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物候變化規律特徵 小寒植物變化規律
2025-07-01 09:37:10
自然界中的萬物都會隨著自然條件狀況的變化而發生相應的改變,在一年當中有24個節氣,每一個節氣都有不同的氣候特點,自然界中的動物與植物為了適應當前的氣候特點也會做出相應的準備,而小寒節氣到來時物候變化規律有何特點呢?
小寒物候變化規律
大雁對自然氣候規律性變化的反應比較突出,每年一到小寒,大雁為了躲避炎熱而往北遷徙,基本到立春前後就都回到原來出發的地方。喜鵲對節氣規律性變化的反應比較明顯,每年冬天小寒前後,天氣寒冷,多刮北風,但此時陽氣已動,喜鵲本能地將在樹上搭的窩門朝向南面向陽一側。
植物變化布滿霜
「霜降殺百草」,嚴霜打過的植物,一點生機也沒有。這是由於植株體內的液體,因霜凍結成冰晶,蛋白質沉澱,細胞內的水分外滲,使原生質嚴重脫水而變質。「風刀霜劍嚴相逼」說明霜是無情的、殘酷的。其實,霜和霜凍雖形影相連,但危害莊稼的是"凍"不是"霜"。有人曾經試驗:把植物的兩片葉子,分別放在同樣低溫的箱裡,其中一片葉子蓋滿了霜,另一片葉子沒有蓋霜,結果無霜的葉子受害極重,而蓋霜的葉子只有輕微的霜害痕跡。這說明霜不但危害不了莊稼,相反,水汽凝華時,還可放出大量熱來,1克0℃的水蒸汽凝華成水,放出氣化熱是667卡,它會使重霜變輕霜、輕霜變露水,免除凍害。
各地小寒節日風俗
老南京有煮菜飯吃的習俗。所謂菜飯就是青菜和米飯一起翻炒,加入鹹肉、香腸、火腿、板鴨丁。菜飯是暖性食物,也算得上寒冬臘月最佳食品。廣東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飯驅寒是傳統習俗。民間傳統認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後全身感覺暖和,利於驅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