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比亞的禮俗,當地人講究「女性土第一」
2023-03-31 14:17:58 4
納米比亞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Namibia)位於非洲西南部,北靠安哥拉和尚比亞,東連波札那,南接南非。
納米比亞屬亞熱帶乾旱、半乾旱氣候,年均300天為晴天,是撒哈拉以南最乾旱的國家之一。年均降雨量為270mm,年降雨量地區差別比較大,從沿海的不足50mm、中部地區的350mm到東北部的700mm不等,除最南部在冬季(6-9月)降雨外,全國70%的降雨集中在11月到次年的3月。
因地勢較高,氣溫略低於世界上同緯度的其他地區,終年溫和,晝夜溫差較大。一年分四季:9月初春,12月入夏,3月秋來,6月冬至。內地夏季白天平均氣溫20-34°C,偏遠的北部和南部地區氣溫經常高於40°C。內地冬季白天平均氣溫18-25°C,夜間氣溫經常低於0°C,並常有地霧。沿海地區受本格拉寒流影響,氣溫常年保持在15-25°C,夜間常有濃霧。
官方語言為英語,通用阿非利卡語、德語和廣雅語、納馬語及赫雷羅語。雖然英語是該國的官方語言,但納米比亞是個多語言的國家,公共標示以英語、德語、南非語和奧萬博語寫成。一半的納米比亞人將Oshiwambo作為第一語言。然而最通俗的語言是南非語。在新一代人中,最廣泛的語言是英語。埿幓語和英語都在公開場合交流使用。雖然官方語言是英語,但大多數白人使用南非語或德語。基督教是主要的宗教,信奉路德教(the Lutheran Church)的人是最多。
納米比亞居民絕大多數屬於班圖語系的非洲土著黑人,風俗習慣既帶有非洲土著人的突出特點,又具有歐洲人的鮮明色彩。
納米比亞人的姓名多由兩節組成,前為名,後為姓,如阿吉亞爾·馬祖拉,阿吉亞爾是名,馬祖拉為姓。也有由三節組成的姓名,前為本名,中間是父名,後為姓,例如帕斯科亞爾·曼努埃爾·莫昆比,帕斯科亞爾為本名,曼努埃爾為父名,莫昆比是姓。還有一些人喜愛取一個帶有歐洲人色彩的名,弗朗西斯科·馬塞利諾,弗朗西斯科是帶有歐洲人色彩的名,馬塞利諾是姓。婦女在婚前有自己的姓名,結婚後喜愛在自己的名前加上丈夫的姓。
在納米比亞的社會交往活動中,講究「女士優先」的原則,幾乎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一般男士都是主動在行動上從各個方面尊重女土、照顧女士、幫助女士、保護女士。例如大街上相遇,男土總是主動給女士讓道;進出賓館、商店,男士總是讓女士先行;參加宴請、音樂會等,男土總是幫助女士脫外衣、穿外衣並讓女土先入座、先離座等。在當地人的觀念中,處處講究「女土優先」,可以培養一位男士的高雅風度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在納米比亞公共場合,也有尊老愛幼的習慣,年輕人同老年人談話時要求畢恭畢敬,進入門廳請老年人走在前面、乘車給老年人讓座以及公園、畫廊、博物館等免費對老年人開放均被視為天經地義的事情,老年人比年輕人所受到的禮儀規格理所當然地要高一些。納米比亞人對孩子的愛護側重於尊重孩子和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自主自立的能力,不偏袒孩子的弱點和缺點,培養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不幹涉孩子的私事,父母同孩子之間是朋友和夥伴關係,但強調父母應該以自己有教養的舉止言行為孩子樹立榜樣。
