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一二九運動徵文【小學四年級】
2025-02-05 04:21:08
【例文一】
「一二;九」運動是「五四」以來又一次愛國學生首先行動起來,並得到全國人民響應的運動,至今已整整六十六周年了。今天,我們在此聚會紀念,面對他們「我真橫刀向天吳,去留肝膽兩崑崙」的愛國情操;面對他們「愛祖國高於一切」的愛國熱情;面對他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我們的心能平靜嗎?我們能無動於衷?當然不能!我們要學習和發揚他們關心國家命運和民族前途及憂國憂民的光榮傳統。
如今,作為我們跨世紀的一代,面對未來祖國前途無限光輝燦爛,我們更應該具有愛國之情和樹立報國之心。當遠訪國外參加演出的同學為了中國的主權毅然放棄時,我們不禁要對他們的行為肅然起敬;但我們的學生聞聽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後,上街遊行以示抗威時,我們又一次看到了學生高昂的愛國熱情,再一次從他們的身上感到了流淌著的愛國熱血;當看到一個個海外歸來的遊子們,用他們的知識報效我們祖國時,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了愛國情操的巨大動力。它才真正代表著一個民族的信念,它才真正是一個民族的象徵。它不是與生俱來,但它是後激勃發;它不是上帝,但它能決定一個國家的興亡;它不是利劍,但它永遠是對外最有利的武器。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著島嶼和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面對中國入世,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機遇和挑戰,面對和平與發展的當今世界,我們面臨的不再是戰爭的洗禮,而是就業的競爭。我們的報國之舉也不再是拋頭顱、灑熱血,而是學知識、建家鄉。其實,無論是戰爭還是競爭,我們都需要一顆愛國之心,只有高尚的愛國情操才能架起我們心中的一桿利益之稱,是「人不為己,天株地滅」呢?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呢?
記得古羅馬哲學家維吉爾曾經說過「命運始終厚愛勇敢的人」。讓我們在文化學習中,勇做一個汲峭攀登的人;在業餘生活中,敢做時間的主宰者;在社會實踐中,爭當一個活雷鋒。同學們,讓我們勇敢地站起來,高舉著「弘揚愛國之情,樹立報國之志」的旗幟,向著祖國的繁榮,經濟的騰飛,民族的振興而奮勇前進吧
【例文二】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九日,那是一個寒風凜冽、滴水成冰的冬天,但是北平的上空卻籠罩著火紅的彩霞。那就是朝氣勃發的青年學生們愛國情懷的凝聚和象徵,是我們的民族之魂!
成千上萬的青年學生們聚集在新華門前,他們高呼著:「停止內戰,一致對外」「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反對華北五省自治」「收復東北失地」「打倒漢奸賣國賊」、、、
古往今來,民族之魂代代傳承,她早已融入我們的血肉之中。早在戰國時期,楚國就有一位詩人——屈原,他便是我們的愛國主義精神之源。他熱愛自己的國家和人民,並為了他們的安全和幸福,而不顧個人安危冒死進諫。雖然他的建議未得國主賞識,而他也含恨沉江,但是他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卻作為我們的民族之魂傳承千秋萬代!
而後,一批批的愛國將領在這歷史的長河裡競相湧現,衛青、霍去病、嶽飛、楊家將、袁崇煥等等,他們無不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國家和人民,拋家棄親、徵戰沙場、浴血奮戰、、、這難道不都是是他們骨子裡的愛國情懷使然嗎?
正是因為愛國主義精神的強大力量,在74年前的這一天,無數莘莘學子氣勢昂揚地來到新華門,發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愛國運動,討伐那些可恥而愚昧的漢奸走狗!
當然,在這次壯舉之中,他們有人受傷,有人流血,更有人犧牲。但是,沒有一個人退卻不前,沒有一個人投降叛變!因為民族之
魂在他們身上體現,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讓他們勇敢、無畏!
同時我要說的是,他們的鮮血沒有白流!正是他們的無畏、堅持與愛國激情強烈的感染著每一個中國人,讓全國各地的人民都團結到了一起,將全國抗日救國運動推向了高潮。這更是對帝國主義與漢奸走狗的最好打擊!
在那些戰火紛飛的年代裡,我們廣大熱血青年的愛國情懷總是以投軍衛國、遊行示威等形式來表現,進行的轟轟烈烈。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民族之魂又有了新的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