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賈雷德·戴蒙德:致命性新型疾病頻發是全球化的結果,必須靠合作解決

2023-04-01 17:36:01

幾天前,中信出版集團出版了環境歷史學家、《槍炮、病菌和鋼鐵》的作者賈裡德·賈雷德·戴蒙德的最新作品《劇變》的中文譯本。在當前全球流行的新皇冠肺炎中,這本書尤為相關——無論是對單個國家還是全球社會來說,新皇冠流行病都是一個「劇烈的變化」。

戴蒙德認為國家危機類似於個人危機,所以它的解決方法也類似於心理治療。以七個國家的歷史為例,他提出了影響國家危機結果的12個因素:

全國一致認為該國正處於危機之中,願意承擔責任並劃清界限。顯然,需要解決的國家問題將得到其他國家的物質和財政援助。學習其他國家應對危機的經驗是有幫助的。該國同意誠實國家在應對過去國家危機方面的自我評估經驗。應對國家失敗是有耐心的。在特定情況下,國家的靈活性。該國的核心價值觀不受地緣政治的制約。在討論了國家危機之後,戴蒙德在這本書的結尾審視了世界,指出我們目前面臨的四大全球性問題是核武器、氣候變化、資源枯竭和社會不平等。英國醫學歷史學家馬克·霍尼斯·鮑姆認為,21世紀是全球流行病的世紀。在戴蒙德的分析中,致命的新疾病在最近幾十年有所加劇。這是全球化,尤其是全球不平等的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週遊世界的遊客將當地疾病從公共衛生條件差的落後國家帶到了發達國家。全球人口流動在很大程度上被發達國家所吸引,因為通信和運輸手段的日益發展使發展中國家的人民看到了資源消費和生活水平的巨大差異。

這句話中隱含的西方中心主義當然是有爭議的。它忽視了這樣一個現實,即高度發達和融入世界市場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人員流動不是單向的。與此同時,這一聲明也讓他在移民問題上顯得有些模稜兩可:一方面,他認為移民可以增加嚴重老齡化國家(通常是發達國家)的發展活力,但另一方面,他認為現有的全球資源正難以支撐10億人享受發達國家的生活水平,從資源的角度來看,發達國家無法接受大規模移民。然而,戴蒙德也指出,發展中國家在發達國家的基礎上提高資源消耗和生活水平是合理和自然的。因此,為了解決全球不平等問題,我們只能讓發達國家降低人均能源消耗。

「這是歷史上我們第一次面臨真正的全球性挑戰。」由於全球化不可逆轉,我們必須面對它帶來的挑戰。戴蒙德認為,解決全球問題的關鍵在於國家、區域和全球各級的合作。儘管我們現在目睹了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的興起,但他也提醒我們,在過去半個世紀裡,人類在全球化進程中走了多遠。挑戰和機遇並存:

「全球化不僅給人類帶來了問題,而且提供了解決問題的途徑。今天,全球化的負面影響之一是導致各種問題在全球範圍內增長和蔓延,如資源競爭、全球戰爭、汙染物、大氣氣體排放、疾病、人類流動性和許多其他問題。然而,全球化也帶來了積極的影響:解決這些全球問題的要素也有所增加和傳播,例如信息、通信、對氣候變化的認識、幾種佔主導地位的世界語言的出現、對其他地方的條件和解決辦法的普遍認識,以及在某種程度上對全球社會的感覺。」

經出版社授權,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從令人厭惡的全球問題中選擇了一些章節與讀者分享。

「世界將走向何方」(節選,自製標題)

曾楚原

全球化與不平等:發達國家降低人均能源消耗的唯一出路

就石油和金屬等資源的人均消耗量以及塑料垃圾和溫室氣體等廢物的人均排放量而言,第一世界國家是發展中國家的32倍。以美國為例。普通美國人消耗的石油、塑料垃圾和二氧化碳是普通貧窮國家的32倍。這個係數對發展中國家人們的行為有很大的影響,對我們共同面對的未來也有重要的影響。這是我指出的威脅人類文明和物種的最後一個問題。

