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脅人類存在的因素有哪些?看完才知道人類危機重重
2023-03-31 18:20:11 1
在地球歷史上,生物滅絕不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即使在此刻,一些生物也面臨滅絕。人類也是生物,由於各種原因將會滅絕。許多人可能對人類何時滅絕感興趣,但是要知道人類何時滅絕,我們必須首先知道什麼因素會導致人類滅絕。
太陽生命的終結
人類的存在嚴重依賴於太陽。如果有一天太陽走到生命的盡頭,地球上的人類將會滅絕。
那麼太陽能活多久?事實上,離現在還有50億年。
在宇宙中,恆星物體的質量決定了它們的壽命。恆星質量越大,內部發生的核聚變越強烈,導致恆星壽命越短。
因此,藍巨星的平均壽命只有幾千萬年,而較小的紅矮星由於相對溫和的核聚變反應,壽命可以達到數百甚至數千億年。
太陽的壽命大約是100億年。它已經存在了45.5億年。它將在50多億年前變成一個紅巨星。那麼地球將會在太陽的大氣層中。高溫可能會融化地球。如果人類此時沒有逃離地球,他們肯定會因為高溫而滅絕。
植物滅絕
儘管太陽的壽命仍為50億年,但植物可能會在5億年後消失。
植物將會消失,因為地球的溫度在5億年後將不再適合生物生存。我們知道,當核聚變發生在太陽上時,質量會不斷收縮,質量的大小會影響重力的大小,導致重力的下降。
這時,重力對核聚變反應的約束力將被削弱,導致強烈的核聚變反應。換句話說,一旦太陽的質量減少到一定程度,它必然會導致輻射強度增加,然後地球的溫度上升。
根據科學家的估計,在大約10億年後,地球對於人類的生存來說將會太熱。
然而,人類的生存依賴於對溫度變化更敏感的植物。大約5億年後,隨著太陽核聚變反應的加劇,植物將會因為無法適應地球的溫度而滅絕。
我們知道地球上的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產生能量,其他生物需要從植物中獲得營養。如果植物滅絕,以植物為基礎的生物鏈就無法生存,人類是食物鏈的一部分。因此,在5億年後植物因高溫而滅絕後,人類也會因能源短缺而滅絕。
冰川時代
在地球歷史上,每一次大冰期的到來都會導致地球生物的大量滅絕。已知的大冰期發生過三次,每3億年一次。
上一次大冰期是著名的第四紀大冰期,下一次大冰期可能發生在1億年後。
間隔如此之短的原因,還來自銀河系。
太陽系在銀河系中。銀河系有一些圍繞銀河系旋轉的衛星星系,包括人馬座矮橢球星系。科學家預測,在1億年後,銀河系將與人馬座矮子橢球星系相撞。
每當銀河系與人馬座矮子橢球星系碰撞時,都會引起地球環境的變化,其中之一就是大冰期。當大冰期在地球上發生時,它將導致地球環境的巨大變化,甚至包括人類在內的大規模生物滅絕。
小行星撞擊
如果你認為人類可以在地球上生存1億年,那麼也許你太樂觀了,因為小行星的撞擊也可能導致人類的滅絕。
火星和木星之間有一個小行星帶。這裡有很多小行星。一旦它們脫離小行星帶,在太陽引力的影響下跑到太陽系的內側,它們可能會撞上地球軌道,造成地球災難。
小行星不經常撞擊地球的原因實際上是由於木星的引力。木星的引力如此之大,以至於它能將小行星牢牢地束縛在小行星帶上。然而,木星也錯過了。最後一次是6500萬年前,它導致了地球上恐龍的滅絕。
因此,儘管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概率很低,但也存在撞擊地球的威脅。
除了太陽系內的小行星,一些遊蕩的小行星有時也會侵入太陽系。一旦它們逃脫了木星的引力彈弓,它們可能會進入地球軌道。
例如,幾天前闖入地球的奧羅莫是一顆系外行星。幸運的是,木星的存在加速了它離開太陽系,消除了它對地球的威脅。
雖然目前我們的科學技術已經能夠探測到小行星的軌道,但我們仍然無法完全摧毀接近地球軌道的小行星。
摘要
有許多因素威脅著人類的生存。除了上述外部因素,人類的核武器、核洩漏、病毒、全球變暖等因素也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因此,人類能在地球上生存多久不僅取決於外部環境的影響,還取決於人類如何做出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