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新視頻被翻車後,這3個抖音另類網紅,刷新我對鄉村的認知
2023-04-02 09:44:24 1
李子柒又「翻車」了。
這一次,因為她最新視頻中的雪景有點模糊,她被指責「剪掉」和「造假」,直接衝上了抖音熱搜。
但很快,攝影專業人士出來闢謠。
視頻不是摳圖,但在後期美化過程中出現不自然,屬於正常現象。
更何況,李子柒根本不缺創作時間,根本不需要剪圖。
多年來,用心創作的李子柒一直飽受嘲諷和質疑。
很多人無法理解她的低學歷,但無數粉絲。她一更新,他們就偷偷戳戳她,希望她翻個身,用放大鏡找毛病。
動不動就拿著各種假「真錘子」,企圖證明自己的「人設崩塌」。
但有網友說得好:
「一個小女孩回到農村,靠自己的努力成為了網紅。她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給了年邁的奶奶更好的生活,比任何人都更值得認可。」
有多少人總是只強調別人的輝煌,卻看不到別人的辛酸。
最近,我的耳朵被三個同樣自己改變命運的年輕人所感動。
和李子柒一樣,他們的視頻也有著最真實的中國鄉村風貌。
01
時間拉回到1年前。
2020年,在一個無人關注的地方,三個普通人正在經歷人生最大的磨難。
那一年,27歲的張舟清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
他的家鄉曾是全國九個深度貧困縣之一。
中專畢業後,他很小就出去打工。16歲到唐山挖煤,18歲在深圳做流水線工人,21歲參軍。
眼見世事興盛,我比誰都更想改變自己的命運。
張舟慶在深圳工作時
但退休後,他回到家裡,看著村民們在田裡謀生的玉米和土豆,卻賣不出玉米和土豆。
他做了一個決定:他不想回大城市,而是要留下來幫村民賣農產品。
小夥子敢想敢幹,創辦了一家電商公司賣土豆。
在最初的幾年裡,業務也有所不同。
但2020年,一場疫情,他的資金鍊徹底斷了。
銀行貸款、民間貸款、親友貸款全都降了下來,成為80萬多的債務壓在張舟清身上。
那是一個農村家庭根本無法想像的數字。
他無法填補漏洞,也不敢告訴父母。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曾經熱情洋溢的自己,在失敗的風暴中垂頭喪氣。
創業之初的張舟清(左)
那一年,32歲的楊舟,一個只有三個月大的家庭,收入為零。
他有一份人人羨慕的好工作:
曾在一家汽車集團做工程師,月薪一萬多。
但我在湖北荊州的父母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
楊舟在汽車車間實習的時候
他們的楊乾魚食品作坊因銷售不佳欠下超過100萬美元的債務。
為了節省一點修理費,父親在修理電路時觸電,一根手指被截肢;大年初二,小妹要開麵包車,5塊錢。
600公裡外的揚州,傷心欲絕。
在眾人的反對下,他丟了鐵飯碗,回到了家鄉。
他說:「我怎麼能讓我的家人陷入貧困?」
楊舟當年的辭職證明
最初的幾年裡,楊舟每年都要花10個月的時間在外面的市場上。他努力工作,生活逐漸好轉。
但當2020年疫情到來時,小工廠無法開工,貨物無法出貨。
一家距離武漢不到200公裡的家中,驚慌失措:
多年的艱苦管理和幾十年的積蓄可能都白費了。
那一年,43歲的林俊不知道如何再過正常人的生活。
他曾經商失敗,欠下數十萬債務。
然後,突如其來的直腸癌事件讓生活變得更糟。
全靠親人拼湊起來做手術。
躺在病床上的林俊
幸運的是,手術很成功。
但每21天就有一次化療,「躺在床上,甚至想死」。
為了養家餬口,肝硬化的媽媽們甚至做環衛工人,月薪1000,每天在街上撿垃圾。
林俊拍媽媽背影
林俊自責。
到了本該為一家人遮風擋雨的年紀,卻被風吹雨打。
一無所有,他能為所愛之人做什麼?