為了理解這種影響,讓我們首先反思一下世界人口。目前,世界總人口已超過75億,並有可能在半個世紀內增加到95億。幾十年前,許多人認為人口問題是人類面臨的最大問題。然而,從那時起,我們逐漸意識到人口和另一個因素的結合是人類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全球總消費,即世界各地消費的總和,而各地的消費是當地人口與當地人均消費相乘的結果。

人口的重要性與人們的消費和產出密切相關。如果世界上75億人口中的大多數都被鎖在沒有新陳代謝或能量消耗的冷藏櫃裡,那麼人類就不會有資源問題。世界人口中近10億人主要生活在發達國家或地區,如北美、歐洲、日本和澳大利亞,其餘65億人主要生活在發展中國家或地區。這兩個群體的人均資源消耗比例約為32: 1。這些數字表明,大多數資源消耗發生在發達國家。

然而,許多人仍然關注人口的重要性。他們會說像肯亞這樣的國家人口增長率每年超過4%,這是一個大問題。這確實是一個問題,尤其是對肯亞的5000萬人口來說。然而,對整個世界來說,更嚴重的問題來自3.3億美國人。美國的人口是肯亞的6.6倍,人均資源消耗量是肯亞的32倍。可以得出結論,美國消耗的資源總量大約是肯亞的210倍。讓我們再舉一個例子。義大利總人口為6000萬,整個非洲大陸總人口為10億,但前者消耗的資源幾乎是後者的兩倍。

在此之前,生活在其他地方的窮人沒有對第一世界的國家構成任何威脅。那時,遠處的「他們」對我們的生活方式一無所知,即使他們知道,並為此感到嫉妒或憤怒,他們也無能為力。幾十年前,辯論世界上哪個國家與美國的國家利益關係最小是美國外交官經常喜歡的一個小遊戲。當時,更流行的回答是「阿富汗」和「索馬利亞」:這兩個國家都很窮,離美國很遠,似乎永遠不會給美國帶來任何麻煩。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這兩個國家後來被美國視為主要威脅,美國派部隊駐紮在那裡。美國軍隊至今沒有從阿富汗撤軍。

歸根結底,落後和偏遠國家現在能夠對發達國家構成威脅的原因是「全球化」:世界不同地區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特別是,通信和運輸的不斷發展意味著發展中國家的人民現在可以理解全世界人民在資源消費和生活水平方面的巨大差異,發展中國家的許多人現在可以去發達國家。

全球化使得維持世界各地人民生活水平的差異變得越來越困難。具體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這種疾病從落後和偏遠的國家傳播到發達國家。近幾十年來,這些可怕而致命的新疾病主要是通過來自落後國家的遊客帶到發達國家的,這些國家的地方病猖獗,公共衛生條件差,如霍亂、伊波拉病毒、流感(尤其是愛滋病)等。這一趨勢將繼續上升。

新疾病的傳播是全球化進程的一個意想不到的後果,但不同地方之間生活水平的差異因全球化而變得越來越小的第二個原因與人類的意圖有關。許多貧窮國家的人在意識到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過著比他們自己更舒適的生活後感到沮喪和憤怒。其中一些人已經成為恐怖分子,而許多其他人容忍或支持恐怖主義行動,儘管他們沒有加入恐怖分子的行列。自從「9·11」恐怖襲擊以來,美國人已經清楚地意識到,以前可以防禦的海洋不再能夠保護美國。今天,恐怖主義的持續陰影籠罩著美國人的生活。可以非常肯定地說,只要人均資源消耗率仍保持在32: 1,美國和歐洲未來將面臨更多的恐怖襲擊,日本和澳大利亞可能成為恐怖分子的下一個目標。

自然,全球不平等本身不是恐怖行為的直接原因。宗教極端主義和個人心理也發揮了關鍵作用。每個國家都有這樣的人,他們陷入瘋狂和憤怒的狀態,他們會被情緒驅使對他人犯下暴行。這在落後國家不是一個獨特的現象。例如,美國的蒂莫西·麥克在俄克拉荷馬城用卡車炸彈殺死了168人。西奧多·卡辛斯基將一枚精心設計的炸彈藏在一個郵包裡,炸死3人,炸傷23人。在挪威的安德斯·貝林·布雷維克,一枚炸彈和一把槍炸死77人,炸傷319人,其中許多是兒童。然而,由於大多數美國人和挪威人沒有處於完全絕望或極度憤怒的狀態,這三名恐怖分子只是社會上的「孤狼」,沒有得到所有人的支持。只有在大多數人感到絕望和憤怒的貧窮國家,恐怖主義行為才能得到默許甚至支持。

