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子的穿透力到底有多強?五光年鉛板才可能勉強擋住!
2023-04-01 19:03:09 1
我們生活的宇宙充滿了驚喜。只要說,當你閱讀這篇文章時,許多太陽中微子正在穿過你的身體。當然,運動速度比它們慢得多的暗物質粒子也會穿過你的身體。然而,你根本感覺不到它們的存在。在人類探索科學的道路上,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粒子一直困擾著科學家,他們的研究極大地推動了科學的發展道路。
今天,讓我們來談談中微子,它幾乎是科學史上最難找到的粒子。它的存在幾乎推翻了整個物理建築。
「不遵守能量守恆定律」的幽靈粒子
科學家的主流科學概念現在認為現代科學起源於古希臘時代。現代科學的兩大支柱之一是形式邏輯系統,另一個是通過系統實驗尋找因果關係。前者產生於古希臘時代,包含在歐幾裡得的《幾何元素》一書中,而後者是從文藝復興時期逐漸建立起來的。
換句話說,「測量」自文藝復興以來已經成為科學研究中最基本的觀點。當我們研究任何物體時,我們需要定義物理量,而這個定義需要能夠通過實驗手段來測量。
然而,當這件事第一次被提出來的時候,一切都很好,一切都很順利。然而,在現代,情況並非如此。科學家開始在更大和更小的範圍內探索。結果,他們發現他們遭遇滑鐵盧的規模較小。
首先,他們發現了一個問題,即微觀世界似乎不遵守能量守恆定律。你為什麼這麼說?
然而,當科學家研究β衰變時,他們發現能量在反應前後並不守恆,但電荷是守恆的。
這惹惱了當時偉大的物理學家玻爾。玻爾和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有許多爭論,並且都佔了上風。但是由於這個原因,玻爾甚至想放棄能量守恆定律。
後來,另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保利,一個可以批評愛因斯坦的傲慢的人,堅持能量守恆定律是正確的。在β衰變的過程中,必須有少量的中性粒子帶走損失的能量。
直到20世紀50年代,科學家們最終間接地證明了這種粒子的存在。這個粒子現在被稱為中微子。然而,我們需要知道的是,中微子只是在20世紀50年代才被初步識別出來。
在接下來的50年裡,科學家們與中微子進行了長時間的鬥爭,並被這種粒子愚弄了許多次,直到2000年左右才最終確定了中微子的大致情況。即使現在,中微子的質量對我們來說仍然是個謎。因此,它確實是一個幽靈粒子。然後你可能會問,為什麼中微子如此可怕?
為什麼中微子如此可怕?
事實上,中微子幽靈般存在有三個原因:它們不參與電磁相互作用,它們的質量非常小,並且它們會振蕩。讓我們一個接一個地談。
不要參與電磁交互
在我們的宇宙中,有四種作用: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電磁相互作用和重力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在原子水平上進行的。因此,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主要暴露在重力作用和電磁作用下。
我們都熟悉引力相互作用,它指的是兩個物體之間的吸引力。在生活中,除了重力,其餘都是電磁相互作用。我們能看到和觸摸的東西本質上是由電磁相互作用引起的。例如,你可以看到一本書,事實上光線照射在書上,書將光線反射到你的眼睛裡,與眼睛的細胞相互作用,最後通過神經系統將圖像傳輸到大腦。整個過程是由電磁相互作用完成的。
然而,中微子不參與電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的可能性非常小。因此,在其傳播過程中,只有極低的概率會與路徑上的物質相互作用。根據科學家的計算,中微子在宇宙中運行一光年,在這條路徑上與物質弱相互作用的概率只有50%。正是因為中微子的這種屬性,它們的穿透力非常強。如上所述,太陽中微子一直在穿過我們的身體。據統計,僅僅是我們的手指,每秒鐘就有數億個中微子通過。
低質量
除了強大的穿透力,中微子也非常輕。我們知道電子幾乎是我們能看到的最小的粒子,但是中微子比電子小得多,所以我們無法確定它們的質量有多小。
中微子振蕩
中微子不僅鬧鬼,而且非常善於隱藏自己。在研究過程中,科學家發現觀測到的中微子數量總是理論值的1/3。後來,科學家花了10多年才發現中微子會發生變化。世界上有三種中微子。
然而,這三個中微子在傳播過程中會相互轉化。因此,我們總是只觀察到理論值的1/3的中微子。
基於這三個特徵,我們很難捕捉到中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