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百壯士」精神引領下砥礪奮進記哈工大結構工程領域愛國奉獻的三代科技精英
2023-03-31 18:19:01 1
新中國成立之初,800多位年輕教師從祖國各地齊聚哈工大,承擔起教學科研任務,把畢生獻給了共和國的工業化事業,被譽為哈工大「八百壯士」。
而今,「八百壯士」精神的旗幟,繼續引領哈工大人在獻身科學、開拓創新的道路上砥礪前行,歲月長廊依然在迴蕩他們鏗鏘的足音。
「『八百壯士』精神,就是當下的愛國奮鬥精神」
記者見到沈世釗院士時,他正指著身上穿的紅毛衣向身邊人「炫耀」:「這是我去年本命年的時候學生送的。」笑語盈盈間鄉音未改。
1933年沈世釗出生於浙江嘉興,1953年同濟大學結構工程系畢業後,被分配到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系(土木工程學院的前身)。「50年代的哈爾濱特別洋氣,到處都是那種小洋樓。」沈世釗回憶著初來哈爾濱時的情景。1956年結束研究生學業後,沈世釗即留在哈工大土木系,從事木結構的教學與研究。此後六十餘載,全身心投入到結構工程領域的研究和哈工大的建設當中。
1978年,沈世釗參加國家選派出國的外語資格考試,以黑龍江省英語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了第一批出國訪問學者的機會,並於第二年前往美國里海大學符立茲工程研究所。也是從那時起,沈世釗的研究方向開始轉到鋼結構上來。1981年回國後,根據當時國家建設事業發展趨向,沈世釗認為應該重點抓住高層、大跨空間結構新興領域的開拓。「大跨空間結構是指航站樓、體育館等那些大型場館的建築結構。」沈世釗解釋道。
於2004年建成的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就是沈世釗參與設計的大跨空間結構項目之一,「會展中心的跨度達到了128米,是當時國內張弦桁架結構項目中跨度的一個,我們團隊還憑藉這個項目拿到了第六屆詹天佑大獎。」沈世釗回憶道。吉林滑冰館、北京亞運會石景山體育館和朝陽體育館、冬季亞運會黑龍江省速滑館、威海體育館……談起所設計的工程時,沈世釗如數家珍。
在從事科學研究過程中,沈世釗還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的空間結構人才,並逐漸成為我國大跨空間結構隊伍中的重要力量,哈工大空間結構研究中心的成員全都是沈世釗的學生。「我是從舊社會走過來的,經歷過那些真真切切的苦難,新中國成立後,一群年輕人幹勁兒十足,都想為建設新中國貢獻一份力量,我所理解的『八百壯士』精神,就是愛國奮鬥精神。」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眼前這位85歲高齡的工程院院士,親歷了當年的滿目瘡痍,也見證了今日的錦繡繁華,在這個冬日的暖陽裡,沈世釗談到對後輩的期待時說:「我常講的一句話就是厚植篤行。厚植根基,方能高瞻遠矚,舉重若輕;知行合一,方能服務社會,提升自己。治學做人,當尊重此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鬥,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擔當」
範峰,現任哈工大土木工程學院院長,長江特聘教授,空間結構研究中心主任。1996年開始跟隨沈世釗老師攻讀博士,從事大跨空間結構、輕型鋼結構等領域的研究、教學和工程實踐。範峰所開創的「網殼結構高烈度強震下強度破壞機理」研究領域,目前已成為網殼結構理論研究的前言熱點問題。此外,其研究的巨型望遠鏡FAST結構關鍵技術為FAST的國家大科學工程立項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相關技術已成為結構工程界的重大挑戰,研究成果在國際上產生了重要影響。
「沈老師治學十分嚴謹,我跟他讀博士的時候,每周都會召開研究生例會,所有的學生都要介紹自己的研究進展,沈老師會根據匯報情況進行點評和指導。」範峰迴憶道,「這在我的整個學習過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會時刻有一種壓力和動力督促著我不斷向前,現在我指導學生也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沈世釗始終認為應當讓學生在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中真刀實槍地幹,這樣才能真正得到鍛鍊。範峰對此感觸很深:「1998年前後,沈老師承擔了國家自然基金重大課題,結題匯報時,沈老師把我們推到前臺去做匯報,讓我們可以有機會與國內最的專家面對面交流,這對我們後來的研究生涯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鬥,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擔當。自古知識分子就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情懷,和平年代,我們選擇以科技和教育的方式報效國家。」在當前「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的主題活動感召下,範峰說,「上好每一堂課,做好每一個課題,做出更多的創新成果,支撐經濟建設的發展,這是我們奮鬥的動力。」
「把愛國熱情轉化為科研實踐和教書育人的奮鬥動力」
哈工大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孫瑛也師從於是沈世釗院士,2007年博士畢業後選擇繼續留在哈工大從事大跨空間的結構的抗風研究。孫瑛為許多體育場館和公共大型建築例如哈西客站、哈爾濱機場等提供抗風設計諮詢服務,將一些的研究成果和技術應用於工程,保證結構的抗風安全。
「沈老師的科研思維十分敏銳,他告訴我們不能僅局限於本學科的理論,還要結合目前一些發展的技術和新型材料的應用,例如將新型複合材料、大數據技術等引入我們的學科。」孫瑛說,「我們所設計的多為大型公共設施,因此實用性和安全性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榜樣是前行的方向,給人以奮進的力量。孫瑛從事教學工作多年,一直秉承著沈世釗的十二字教學理念:概念清晰,重點突出,文字精煉。「作為教師,我們要讓學生了解重點概念,對專業知識進行普及教育,做好備課工作,做好學生服務工作。這是沈老師常和我們說的,現在,我們也還會就教學方法和沈老師進行探討。」孫瑛說,「把愛國熱情轉化為科研實踐和教書育人的奮鬥動力,是我的本職工作。」
「學習科技,也關注人文;重視科學精神,更崇尚人文精神,堅持做學問與做人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