再加上全球化的進程,上述32: 1的比例帶來了另一個衝擊,這也是全球生活水平差異難以維持的第三個原因:資源消費水平較低的人渴望享受高消費的生活方式。有兩種方法可以讓他們實現這個願望。第一種方式是發展中國家政府將提高國民生活水平,包括資源消耗水平作為國家政策的首要目標。第二種方式是,當發展中國家數以千萬計的人失去耐心,不想一輩子等待政府兌現為其公民提供高標準生活的承諾時,他們就迫不及待地想通過移民進入發達國家,不管他們是否被允許,以便享受發達國家國民的生活方式:他們主要來自非洲和一些亞洲國家, 以及中美洲和南美洲,他們的移民目的地主要集中在西歐、美國和澳大利亞。 事實證明,將移民拒之門外是不可能的。每當一個人從一個低消費水平的國家轉移到一個高消費水平的國家,世界的總消費價值就會增加,儘管大多數移民的消費水平不會立即趕上發達國家的國民。

每個人都能享受發達國家國民的生活水平嗎?我們用數據說話。將每個國家當前的人口乘以人均國民消費水平(石油、金屬、水資源等)。)獲取每個國家的總消費量,然後將每個國家的總消費量相加,這樣得到的總和就是當前全球資源的總消費量。現在,在該國人口和其他條件保持不變的前提下,我們假設所有發展中國家的人均消費水平將增加到原來水平的32倍,即達到發達國家的人均消費水平,然後重複我們以前的計算。結果是,在假設條件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全球資源的總消費水平將是當前全球實際消費水平的11倍。這相當於按照目前的人均資源消耗分配,全球人口達到約800億。

一些樂觀主義者聲稱我們的星球可以養活95億人。然而,我沒有遇到任何樂觀主義者敢說我們的星球可以同時養活800億人。我們向發展中國家的國民發誓,只要他們採取正確的政策,例如建立誠實可信的政府和實行自由市場經濟制度,他們總有一天會像第一世界的國家一樣繁榮。這種承諾是不現實的,也是殘酷的謊言。目前,世界上75億人口中只有10億人享有發達國家的生活水平,但這是我們努力的結果。

我們美國人經常說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資源消耗水平的上升是一個「問題」,我們也幻想這個「問題」可以解決。事實是,這一所謂的問題當然會持續存在:中國人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國民只是試圖使他們的消費水平達到發達國家國民的水平。如果我們直接告訴他們不要步我們的後塵,這顯然是非常愚蠢的,沒有人會聽這樣的話。中國、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亞、非洲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只能接受一個資源消耗和生活水平接近平等的世界。這也是全球化世界中唯一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然而,我們的星球沒有足夠的資源繼續保持第一世界目前的消費水平,更不用說使發展中國家達到這一水平。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最終會走向災難?

當然不是:如果發達國家和其他國家的國民的消費水平可以遠遠低於目前發達國家的國民,那麼我們仍然可以有一個穩定的未來。大多數美國人會反對:我們不會為了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民的福祉而犧牲我們的生活質量!正如前副總統迪克·切尼曾經說過的,「美國的生活方式是不妥協的。」然而,全球資源面臨的殘酷形勢告訴我們,美國的生活方式註定要改變,這些資源的枯竭是不允許發生的。不管我們喜歡與否,美國人都會在資源消費水平上做出讓步,因為地球目前的狀況無法維持我們目前的消費水平。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必須犧牲任何東西,因為儘管資源消耗水平與人類福祉相關,但並不密切相關。美國人在很大程度上浪費資源。並非所有的資源消耗都有助於生活質量的提高。例如,西歐國家的人均石油消費量大約是美國的一半。然而,西歐國民的人均身心健康水平高於美國人。這反映在各種衡量尺度上,如國民預期壽命、身體素質、嬰兒存活率、醫療服務的可獲得性、退休後的經濟保障、假期長短、公立學校的質量和對藝術的支持。當你看到這個地方時,你不妨走到美國的街道上,看看飛馳而過的車輛,估算一下這些車輛每加侖汽油可以行駛的裡程,然後問問自己,美國人如此奢侈的汽油消費是否對促進上述生活質量指標起到了積極作用。除了使用汽油之外,美國和其他第一世界國家在其他領域也有浪費的做法,包括前面提到的在世界大部分地區對漁業資源和森林資源的浪費和破壞性開發。

