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三大疑案,大明王朝衰亡的導火索
2023-03-30 20:03:28 2
明末三大疑案分別是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這三件案件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三件案件代表了明朝末期宮廷的紛亂,黨派之間的較量和明朝國家的衰亡。
明末三大疑案-梃擊案:
是發生在萬曆年間,有一瘋子手持木棒闖進太子府,對著太子亂打,後被人制住,審問後瘋子清醒了,招供出指使自己的人是皇上寵愛的鄭貴妃所為,原因是鄭貴妃的兒子並沒有當上太子,便想殺了太子,立位自己的兒子,可明眼人都看出鄭貴妃不會這麼傻,找一個宮外的瘋子用木棒去殺太子,可人證無證具在。皇帝重新貴妃卻也無能為力,貴妃只得苦苦哀求太子,太子也請求皇帝快速結案,後除瘋子被處決後,其他一些要求被徹查的官員被處分,此事便不了了之。有人說是貴妃鋌而走險刺殺太子,也有人說是太子用苦肉計來穩固地位,從這裡就能看出當時宮廷鬥爭的激烈。
明末三大疑案-紅丸案:
發生在萬曆皇帝剛剛病死,太子朱常洛即位,改年號為泰昌,即位僅十天,泰昌皇帝就大病腹瀉不止,原來是前朝鄭貴妃派人在泰昌皇帝的日常藥物加了瀉藥,原本縱情聲色的泰昌皇帝身體就不好,腹瀉之後更是致病情家具,過了十幾天,一位大臣獻上一顆紅丸,稱此藥是仙丹妙藥,可藥到病除,皇帝服下後果然身體舒服了許多,黃昏時皇上又服下了一顆紅丸,可到了半夜就駕崩了,這時他剛繼承皇位一個月。大臣紛紛議論皇帝的死和紅丸有沒有關係,有的大臣說進獻紅丸無罪,因紅丸的效果確實緩解了皇上的病情,可皇上確實身體本就不好,死亡和紅丸沒有關係,有的大臣則說就是紅丸害死了皇上,最後爭論了八年這件事也沒有結果,只有進獻紅丸的大臣被貶放而已。紅丸案最後懸而未果,但新皇剛登記一個月就駕崩了,其中的政治陰謀不言而喻。
明末三大疑案-移宮案:
是在泰昌皇帝駕崩後發生的,泰昌皇帝生前寵愛一個妃子叫李選侍,李選侍在泰昌皇帝駕崩後一心想做皇太后,控制朝政,可新皇朱由校並不是他的親兒子,她便把持著朱由校住在了只有皇后能住的乾清宮裡,後來大臣們強行讓皇帝下旨,使李選侍搬離了乾清宮。李選侍想要做黃泰宏控制朝政的願望落了空,而她本人勢單力薄,又是誰在背後指使此事?不過幸好她沒有成為皇太后,要不然明朝可能就會先出一個「慈禧太后」了。
這三大疑案雖最後看似都有合理的解釋,但是最高統治者內部互相爭鬥,不死不休。由此可見明朝已經腐敗到了頂端,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