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彩電救命稻草 新技術CRT已經出臺
2025-04-29 01:22:24
11月初,三星、LG、索尼和佳能皆聲稱已研製出超薄CRT,厚度大約在38釐米,預計在2005至2008年推向市場,32英寸的超薄CRT價位大約為8000元。而國內行業巨頭也紛紛對超薄CRT表示出濃厚的興趣。創維集團研發中心副總經理李海鷹表示,「雖然中國企業沒有宣布推出超薄CRT,但不代表國內企業沒有在研製開發,創維集團的研發中心早就在關注事態發展並已有些應對動作。」
● 日韓著手研發
調查表明,當前的超薄電視市場由等離子和液晶平分天下,35英寸以上的市場由等離子主導,而35英寸以下的市場則由液晶把持,由於技術含量高,價位與CRT相比高出5到20倍。超薄電視主要市場為經濟發達的都市,而三四級市場則由CRT佔據主流。
但以液晶電視為例,雖然其具有低能耗、壽命長的優點,但會出現從橫向看時兩側顏色變淡的「視角」問題。而等離子電視的最大特點是屏幕大,而弱點則是外部光線在反射到屏幕上時會造成圖像模糊的現象。正是由於等離子和液晶存在缺陷,所以不少日韓公司早已著手新興超薄電視的研發,以使電視機能達到更為理想的狀態。這些新興超薄電視主要包括FED電視、OLED電視和SXRD電視。
並非迴光返照,超薄CRT市場廣大● 超薄CRT仍須瘦身減重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二研究所科技委主任廖復疆認為,「如果超薄CRT能再瘦一點,價位能滑落到中低端,相信將給平板電視帶來生存危機。」
另外,CRT電視的成本優勢是平板電視難以匹敵的。最近,韓國的CLSA投資銀行對平板電視市場做出的分析指出,即使2007年-2008年間啟動8代線,32英寸液晶電視仍然要比同等尺寸的CRT(普通電視)的平均價格高出一倍,如果超薄CRT繼續保持成本優勢,市場將會向強者投懷送抱。
● 彩管企業重燃希望
但CRT借瘦身捲土重來又讓許多國內生產顯像管的企業看到希望。
中國彩電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擁有完整的CRT產業鏈,從主要原材料到零部件到整機幾乎全部國產化,使CRT的成本大幅降低。加上國際CRT產業的轉移,產業集中度的提升,進一步增強了我國現有CRT企業的競爭優勢。
「如果超薄CRT能走俏市場,加上目前走高端路線,相信顯像管的利潤也相當可觀,顯像管企業誰等的訂單多誰就能笑到最後,」一位資深業內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