簡而言之,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那就是我們大多數人將目睹發達國家人均資源消耗的下降。唯一的問題是我們應該以有計劃的、積極的還是無計劃的方式達到這個結果。可以確定的另一點是,我們還將看到許多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的人均資源消費水平逐步提高。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資源消費水平之比將不再是32: 1,發展中國家的資源消費水平將逐步向發達國家靠攏。這些趨勢是我們的理想目標,我們不應該千方百計去阻止它們。我們已經掌握了足夠的知識來逐步實現這些目標。我們現在缺乏的是政治意願。

解決全球問題取決於國家、區域和全球合作。

在我看來,這些是全世界面臨的一些最嚴重的問題。從我們的危機框架來看,什麼因素會幫助人類解決上述問題,什麼因素會阻礙它?

我們面臨著不可否認的強大障礙。與本書前幾章討論的七個國家危機案例相比,全球問題的解決需要我們付出更大的努力,我們被迫進入完全陌生的領域,幾乎沒有歷史先例來指導我們。你只需要考慮整個世界和獨立國家之間的區別。我們前面討論過的國家的國民都有著相同的民族身份和共同的價值觀,而國家之間的區別在於身份和價值觀的不同。我們先前討論的七個國家都有著長期的國家政治辯論傳統,歷史上有許多先例可用於處理危機。此外,這些國家或多或少從友好盟友那裡獲得了物質援助和建議,或者可以借鑑其他國家應對危機的經驗。

然而,我們的世界作為一個整體並不具備這些國家優勢。沒有其他人類居住的星球可以為我們提供幫助(表1.2中的因素4),也沒有其他世界經驗可供我們學習,以便找到解決危機的方法(因素5)。全人類缺乏普遍和一致的認同(因素6)和共同的核心價值觀(因素11)。這是歷史上我們第一次面臨真正的全球性挑戰,因此我們缺乏以往應對類似挑戰的經驗(因素8),也沒有在應對挑戰時失敗的先例(因素9)。在全球一級成功處理這些問題的先例非常有限:國際聯盟和聯合國的建立是人類處理全球問題的頭兩次系統嘗試;雖然兩者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這些成就的規模顯然無法與全球性問題的規模相比。至於我們的全球危機,人們尚未達成普遍共識(因素1),同時他們缺乏承擔責任的意願(因素2),他們也沒有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誠實的自我評估(因素7)。我們的選擇自由(因素12)受到嚴格限制。制約因素包括全球資源枯竭的必然趨勢、全球二氧化碳水平的上升以及全球不平等。這些限制讓我們沒有空間去嘗試和調整我們的策略。所有這些殘酷的現實使許多人對人類的未來感到悲觀。

無論如何,解決全球問題的過程已經朝著三個不同的方向發展。第一條道路是在國家之間達成雙邊和多邊協議。這條路已經經過了很長時間的考驗。據人類所知,政治實體之間的談判和協議從文字記錄開始(5000多年前)就已經存在。沒有文字的現代部落和族群也會達成協議,所以早在國民政府出現之前,人類政治協商的歷史就已經伴隨了人類數萬年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本章討論的四個全球性問題是近年來各國雙邊和多邊談判中經常出現的主題。