應邀到納米比亞朋友家中做客,應當按照約定的時間赴約,這是對主人的一種尊敬。納米比亞十分講究社會交往活動的著裝,認為得體端莊的服飾是修養與文明的體現。如果按事先的安排將去某一位納米比亞朋友家中做客,或者去拜訪有地位的朋友,行前需要認真仔細地裝扮整理一番。男土要刮一刮鬍子,梳理一下頭髮,穿上西裝,系上領帶,擦亮皮鞋,將自己打扮成與自己受過高等教育的身份相適合。女土可以穿上高跟皮鞋,抹上口紅,上身穿西裝上衣,下身著色彩豔麗的裙子,最好還要戴上金項鍊、金耳環、金戒指等,將自己裝扮成上流社會女性的形象。抵達主人家時,如果主人沒有在門外迎候,應當輕輕地敲門,等待主人出來迎接,並在主人陪同之下,進入室內。進入客廳之後,應當按照主人的指定的位置入座,不可隨意坐在自己跟前的位置上。坐姿要端莊,同主人談話時精神要集中,不可東張西望,更不可隨意地滿屋走來走去。當主人送上飲料、水果、點心時,要熱情地向主人表示一番感謝。交談中,不可隨意打聽主人的年齡、工資收入、幾位妻子、有無女兒等,尤其是初次見面便打聽這些事情,是極端不尊重對方和不禮貌的行為,有時弄得不好會引起主人不高興。如果遇到需要詢問主人的年齡等問題時,可以先徵詢一下主人的意見,如「主人先生,您要是不介意的話,我是否可以詢問一下您的年齡呀」等。如果主人顯得非常高興,馬上就會作出回答,如果主人非常委婉地將話題叉開,表示主人不樂意談自己年齡等方面的問題。客人看見這種情況,應當立即知趣地停止問話,切不可繼續深問下去。
若是到納米比亞當地黑人家庭中去作客,熱情的主人可能會端出昆蟲製作的佳餚來招待客人。在納米比亞的叢林中生長著一種矮樹,非洲帝蛾在樹枝上面產卵繁殖,孵化後幼蟲生長6周後便又肥又大了,可長達幾釐米。這種背上滿彩色斑點,長相醜陋的毛毛蟲便是當地人的佳餚,可油炸、紅燒或紅燜,也可生吃或製成肉乾。這道蟲菜味美可口,很有營養價值。
同納米比亞人進行商業業務交往時,他們多安排客人到飯店或者賓館吃西餐,屬於私人朋友間的往來,經濟條件富裕的家庭,也經常請客人到飯店、賓館或者俱樂部吃西餐,普通人家多用非洲傳統飯菜招待,因此,納米比亞人請客吃飯常常因經濟條件的差異而顯得有所差別。納米比亞人用來招待客人的傳統飯菜,主食有玉米、高梁、小麥麵粉、豆類餅等,主食燒好後,再往上澆一些用西紅柿、辣椒、牛肉或者魚塊熬成的濃汁湯,別有一番風味。
在納米比亞,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是互相影響的,在同納米比亞人進行商務交往活動中,一定要注意多了解基督教和拜物教的一些相關知識和它們在國家、民族中的地位及影響,每逢當地教徒進行誦經、禮拜、祈禱、講經、講德、彌撒、受洗、受戒等一系列正常宗教活動時,應當居後靜觀,不得幹擾。應基督教徒的邀請,參觀教堂時,應當衣冠端正,不戴鴨舌帽,不得吸菸,表情要嚴肅。到當地朋友家中做客,對室內擺設的物品,特別是進行宗教儀式活動所用的聖物、聖品等,只能用眼觀看,不得用手撫摸,更不得隨意挪動,這在當地屬于禁忌之處。在與當地教徒交往中,最好不要討論宗教信仰方面的問題,更不能對某種宗教信仰提出非議。對某種宗教存在不懂的地方,則不要裝懂,可以選擇合適的場合、適當的話題,向當地朋友請教,切不可單純為了迎合當地朋友的喜好,模仿當地某種宗教的信仰與習俗,避免弄巧成拙,好心引來麻煩。納米比亞各個民族、各個地區,因文化傳統和民族習慣各不相同,一般都有各自特殊的風俗習慣。在同納米比亞人的交往中,對某些特殊的風俗習慣要給予理解並且給予尊重,切不可大驚小怪,妄加評論。在納米比亞生活期間,要注意多了解當地的風俗習慣,避免在相互交往中因不了解其獨特的講究、禁忌而使當地人產生誤會或者發生不愉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