林俊妻子每天在醫院陪床
三種人生,三種苦澀抖音網紅代表人物是誰,誰也逃不過人生的蹂躪。
但這一生,無論多麼痛苦,多麼痛苦,他終究會自己長成一根柱子。
02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三人在黑暗的日子裡看到了一絲宿命。
張舟慶終日鬱鬱寡歡,母親帶他到山上砍柴。
一時興起,他用視頻記錄了這段經歷:
母子之間的搞笑對話,媽媽嘮叨他單身……
錄音結束後,張舟慶在抖音上發布了。
沒想到引起了網友的極大共鳴,點讚超過3000次,播放量超過30萬次。
激發了張舟清的創作熱情。
他拍攝了更多的農村日常生活:田野裡忙碌的父母,不小心吵架的祖父母……
70多歲的爺爺奶奶被網友稱為「戀愛中最美的樣子」,等待張舟慶如戲般更新。
很快,他的粉絲就突破了100萬。
一度幾乎絕望的他,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種可能。
無奈之下,楊舟意識到,如今的零售業從線下到線上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他害怕被市場淘汰,所以他花了兩個月時間研究視頻拍攝。
我鼓起勇氣,開始了他自己的直播。
楊洲第一次做抖音直播
楊舟沒有經驗。雖然他播出了6個小時,只賣出了一首單曲,但他仍然堅持每天開播。
他相信抖音網紅代表人物是誰,只要方向對了,往前走,就會有光明。
果不其然,他拍攝了清洗幹楊魚的過程,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點擊量達到了百萬。
當晚的直播中,現場觀眾絡繹不絕,售出1000單。
光是列印訂單就花了三四個小時。楊舟看著那一疊單頁,終於看到了翻身的希望。
病房裡的林俊無奈,拍下了自己插呼吸管的視頻,發在抖音上。
但是當我醒來時,我的手機上有 8,000 個贊。
看著那些溫暖的祝福,林俊淚流滿面。
他開始現場唱歌,鼓勵他的病人和他自己。
越來越多的人被他的實力所吸引,來到直播間與林俊聊起他的病情和生活。
這個失業、患癌、一無所有的中年男子,終於找到了安慰和動力。
那些「意外」就像是一束光進入了黑暗。
他們看到了希望,繼續朝著這道光走去。
03
張舟慶通過製作視頻在抖音上積累了180萬粉絲。
在積累了足夠的人氣後,他開始通過電子商務將家鄉巴東縣的土豆、天麻和臍橙銷售到全國。
他每天 8 小時來回 7、 從農民家購買當地產品。
優先購買貧困人群,價格會比正常購買價格高一點。
現場付款,永不欠款。
之後,它被包裝、裝載並發送到各個地方。
以前擔心農產品賣不出去的人,現在不用再擔心白費功夫了。
張周清的車剛進村子,提著土豆筐的人就從四面八方趕來。
稱重、計數、結算……村民們高高興興地回來了。
張舟清將這些場景一一記錄下來。
或許並不精緻華麗,但卻是一個少年返鄉回饋家鄉的感人故事。
去年,他實現了500萬元以上的收入,其中300多萬元分配給了老百姓提供物資,人均收入增加了1萬多元。
對他來說,這是回到家鄉最大的意義:
把未來和希望帶到養育自己的土地上。
為銷售絞盡腦汁的楊舟,通過平臺迎來了越來越多的訂單。
有一位湖南老闆多次拒絕楊舟,直到他拿到視頻,立即訂購了大量貨物。
這個勤勞的人終於等到了他的運氣。
現在,楊洲白天拍視頻教網友做魚乾,晚上做直播。
從去年6月到現在,他已經積累了4萬多粉絲,一共賣出了20萬包魚乾。
更何況很多年紀大了找不到工作的人也能安心養活自己。
不久前,他發布了一段「鹹魚翻身」的視頻。
十多年來,這個曾經無人問津的家,經歷了太多的風風雨雨。
現在,他終於讓辛勞了一輩子的父母照顧生活,也讓犧牲了太多幸福的妹妹買車買房。
就像「鹹魚翻身」一樣,即使有低谷,不認命的人也一定能爬起來。
病情逐漸穩定的林俊期待著回歸正常生活。
失去了一切,他想起了偶然發生的顫音。
在抖音上,網友們紛紛議論著林俊家鄉隨州的特產花菇。
他的嶽父和嶽母種花菇。這麼好的山寶,超市裡竟然這麼貴。其實產地又便宜又好。為什麼不自己做呢?