我將用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我舉這個例子不是因為它涉及最緊迫的問題(事實並非如此),而是因為它表明,即使兩國之間的敵意更深,也有可能和解並達成協議:兩國在以色列和黎巴嫩問題上。以色列入侵並佔領了黎巴嫩的部分地區。黎巴嫩曾經是向以色列發射火箭的基地。然而,兩國的觀鳥者成功達成了一項裡程碑式的協議。每年秋天,鷹和其他大型鳥類隨著季節在歐洲和非洲之間遷徙,從黎巴嫩向南飛到以色列,每年春天從以色列向北飛到黎巴嫩。如果飛機與這些大鳥相撞,結果通常都是損失。(在我寫這句話的前一年,我和我的家人剛剛經歷了這樣一次事故,我們的飛機與一隻鷹相撞。飛機變形了,但沒有墜落,鷹也死了。這是黎巴嫩和以色列致命飛行事故的主要原因。這種情況促使兩國的觀鳥者建立了一個交互式報警系統。每年秋天,當黎巴嫩鳥類觀察員觀察到大批鳥類從黎巴嫩向南飛到以色列時,他們會向以色列同行和以色列交通管制員發出警報。當以色列鳥類觀察者在春天看到鳥類向北飛到黎巴嫩時,也會互相發出警報。儘管雙方顯然都是這一協議的受益者,但雙方需要很多年來克服他們強烈的仇恨,並只關注鳥類和飛機。

當然,兩個或更多國家之間的協議不足以與世界上所有國家之間達成的協議相比。然而,無論如何,締結雙邊或多邊協定是朝著達成全球共識邁出的一大步,因為只有少數幾個國家能夠佔據全球人口和經濟的最大份額。只有兩個國家(中國和印度)擁有世界1/3的人口,另外兩個國家(美國和中國)佔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和全球經濟產出的41%,五個國家或實體(中國、印度、美國、日本和歐盟)佔全球排放量和產出的60%。中國和美國已經就二氧化碳排放的基本原則達成協議,印度、日本和歐盟隨後也加入了進來。這就是2016年生效的《巴黎氣候協議》。當然,《巴黎氣候協議》並不完美,因為它缺乏一個嚴肅的執行機制,美國政府宣布打算在2017年退出該協議。然而,無論如何,《巴黎氣候協定》是一個值得學習的模式或起點,有助於今後進一步完善該協定。即使世界上其他經濟產出較小的國家不參與未來的協議,僅五個最大的國家或實體之間達成的五方協議就足以使我們在解決排放問題上走得更遠。因為五個最大的國家或實體可以對其他國家施加壓力,比如對那些不願意籤署氣候協議的國家徵收貿易關稅和碳排放稅。

解決全球問題的第二個方法是達成區域協議。此類協議已在北美、拉丁美洲、歐洲、東南亞、非洲和其他地區形成。歐洲聯盟成員國(目前由27個歐洲國家組成)達成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區域協議。歐盟內部形成的體系、協議和約束性規則涵蓋的範圍最廣。當然,當提到歐盟時,人們會立即想到它的內部分歧、倒退趨勢、英國的「離開歐洲」以及其他可能的政治變化。這也是意料之中的,畢竟歐盟已經向前邁出了巨大而革命性的步伐,不僅對歐洲如此,對世界所有地區也是如此。

然而,在對歐盟的未來持悲觀看法之前,請先回想一下1945年,當時二戰結束,歐洲處於分裂狀態,然後想想歐盟取得了什麼成就。在歐洲聯盟成立之前,歐洲國家已經交戰了幾千年。高潮是世界歷史上最具毀滅性的兩次世界大戰。然而,自20世紀50年代歐盟的前身歐洲共同體成立以來,歐盟成員國之間從未發生過任何戰爭。1950年,當我第一次訪問歐洲時,任何歐洲國家都對移民實行非常嚴格的護照管制。如今,對歐盟國家之間跨境流動的限制已經大大減少。從1958年到1962年,我住在英國。當時,很少有英國科學家在歐洲大陸的大學獲得終身職位和研究職位,也很少有來自歐洲大陸的科學家在英國的大學獲得教學和研究職位。在我的研究領域中,這樣的科學家的數量甚至是有限的,甚至我可以用一隻手數出來。目前,在歐盟內部,很大一部分大學教師職位由非國民擔任。歐盟國家的經濟已經實現了實質性的一體化。大多數歐盟國家使用相同的貨幣——歐元。在能源、資源利用和移民等重大國際問題上,歐盟成員國將舉行討論,有時還會採取共同政策。我再次承認,歐盟內部存在衝突、爭端和分歧,但請不要忘記,任何國家內部都有不同的聲音。

