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進軍醫療電子 盛世轉型欲成B2B巨人
2025-04-17 08:04:24
12月29日,海信精準醫療技術媒體溝通會在北京舉行,「起步就是世界高度」的定位以及海信計算機手術系統、外科智能顯示系統兩款世界級產品的發布,顯示出這家消費電子巨頭的雄心:轉型科技公司,加碼B2B業務。
海信計算機手術系統(Computer Assisted Surgery,「海信CAS」)可以幫助醫生了解肝癌病灶與器官管道系統的相互關係, 精確計算器官和病變體積,從而確定非常好的手術切除線路。目前在全國二十多家著名三甲醫院使用,挽救了近千例疑難肝膽胰手術的患者。
海信外科智能顯示系統(Hisense Surgical Intelligent Display system,海信SID)為國內創新,世界知名產品。具有智能識別功能的術中手勢控制三維顯示系統,可識別醫生手臂動作,無須再通過醫生助手的幫忙對系統進行操作,保證操作環境無菌無汙染。
兩款產品均已達到世界優秀水平,特別是海信CAS產品,與德國、日本同類企業產品並列世界前三。
「海信在顯示技術上的深厚積澱催生出了醫療電子業務。」海信醫療公司副總經理高川說,海信電視已經連續12年中國銷量排前,更重要的是堅定實施顯示技術專業化戰略,自主研發了ULED動態分區背光,Hi-View Pro畫質引擎晶片等領先技術,並全球率先突破下一代雷射顯示技術,「領先業界的技術實力加上消費電子產業鏈規模優勢,讓海信一進入醫療電子行業就躋身第一軍團」。據介紹,GE、飛利浦等電子巨頭的醫療板塊都已經佔到了總營收的10%以上,高川說,現代精準醫療巨大的發展空間,給海信醫療提供了歷史性機遇,果斷切入這一市場,海信是有備而來,厚積薄發。
業內人士分析,海信進軍醫療電子,實欲複製其在智能交通、光通訊等B2B業務的成功模式。1998年進入市場以來,海信智能交通核心產品已佔據國內市場29%的份額,快速公交智能系統的市場佔有率更高達70%以上;2003年成立光通信公司,如今海信在接入網方面保持了世界靠前,光電業務增長18%,產品增加超過75%……今年1-10月份,這些B2B業務的利潤增長普遍達到20%以上,成為海信集團重要的利潤源。
在B2B業務開始收穫的海信集團與西門子、松下、GE等全球電子巨頭殊途同歸。以日企為例,松下、日立經過艱苦轉型,企業級業務已經遠超消費電子業務比重,有的甚至佔到了80%以上。特別是松下,依靠高利潤的B2B業務成功,走出巨虧陰影,成為巨頭轉型樣本。
「技術立企」的基因,橫跨黑白電的布局,高品質的品牌形象,各板塊的協同優勢,使得海信B2B業務屢屢成功。此次進入醫療電子,顯示出B2B業務提高到了與消費電子並駕齊驅的地位,可謂海信的「盛世轉型」。海信高層人士介紹,目前海信的B2B業務尚在百億左右,佔集團規模的10%。5年後有望突破200億元,10年後,有望與B2C業務平分秋色。