林俊動作大,立即申請了營業執照,開始了直播。
第二天,100多個訂單;第三天,200多個訂單...
很多人一開始只是為了養他,吃了之後,就愛上了花菇本身。
村裡留守老人和喪偶老人太多了。
一年來,林俊賣出了超過130萬件的商品,終於不用再為錢發愁了。
他把所有的親戚朋友都帶進來,分了股份,讓退休的叔叔阿姨們有收入。
如今,他時常忘記自己是個癌症患者,甚至比很多正常人都能笑出聲來。
對他來說,養家餬口、助人為樂、傳承家鄉特產,是他餘生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你被生活錘打了,你必須要放下嗎?
回老家就一定是垮臺嗎?
生病了,就一定要變成廢人嗎?
這些曾經被逼到了命運谷底的人,終於靠著這個時代的福祉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04
耳朵,和許多年輕人一樣,從一個封閉的國度走到一個繁華的城市,一步步的安定下來,為生命挺身而出,生根發芽。
在大多數人眼裡,這就是成功。
但是有太多的年輕人離開了鄉村去城市,最後又回到了農村。
舉起手機,依託短視頻和直播,拉動家鄉的農產品經濟。
就像當他們被家鄉的水土滋養時,他們用自己的奮鬥來回饋家鄉。
這不是更大的成功嗎?
改變自己的命運,也改變了家鄉的面貌。
抖音上這樣的故事太多了。
湖南姑娘湘妹新寶,用簡單的相機對準家鄉,吸引了超過100萬粉絲。
2019年至今,她在家鄉新華縣和村裡幫助銷售農產品超過1000萬元。
土家族女孩譚桂英從東莞流水線回到家鄉恩施,帶動姐姐們創業。
疫情期間,她通過直播抖音將恩施大峽谷打造成網紅打卡的地方。
而前消防員張俊傑也辭職回到家鄉橫張村當養蜂人。
抖音直播,拉動村裡養蜂人補貨,造福全村。
當他們通過短視頻走紅時,他們開始受到普通教育和低教育的質疑。
他們批評自己不完美的過去,在偏見中把他們變成了「沒文化的網紅」。
持懷疑態度的人都忘記了,這些回到家鄉的年輕人通過抖音等短視頻平臺改寫了貧困,找到了理想的生活方式。
吞了這麼多苦水,才結出碩果。
而且,它確實為家鄉做出了貢獻。
根據剛剛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目前中國有5億人口生活在農村。
耳朵的祖先也世世代代在地裡吃東西。我太理解農民的艱辛了。
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農產品,要麼是低價採集,根本賺不到錢,要麼就是不知路賣不出去。
而這些年輕人有著更廣闊的思想,更活潑的想法。
短視頻成為了他們的「新農具」,在陌生人眼中把農村的景色變成了風景,讓家鄉的農產品也因為這種關注走得更遠。
這對農民來說是真正的好處。
這才是最值得尊重和認可的「小人物」。
當你認為網紅都是眼球時,顯示下限,短視頻被視為禍害。
事實上,短視頻早已為那些不願向命運低頭的人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
對於那些曾經貧窮的村莊,用交通打開未來的大門。
一個高質量的平臺改變了一個人的面貌,也改變了每個國家的面貌。
這些正能量代表著這個社會的未來。
除了這些返鄉的優秀青年,抖音上還有很多來自各行各業的人才。
李學琴、陸顯仁、老四、任海龍、陶子傑、小晶阿特等抖音大師的故事,都記錄在這個名為「抖音與他的朋友」的公眾號上。
「抖音和ta的朋友」是抖音短視頻公眾號98原創內容,公眾號後臺回複姓名即可查看他們的完整故事。
現在已經成為我最常瀏覽的公眾號之一,歡迎大家關注。
關注這個公眾號,發現雖然看了很多抖音專家的視頻,但不知道他們經歷了怎樣的人生故事。
其實,有千千萬萬的人和面孔,也有奇異的、豐富的、燦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