其他重點更窄的區域協定的例子包括消除或根除區域疾病的協定。根除牛痘是一項重要的區域性成就。這是一種由牛攜帶的致命病毒,已經導致非洲、亞洲和歐洲許多地區的人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通過幾十年的區域合作,自2001年以來,世界上從未爆發過牛痘。目前,北半球和南半球國家正在開展的大規模區域疾病控制任務包括根除麥地那龍線蟲感染和消除盤尾絲蟲病(也稱為河盲)。因此,區域協定是解決全球問題的第二條道路,這條道路已經在實踐中得到檢驗。

解決全球問題的第三個途徑是達成一項全球協議,這是由全球機制通過聯合國的全面全球任務和其他國際機構(如與農業、打擊動物走私、飛行、捕魚、食品、衛生、捕鯨和其他問題有關的國際機構)的具體任務推動的。就像歐盟一樣,人們很容易對聯合國和其他國際機構感到悲觀。這些機構通常比歐盟弱,它們的實力也遠不如大多數主權國家。然而,國際機構已經取得了許多成就,它們為隨後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體制框架。他們的主要成就如下:1980年世界範圍內消滅了天花;1987年,籤署了《關於臭氧層消耗的蒙特婁議定書》,以保護平流層中的臭氧層。1978年,制定了《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汙染公約》(也稱為《73/78防汙公約》)。它要求將油輪的油箱與壓載水艙分開,然後要求所有海上油輪使用雙層船艙,以改善全球海洋汙染狀況。1994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劃分了各國的專屬經濟區和共有的國際經濟區。國際海底管理局也為海底礦物開採建立了法律框架。

全球化不僅給人類帶來了問題,也提供了解決問題的途徑。今天,全球化的負面影響之一是導致各種問題在全球範圍內增長和蔓延,如資源競爭、全球戰爭、汙染物、大氣氣體排放、疾病、人類流動性和許多其他問題。然而,全球化也帶來了積極的影響:解決這些全球問題的要素也有所增加和傳播,例如信息、通信、對氣候變化的認識、幾種佔主導地位的世界語言的出現、對其他地方的條件和解決辦法的普遍認識,以及某種程度上的全球社區意識。在我2005年出版的《崩潰》一書中,我比較了這些現存問題和賽馬解決方案之間的緊張關係:參加賽馬的雙方是「毀滅之馬」和「希望之馬」。這不是那種普通的賽馬。通常,兩匹馬都全力以赴,以幾乎恆定的最高速度奔跑。相反,這是一場奔跑速度呈指數級增長的賽馬。參賽的兩匹馬跑得越來越快。

2005年4月,當我在寫我的書時,我不知道哪匹馬會贏得比賽。當我在2019年寫下這些話時,兩匹馬已經分別加速了14年。自2005年以來,我們的問題,特別是全球人口和全球資源的消耗,明顯加劇了。與此同時,自2005年以來,世界各地的人們大大增強了對這些問題的認識,並努力在全球一級解決這些問題。尚不清楚哪匹馬會贏得比賽。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不管結果是好是壞,它離塵埃落定的時間越來越近了。

同类文章
 1999年被貶下凡的神仙現在如何了, 被貶下凡的神仙都有誰?

1999年被貶下凡的神仙現在如何了, 被貶下凡的神仙都有誰?

什麼樣的神仙會被貶下凡?神仙世界和我們的制度差不多,頂多是因為法術,多了一點生活上的方便。那些不服從管理,犯了事情的,或者塵緣未了,需要再歷劫難的,或者下界需要一個代表性人才的。此時,天庭就會安排神仙下凡。有的是奉命解救世人,有的則是純粹的磨練。一般來說,他們都具有特殊的才能,可以在某一個行業成為佼
 揭秘1998年長江走蛟化龍,渾身黝黑髮亮,頭上有紅色的角!

揭秘1998年長江走蛟化龍,渾身黝黑髮亮,頭上有紅色的角!

