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節氣的含義是什麼,進入寒冷季節(每年的1月5日-7日)
2024-02-06 10:56:17 1
中國有24節氣一說,每個節氣都有各自的特點和習俗,小寒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冬季的第五個節氣。關於小寒,大家都聽過,那你知道小寒節氣的含義是什麼嗎?接下來就由小編為大家解惑。
小寒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1、進入寒冷季節
小寒,冬季的第五個節氣,「寒」是寒冷的意思,所以小寒節氣的含義是什麼?它表示已經進入冬季寒冷季節,此時冷氣積久而寒,但還沒有達到最冷的程度,所以稱為小寒。其實小寒已經很冷了,但與最後一個節氣「大寒」相比較還差點。
2、小寒節氣特點
小寒節氣時,氣溫已經很冷了,此時古人特別注意保暖和保健。而且小寒到了,寒冬臘月也就來了,大家的棉衣開始都有穿上身,做好防寒防凍措施,還有就是給牲畜加料,所以有農諺:「人到小寒衣滿身,牛到大寒草滿欄。」此外,小寒還處於「二九」的最後幾天裡,小寒過幾天後,才進入「三九」,它與夏季的小暑正好相對應。
小寒三侯:「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雊」意思是小寒時,因為天氣寒冷,大雁開始回歸北方故鄉;喜鵲開始築巢,等巢築好,春季到來之際便開始養育後代;雉是一種長得像雞的鳥,也就是野雞,它是一種陽鳥,在小寒時它感受到陽氣開始發出求偶的叫聲。
小寒節氣的諺語:根據小寒節氣的特點,民間有著許多農諺,如「小寒節,十五天,七八天處三九天」、「小寒不寒寒大寒」、「小寒天氣熱,大寒冷莫」、「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寒,驚蟄暖」、「小寒蒙蒙雨,雨水還凍秧」等。
小寒節氣吃什麼食物:24節氣不僅代表天氣、季節的變化,也是一個個節日,有些地方習俗是在這一天吃一些東西,比如菜飯、糯米飯、臘八粥、黃芽菜、溫補雞湯、羊肉等,這些吃起來不僅美味營養,還能祛寒保暖。
二、小寒節氣的由來
1、黃經285°為小寒
古人將地球公轉軌道稱為「黃道」,並把它等比例分成24份, 之間相隔15°,就形成了24個節氣。地球在黃道上每運行15°,就對應一個節氣,而當太陽到達黃經285°時為小寒節氣。
2、每年1月5日-7日
知道了小寒節氣的含義,接下來看看它的具體時間。據了解,中國以小寒為冬季的第五個節氣,具體時間為每年的1月5日-7日,2019年小寒在2019年1月5日,2020年在1月6日(距今還有48天)。
小結:看完全文,大家應該明白小寒節氣的含義了吧!總而言之,24個節氣其實就是24個時令點,每月2個節氣,每個節氣有三個候,每個候是五天,而小寒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三個。在小寒節氣之前是冬至節氣,之後是大寒節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