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空城計的成功 離不開門口的這四個\"影帝\"
2023-04-01 05:21:51 1
俗話說「兵不厭詐」,在中國近2000年的歷史長河中,能將這四個字發揮的淋漓盡致的軍事家並不多。而今天要介紹的就是其中之一,此人便是大家所熟知的三國智囊諸葛亮。而其上演的空城計更是被後人廣為流傳。空城計的成功充分體現了諸葛亮的膽大心細和無雙的智謀,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諸葛亮安排在城門口掃地的人的精湛「演技」。為什麼這麼說?一起來看一下!
諸葛亮智謀超群
孫子已經說過:「兵者,詭也。實則虛之,虛則實之」虛真假實,變化多端,才能旗開得勝!要靈敏多變,不要照搬兵法,方能成就霸業,打敗勁敵!不過在中國近2000年來,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不多,但相對有,此人便是大家最為熟習的神機智囊諸葛亮。諸葛亮由於其變化多端的《八卦陣》,慎重的行軍戰略《隆中對》良好的創造,木牛流馬,10矢俱發的連弩,不斷被眾人津津有味!在諸葛亮還未下山之前,其名聲就傳播於外,特殊是荊襄一帶人的百姓,都曉得如許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者可安天下!」而諸葛亮也是由於這句話,而遇到了明主劉備的三顧茅廬。其後諸葛亮就劉備的處境,為其量身定製了合適於劉備的戰略決議!這便是汗青上著名的《隆中對》,既然戰略已定,諸葛亮必定下山協助劉備匡扶漢室!
空城計事件始末
熟讀兵法的諸葛亮,下山之後便遇到了事業的瓶頸期,當時劉備駐守新野,而之前又三番兩次背叛曹操,的確劉備早就上了曹操的黑名單!於是曹操派出夏侯惇,前去攻擊劉備,此時諸葛亮用「火燒之計」大敗曹軍於博望坡,這便是博望坡之戰,這一戰也打響了諸葛亮的智謀,也讓曹營諸將愈加清晰的看透了他!由於派出的部隊都蒙受了大敗,曹操這位濁世好漢不得不親身前去,面臨曹操的兵鋒,諸葛亮也沒有辦法抵擋,畢竟劉備的兵馬也就兩三千,基本抵擋不了曹操的進攻!無耐之下諸葛亮只得實施本人《隆中對》戰略,「聯吳抗曹」,終極結合,周瑜,龐統等人,用火攻大敗曹操於赤壁!
公元212年,諸葛亮開始策劃下一步戰略,此時恰好被智囊龐統提出,那便是發兵西川!經過將近2年的鬥爭,劉備終於在公元214年,拿下了益州之地!進而成為成都之主!取劉璋而代之。公元219年,劉備終於鼓起勇氣,在漢中大敗曹操,成功收復漢中!不過此時,關羽身死!在劉備當上皇帝之後便下令東徵孫權,最後中了陸遜之計,大敗於夷陵,本人也身死於白帝城。劉備臨終之前將匡扶漢室的大任交給了諸葛亮,而諸葛亮也為興漢之任付出了畢生的精神!終於在公元228年之時,恢復了先主公劉備留下的爛攤子,並且也使得蜀漢國力愈增強盛,兵力愈加充滿,此時諸葛亮便上表後主劉禪,宣稱此時正是北伐曹魏的絕佳時機!而諸葛亮此表也便是大家所熟知的《出師表》,諸葛亮捉住曹魏大司馬曹休兵敗於石亭,武斷向曹魏發起進攻!
諸葛亮派常勝將軍趙云為前鋒,管束住曹真的10萬兵馬,不過此時趙雲所率兵馬的確只要5000,其目標便是為了繞暈曹軍,讓其不知究竟是何地才是蜀軍的主力地點!諸葛亮本人而帶主力攻擊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不戰而降,蜀軍陣容大震!諸葛亮計劃一鼓作氣,拿下曹魏咽喉之地長安,於是任命最為得意的弟子馬謖以參軍,誠實的王平為副將,讓他們去鎮守蜀軍的糧道,「街亭」,假如糧道能守住,那麼離興漢之任也就不遠了!但是馬謖不聽諸葛亮的吩咐「將兵馬安營紮寨於要道之外!」而馬謖獨斷專行,卻將2萬餘兵馬,駐紮在山上。他的來由便是,在山上即便是敵軍斷了我軍水源,我軍也能夠奪回來,最關鍵是我軍處於上方,作戰之時,以滾木,擂石,相擊魏軍,敵軍敗必大敗!不料合理決鬥之時,滾木,擂石,壓根就沒有滾到魏軍的陣營之中!最後馬謖被張郃大破!
由於馬謖戰敗,蜀軍進無所據,單靠三郡小城,基本不足以抵擋住曹魏的援軍!於是只好帶軍撤入漢中,而此時司馬懿正帶大軍追擊諸葛亮,而司馬懿又是一個用兵高手,深懂兵法,愈加對諸葛亮有所理解,他捉住諸葛亮愛民的特點,於是帶大兵去西城圍攻!而此時,諸葛亮也剛好布置完大軍的退兵之路,城中兵士也就只要姜維所率領的2000餘人,但面臨司馬懿的10萬之眾,依然是起不了任何作用!
四個「影帝」出場
面臨司馬懿大兵壓境,諸葛亮運用了奇策,本人在城頭,冷靜彈琴,左右書童陪伴!而且琴聲沒有絲毫的緊張混亂之感!就跟沒事兒一樣,而司馬懿看到諸葛亮冷靜自如,而之前就領教了諸葛亮用兵奇詭的戰略!正在司馬懿考慮之時,忽然大門大開,走出四個百姓,他們手持掃帚,清閒自如的掃地!毫無緊張之感!而孔明呢,也擺出一副成功者的風範,完全有「運籌帷幄 決勝千裡之外」的氣魄!諸葛亮為何要讓四個平凡百姓在大門之外掃地呢?的確關於這一點,恐怕司馬懿也沒有太甚在意!畢竟此時他的心思全部都放在諸葛亮的身上!諸葛亮不斷是用兵慎重,用兵從不涉險!諸葛亮派出四個平凡百姓,或許便是為了證明城中必有伏兵的緣故!讓司馬懿不敢踏足!或許這也不是最關鍵最要命的一點,古時掃地普通都會揚起大量灰塵,加之司馬懿又不敢走近了看,在古代作戰又沒有望遠鏡,如許一來,司馬懿看到的便是塵土飛揚!愈加看不清晰城後之狀況!最為要命的一點是這四個百姓居然也沒有絲毫的緊張之感!假如這四個百姓在關鍵時辰掉了鏈子,或許諸葛亮就彈不下去了!故事到這裡諸葛亮的「虛則實之「之謀,空城之計,也天然是成功的上演了,而此時司馬懿為了安全起見!也不敢貿然起兵進攻,只得率兵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