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推圖」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不呢?
2023-03-31 12:04:31 1
《推背圖》一直以來都是一本被傳得神乎其神的書,是一本預言類的書,而且因為在長久的流傳過程當中,已經到了極其神秘,沒有人可以參悟透的地步,仿佛一旦提起這本書,就一定要用壓低的語氣,神秘的調子來討論。
推背圖看起來特別的神奇,因為從唐朝一直到清朝,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和書中的預言神奇的吻合,書中每一個預言都分為讖和頌兩部分,另外配了一個插圖。
比如說推背圖第十象,講了朱溫篡唐:讖:蕩蕩中原,莫御八牛。泅水不滌,有血無頭。八牛是「朱」的意思,泅水和有血無頭加在一起是「溫」,就是說蕩蕩中原都歸朱溫所有了。
袁天罡的推背圖顯然和瑪雅預言等是一樣的情況,基本都是後人偽造的!比如推背圖對黎元洪以後的事情就幾乎不能預測。就非常能說明問題。可見凡是推背圖預測的都是早已發生的,因而所謂的預測只不過是牽強附會的對以前早已發生的一些事情的重複而已!
對於推背圖我的理解是這樣的。圖和讖文不過就是綜合性極強的塗鴉和概括性總結,正反面解釋都能說的過去的東西。歷代以來包括現在的算命先生常用這種套路,說話一語雙關。怎麼理解都是對的,然後頭腦不清醒的人就上當了。
《推背圖》一共包括60幅圖像,每一幅圖像下面都有讖語,根據讖語可以推測自唐朝以後近兩千年的歷史。因為《推背圖》所推測的都是中國古代的國家大事,也涉及到了很多王朝和政權更替的內容。因而,《推背圖》也一度被禁。不過,因為《推背圖》的內容太過傳奇,民間一直還是在流傳。
千古奇書《推背圖》據傳是唐太宗時期著名的天象學家李淳風和袁天罡所著,推算出大唐以後中國兩千多年的國運盛衰,自唐代以來,歷代帝王都將此書一刻不離地放在枕邊。
《推背圖》寫了什麼?
《推背圖》是中國歷史上一部很有名氣、同時也頗具爭議的一部預言書,它預測的時間之長,準確性之高,堪稱世界之首。相傳此書是唐太宗年間著名的天象學家李淳風所著,以推算大唐國運為主。因李淳風某日夜觀天象,得知武后將奪權之事,於是一時興起,開始推算起來,竟然一發不可收拾,竟推算到唐以後中國兩千多年的國運盛衰,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說道:「天機不可再洩,還是回去休息吧!」《推背圖》由此得名。
但是此時的李淳風已經推算出60個卦象了,這便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可以預言千年興衰的千古奇書《推背圖》。但是由於此書的神秘玄奧,所以收藏者眾多,自然版本也眾多。一些學者也開始研究它的預測方面的價值。
大多數人只是聽說過《推背圖》是一本預言方面的書籍,但此書究竟是什麼絕大多數人還是不知其所言。說起《推背圖》還是頗有一些神秘性的,全書由文字、圖畫、卦象、解說組成,稱得上是中國古代一部標準的預言書,也是現在能見到的最完整的預言書,全書共有60象,每象設有一圖,還有箴言詩一首,頌一首,分別作為註解。
每幅圖像的時間相距都不一樣,有的相距數百年,有的間距幾十年,而且都沒有固定的順序。但一般認為,太平盛世是沒有圖像的,兵戎相見的衰世倒是圖像連連。在第60幅上,繪有兩人一前一後,後者用手推前者的後背,頌曰:「萬萬千千說不盡,不如推背去歸休。」或許這才是《推背圖》得名的緣由吧。
雖說《推背圖》的版本眾多,但是現在流傳最廣的應是清代金聖歎批註的60圖像本。全書按天幹地支排列出60花甲,在《推背圖》的第3幅,也稱為第3象,這幅圖有「丙寅」的字樣,接著便是八卦中的卦象。箴言詩表達的較為含蓄,但是結合「頌」的內容就可以很明了地表達出意思了。圖中的女子手握一把刀,意是從武,然而頭上的裝飾更可看出是帝王的裝扮,隱含之意便是一女子稱帝。在箴言詩中提到「日月當空」、「不文亦武」,很顯然是在指武則天了。武則天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家庭,在14歲那年被選入宮成為李世民的一個才人。
太宗死後,李治繼位,把身處感業寺的她接回宮中封為昭儀,後又冊立為皇后。由於李治體弱多病,所以常把朝中之事交予皇后處理。在高宗死後,武則天也曾立過兩個兒子當皇上,但仍然是大權在握,親臨政權。不久,她便自己當上了皇上,並改國號為「周」,誅殺了大批宗室大臣。這段真實的歷史在《推背圖》的預言中是有據可循的。「參透空王」,「重入帝王宮」,說的就是武則天削髮為尼並兩次進宮的經歷,「遺枝撥盡」說的就是誅殺宗室大臣,還有「喔喔晨雞孰是雄」還巧妙地諷刺了她當帝王的舉動。
而且在第5幅中也預言到了唐玄宗時期爆發的安史之亂和楊玉環葬於馬嵬坡的事件。圖上畫的是一個馬鞍,係指安祿山;還有一本史書,係指史思明;橫躺在地上的婦人顯然是楊玉環了。箴言詩中用「楊花」、「木易」、「金環」來帶指楊玉環。李隆基待到安祿山和史思明叛亂時才醒悟過來,但是中央軍已經無法抵禦叛軍,只能節節敗退。在退到陝西的馬嵬驛時,眾將士不肯移步,要殺死禍國殃民的楊國忠才可繼續前進,後又縊死楊玉環才肯罷休。
這些事情在《推背圖》中一一展示了出來。可見這是一本極其精確地預言書。但是令人驚奇的是,人們在近些年來對其進行了潛心的研究,發現有許多預言仍在繼續準確地預測著歷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