邁向青春時期,那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時期啊!我恨不得時間過得再快些,能讓我立刻步入那個時期。可是,伴隨著成長,各種各樣的煩惱也一個接著一個,接踵而至,似雨點般向我打來。  我剛升上初中時認為,初中生活會想我在小學時一樣沒有煩惱。可是,

高中敘事作文:詩意地生活

  第一篇  思緒從六朝金粉的秦淮河穿越到曉風殘月的西湖,從煙花三月的揚州飛掠到楓橋夜泊的姑蘇,若是讓我選擇一個地方詩意地生活,我一定會搖曳輕舟,最終停泊在煙雨朦朧的江南水鄉。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遠離朱自清的槳聲燈影裡得秦淮河,我搖著小船如痴如醉地追尋著青磚瓦房的典雅江南。  

高三敘事作文:藍色的傘

  第一篇  羊羔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義,連小小的動物也懂得感恩父母,更何況是我們呢?一顆心靈因為對愛的感恩,所以才使自己擁有了鑽石般的璀璨光芒。  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一把經歷過無數風雨的藍色雨傘。我清楚地記得剛上四年級時。有一次下起大雨。天不從人願啊!我在校門口等了許久都不見雨停。我用書

高三敘事作文:感動的心藏在槐樹下

  2008年浙江省金華市中考作文題:感動的心藏在槐樹下  月下。小路。老槐樹……  氤氳的夜色浸染著紫色的窗枝,夢裡似乎又闖到槐花淡淡的幽香似一道澄清的柔波……  又是一個有月的晚上,風漸起漸落,吹亂了人們的頭髮,吹亂了人們的思緒,只有那顆心顯得格外溫暖。  槐樹在小路的盡頭,樹下有間餛飩

高中敘事作文:梔子花開

  「青春的旋律,我是你最後一個音符。不知道當你柔美的手指滑過黑白的鋼琴鍵時,你會否注意到我的哀傷?」每個人的青春裡都會遇到那個動人的音符,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音符也終將淡出我們的耳際。  梔子花又開始了燦爛的一季。牆角邊,庭院前,陽臺上,樓道口,到處可以看到粉嫩粉嫩,像蝴蝶一樣微微舒展著雙

高三敘事作文:站在老屋的門口

  站在老屋的門口  一座低矮的小木房,只在屋頂披著一層灰色的瓦,時光侵蝕了老屋的門。而我徘徊在門口,想著那些平常小事。  先前是爺爺守著老屋。他喜歡坐在門口,一口又一口優哉遊哉地抽著自卷的旱菸。而當每次嗆得滿臉通紅時,便急急地招我給他捶背。那場景重複了幾年。而我印象中染紅老屋門口的那一抹殘

我的治牙記

  跟我很熟悉的人一般知道,我有著一口讓人一見了就感慨不好的牙,我的確是靠這個在朋友圈裡出了大名氣的。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前幾天吧,我早晨吃飯的時候六齡齒隱隱作痛,其實那可顆早就該治的六齡齒已經在好久之前就有感覺了,我只是心驚膽戰的不敢告訴我的家長,我知道只要說了就不能避免去醫院了。  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