說到餃子,許多人可能沒有聽說過,但蛇應該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傳說蛇在成蛟生活了500年,龍在龍的體內生活了1000年。一般來說,在餃子上行走時,伴隨著具有巨大破壞力的自然現象,如狂風、暴雨和洶湧的河流。當在餃子上行走時,餃子不會飛起來,而是會用大河跑到海裡。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強烈衝擊會引起巨大的波浪和
 打生樁是什麼意思?,殘忍的風俗習慣

打生樁是什麼意思?,殘忍的風俗習慣

在古時候,民間是有著很多恐懼殘忍的封建習俗存在,而今日我們要講到的打生樁便是其間一件。 那麼大家知道這個打生樁是什麼意思嗎?其實便是古代時期修建上的一種用「兒童來祭祀」的辦法,在古時候是真實存在過的,並且這種辦法聽說還是」修建開山祖師」魯班所發明創造出來的,下面我們就一同來具體了解一 下!」打生樁」
 何超瓊有孩子嗎,沒有孩子就離婚了

何超瓊有孩子嗎,沒有孩子就離婚了

何超瓊是澳門賭王何鴻燊與藍瓊瓔所生的女兒,在美國聖克萊大學畢業的何超瓊,具有超卓的市場管理才華,在三十多歲的時分,何超瓊現已接管了多個公司,並且成為了董事的何超瓊,也展現出超卓的投資眼光,所以何超瓊才會被譽為賭王何鴻燊的接班人,高品位高人氣的何超瓊,現已是超越了許多女明星的存在了,當年何超瓊與前夫許
 奇趣大物理

奇趣大物理

《奇趣大物理》是一本正文語種為簡體中文的書籍。開    本16開出版社未來出版社作    者湯姆·亞當斯/文 託馬斯·弗林薩姆/圖書    名奇趣大物理出版時間2012-6-1裝    幀精裝目錄1基本信息2編輯導讀3內容簡介4作者簡介5目錄摺疊編輯本段基本信息奇趣大物理奇趣大物理叢書名:奇趣大物理
 粉色沙灘在哪裡? 為什麼是粉色

粉色沙灘在哪裡? 為什麼是粉色

一說到夏天許多人的腦海裡便浮現出自己面朝大海吹著海風聞著海水的鹹味肌膚觸及海水時冰涼舒服的感覺,湛藍的大海和銀色的沙灘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可是你知道沙灘還有粉色的嗎?現在51區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粉色沙灘。粉色沙灘在哪裡粉色沙灘地處於巴哈馬群島上的哈勃島,它的長約三英裡,海水至清且沙子十分柔軟令人心曠
 奇聞趣事

奇聞趣事

奇聞趣事通常是指驚奇動聽的本身就有趣的或者人們感興趣的事情、有趣味的事,人們對奇怪的事或有趣的事物都有一種好奇心理。在報紙上、電視中等我們經常可以聽到見到各種各樣聞所未聞的有趣的或者人們感興趣的事情、有趣味的事情,習慣歸類為奇聞趣事。類型趣味的事拼音qí wén qù shì含義有趣味的事目錄1釋義
 世界奇聞怪事大全集

世界奇聞怪事大全集

《世界奇聞怪事大全集》是2011年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志晶。本書講述世界各地千奇百怪的事件。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時間2011年1月1日頁數255 頁開本大16開裝幀平裝ISBN9787546344973目錄1內容簡介2目錄摺疊編輯本段內容簡介世界各地千奇百怪的事
 程連蘇怎麼死的?徒手抓子彈是障眼法嗎?

程連蘇怎麼死的?徒手抓子彈是障眼法嗎?

美國魔術師程連蘇怎麼死的?是因為徒手抓子彈失誤嗎?子彈的威力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徒手抓子彈就更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可就有這樣一位美國魔術師程連蘇將徒手抓子彈作為自己的拿手好戲,51區小編帶你一起揭秘歷史上程連蘇徒手抓子彈的奧秘。 程連蘇徒手抓子彈是障眼法?在程連蘇的魔術表演過程中,具有助手假裝成
 驚奇目擊者:探尋驚人的天外奇聞

驚奇目擊者:探尋驚人的天外奇聞

基本信息書名驚奇目擊者:探尋驚人的天外奇聞作者安洪民出版社雲南出版集團公司,晨光出版社出版時間2011年1月1日定價18.8 元開本16 開ISBN9787541436222目錄1內容簡介2圖書目錄摺疊編輯本段內容簡介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未知世界的探索,而對外太空的好奇更是可以追溯到人類最初的探尋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