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植入設備助盲人「重見光明」
2023-03-31 13:23:03 1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編譯蔡萌尹
科學家正試圖通過讓特定的電流模式刺激大腦來幫助盲人「看」字母。美國「生命科學」網站報導稱,美國雜誌《細胞》最近發表的研究表明,這項技術將在一定程度上恢復視障人士的視力。
該報告的作者,貝勒醫學院的神經科學家麥可·比徹姆和神經外科醫生丹尼爾·吉奧爾告訴《生命科學》網站,他們在受試者大腦的視覺皮層放置了一個特殊的植入裝置,然後用電流以特定的模式刺激它,並「追蹤」受試者大腦皮層「看到」的形狀。
具體來說,特定的電流可以刺激大腦的視覺皮層分泌磷酸基團,從而產生清晰且可變的光點,從而「書寫」字母並允許視覺皮層「看見」。有時你閉著眼睛感覺到微小的斑點,沒有任何光線進入你的眼睛。或者,當你在黑暗的房間裡揉眼睛時,你的眼睛就像「看星星」。這種現象被稱為「視錯覺」,是磷酸基團在起作用。
麻省總醫院視覺修復實驗室主任、哈佛大學神經外科助理教授約翰·皮扎裡斯在「生命科學」網站上說,如果大腦皮層的多個點受到刺激,就會出現多個磷酸基團,並「自動結合」成一種可理解的形式,就像電腦屏幕上的像素成像一樣。
研究小組在五名受試者的視覺皮層的特定區域放置了一組電極,其中兩名是盲人。科學家刺激分開的電極,使它們產生磷酸基團,然後把它們之間的點連接起來,形成字母形狀,如「W」、「S」和「Z」。測試顯示,所有五名受試者都能「看見」這些字母,並能準確地將他們「看見」的字母寫在觸控螢幕上。
「在未來,這項技術可以幫助盲人區分他們的親戚和朋友的輪廓,或者獨立完成一些任務,」比徹姆和喬哈爾告訴生命科學網站。這將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荷蘭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彼得·羅韋西瑪認為,在這項研究能夠給盲人帶來「視覺假體」之前,科學家們還有許多挑戰要克服。
羅西瑪告訴生命科學網站,在未來,「視覺假體」可能需要包含「數千個電極」,而這項研究只使用幾十個電極。「這些電極可能需要穿透皮層,這樣它們的尖端才能更靠近皮層表面下數百微米的神經元」。
哈佛大學神經外科助理教授約翰·皮扎裡斯說,與只植入大腦表面的電極相比,穿透大腦皮層的電極可以產生更弱的電場和更精確的磷酸基團。羅威西瑪指出,科學家仍然需要開發與腦組織更兼容的電極,以避免腦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